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老年群體參與農村圖書館志愿服務的動機
——對綺羅圖書館的調查*

2019-11-15 02:20:50
圖書館論壇 2019年11期
關鍵詞:圖書館農村文化

潘 煒

0 前言

農村圖書館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消弭農村知識貧困、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和建設和諧鄉村的重要載體[1]。近年來,隨著公辦館、民辦館、公私合辦館以及公共圖書館農村分館等多種力量辦館的發展,農村圖書館已基本完成在全國行政村的布局工作①。但受管理主體缺失、管理者水平不一和穩定性弱的影響,現階段農村圖書館普遍面臨管理缺位和服務低效的問題。雖然國家政策法規和地方實踐積極探索“文化志愿服務”模式,但目前針對農村圖書館開展的志愿服務主要以“引入型”為主②,偏遠的地理位置、高昂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嚴重限制了這類志愿服務的開展頻率和持續性。在基層財力有限、外部援助匱乏的背景下,農村圖書館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培育“內生型”志愿服務隊伍,實現“農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務”。Meijs等[2]認為,志愿能力應當包括意愿、能力和空閑度三個方面的內容。農村老年知識群體作為兼具奉獻意識、知識技能和空閑時間等要素的群體,是農村圖書館“內生型”志愿服務隊伍的理想來源。鑒于動機(意愿)是志愿參與和推廣的關鍵[2],本文以具有近40年志愿服務歷史的騰沖綺羅圖書館為例,對老年群體參與農村圖書館志愿服務的動機進行研究,以此窺探老年群體參與農村圖書館建設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

從已有研究看,關于圖書館志愿者和志愿者動機兩大主題,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研究體系,有關老年志愿者的研究成果增多,但在三者的交叉領域和細化領域仍存在研究空間。關于圖書館志愿者的研究主要針對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僅有個別學者對農村圖書館引入志愿服務模式進行探究[3-4];有關志愿者動機的研究主要針對城市社區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大學生志愿者,較少關注老年志愿群體;關于老年志愿者的研究主要關注城市社區老年志愿群體及其價值作用[5-8]和影響因素[9-13]。由此可見,三者都存在忽視農村地區的傾向。這與實踐層面農村地區缺乏對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意識,以及農村文化建設被經濟發展和扶貧工作邊緣化的現象相對應。

農村地區擁有我國56%的老年群體[14],也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薄弱環節。截至2015年,全國老年人口年齡結構仍相對年輕,低齡(60-69歲)老人比重為56%左右;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小學學歷占41.5%,初中及以上學歷占28.9%;農村老年人經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2014年人均年收入達7621元;老年人健康狀況也得到整體改善,27.7%農村老年人自評健康狀況“好”;45.6%的城鄉老年人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15]。低齡、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識、經濟有保障且具有公益精神的老年群體,是農村圖書館和鄉村文化志愿服務可供開發的人力資源寶庫。在“積極老齡化”和鄉村文化振興背景下,如何發掘農村老年人力資源,發揮老年群體在農村文化發展中的建設性作用,應當成為下一階段農村文化建設和農村老年群體研究的一大切入點,這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論出發點與現實依據。

1 綺羅圖書館志愿群體基本概況③

綺羅圖書館位于云南省騰沖市騰越鎮下綺羅社區,1919年由綺羅鄉居和僑外的先進分子共同籌建,作為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陣地;1942年日寇侵占騰沖,初具規模的綺羅圖書館被毀;1949年后綺羅鄉民借一家僑眷的私宅重建書報閱覽室,又因文革期間“掃四舊”而中止。1981年在綺羅賢達的倡導、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綺羅圖書館再次恢復開館。目前綺羅圖書館藏書約4萬冊,占地面積約1,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綺羅圖書館一個突出的特色是延續近40年的義務館員制。受經費限制,綺羅圖書館一直由熱心的老年村民、退休人員、歸僑等老年群體薪火相傳地進行義務管理,1981年以來先后有65人參與圖書館義務管理工作(詳見表1),其中13人仍在職(見表2)④。綺羅圖書館的義務館員形成了一套以館長為核心、館員為主體的“進退有序”的工作班子,圖書館的日常管理、讀者服務、圖書購置、人員接待、園林打理、衛生工作等事務都由義務館員負責,重大事項和新館員動員工作也由義務館員與下綺羅村委會共同商議實施。可以說,在綺羅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歷程中,歷任老年義務館員起到了引領性與主導性作用。本文以綺羅圖書館為例進行考察,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綺羅圖書館類型與性質的代表性。綺羅圖書館總體上屬于“民辦公助”型機構,2017年為方便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下綺羅農家書屋并入綺羅圖書館,2018年騰沖市圖書館在綺羅圖書館掛牌成立分館。至此,綺羅圖書館成為以民辦館為主體、嵌入農家書屋和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兩類模式的鄉村圖書館“綜合體”⑤,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二是綺羅圖書館在義務館員模式下取得了較突出的效益。據綺羅圖書館內部統計,在老年義務館員不斷動員群眾、統計需求、完善服務的情況下,2004-2018年間綺羅圖書館的年平均訪問量約3,449人次(下綺羅村總人口約5,000人,綺羅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主要為下綺羅村、村內一所小學及村周邊一所中學)。2017年底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對全國249家農家書屋的調查顯示,2017年受調查的農家書屋的年平均訪問量約1,118人次⑥。與同類機構相比,綺羅圖書館的運行狀況和服務績效處于優良狀態。因此,有必要對綺羅圖書館的有益經驗,尤其是其義務館員模式和老年志愿群體進行深入研究。

表1 1981年以來綺羅圖書館義務館員統計表

表2 綺羅圖書館現任義務館員統計表

2 老年群體志愿服務的動機來源

文化價值取向對個體心理過程的影響是無法忽視的[16],價值取向可以通過內化社會規范和準則來影響人們的主導需求并引發相應的行為[17]。因此,本文主要從文化價值理念角度,對綺羅圖書館老年志愿者的志愿動機及其來源進行考察。通過對綺羅圖書館13位現任義務館員的訪談調查和1990年代整理的已退(已故)館員資料的研究,發現綺羅圖書館老年群體的志愿動機主要源于文化、政治和經濟3個層面。

2.1 文化層面:“無違”先輩和克己為他精神的代際傳承

費孝通提出,人類的行為動機包含兩個層面的內涵,一是人類對于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二是人類在取舍之間應該有所根據,這種根據就是欲望;在鄉土社會中,欲望并非生物事實,而是文化事實,“自覺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是人們受父輩和社會共同經驗(即文化傳統)的教化而產生的自覺需要,因此,在社會繼替過程中,“遵守傳統”“無違于父之教”也就成為了普遍的行為動機[18]98-105。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鄉土社會發生了結構性變遷,經濟邊界、自然邊界、行政邊界、文化邊界和社會邊界相繼開放[19],村落價值體系逐漸多元化。但在我國多數鄉村,血緣或“血源性地緣”依然是維持社會關系的核心要素,鄉土認同、文化傳統和價值理念的代際傳承與地緣傳播依然存在,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產生持續深遠的影響。綺羅圖書館義務館員的價值動機,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一種自覺的“文化欲望”,是為了踐行孝悌和忠信等道德原則、維系社會關系而奉行的“克己”“修身”“無違”精神[18]38-39。

1990年代的義務館員對先輩之志就有著深切的感懷和繼承意識。《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中記載了一些館員的思想感悟:“這種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來自于我村老一輩的倡導和發揚。他們既是我們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又是我們不少后期退休干部職工幼年時的啟蒙老師。在老一輩的精神感召和鼓舞下,向老師學習,走老人開辟的路,為地方人民做好事,就成為我村不見文字的好傳統,因此大家退休回來都主動報名參加,使這個為地方公益事業貢獻余熱的老人群體越來越大。”“我們從老一輩言傳身教中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

現任館員雖是受多元價值影響的一代,但在其思想觀念中,弘揚先輩精神、身體力行教育后代依然是重要的價值目標和行為動機。在現任14位館員中,有5位是綺羅圖書館創始人或往屆館員的后代,“子承父業”“兄退弟及”“夫唱婦隨”的現象較為常見,而且大多數館員都表示曾是往屆館員的學生,受父輩和師長影響深遠。受訪者3表示:“我父親是綺羅圖書館創始人之一,我的啟蒙老師以前也是圖書館的義務館員,他們是我的榜樣和楷模,我從小就愛來圖書館,這里讓我覺得親切,退休后就直接過來了,我最小的弟弟(受訪者2)現在也在這邊義務值班。”受訪者5表示:“我母親以前也是在這里義務值班,她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我來這邊也相當于接她的班,受訪者12是我的妻子,她最好的朋友(受訪者11)來館里十幾年了,她看我們兩個都在這邊,于是也受影響過來了。”受訪者9表示:“我兒子和兒媳婦在附近中學教書,我有事來不了的時候,我兒媳婦會替我來值班,他們現在快五十歲了,孩子也已經上大學了,兩個人準備退休后就來這邊幫忙。”

可見,現任館員不僅繼承了先輩的奉獻精神與“公益之志”,同時也在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和影響身邊的親友與后輩。在鄉村這一靠血緣與地緣共同維系社會關系網絡的地域,“文化英雄”的繼替和文化精神的傳承對社會心理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具有教化效力的,能夠升華為集體的文化記憶和傳統,讓人產生敬崇之感并主動跟隨和服從。這也是在廣大鄉村地區倡導奉獻精神和志愿服務的社會文化基礎。

2.2 政治層面:“政治道德化”時代集體主義精神的洗禮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基本文化元素和核心價值理念,在我國社會中發揮著基礎性的整合作用[20],強調集體利益的優先性和奉獻精神。計劃經濟時期,受政治道德化傾向的影響,集體主義被極端化為個人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對立面,個人對集體“單向的奉獻和服從”[21]成為普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對當時人們的價值態度和行為選擇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綺羅圖書館的傳統志愿者(即往屆志愿群體)就是受集體主義思想洗禮的一代,他們志愿服務的動機很大程度上就出于維護“兩個集體”的利益。

一是“大集體”,即普遍意義上的“祖國和人民”。《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中記載:“人生的價值在于貢獻,我們的青春年華已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現在雖已年老退休,但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不變”;“心底無私天地寬,只有向祖國向人民傾注厚愛,把自己的余熱全部奉獻出來,這樣的晚年才活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

二是“小集體”,即現實意義上的綺羅鄉民和家鄉文化教育事業。《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中記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書館重建十年來,人們在緊張的勞作之余,得到健康有益的精神享受”。“一個鄉的文明程度,在于鄉人文化素質的高低和受教育的程度。農村圖書館既可為學習者提供方便,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又可使人們在勞動之余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她不僅對鄉人的精神文明起著直接的作用,同時對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也起著促進作用。如果說,余過去以能為家鄉人民做一點事情,感到沒有虛度年華的話,那么,今天剛覺得晚年能夠為家鄉的文化事業奉獻自己的余熱意義更大。”

現任館員大多成長于“政治道德化”時代,雖然經歷了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但集體主義仍是他們的基本價值理念與行動原則,是促成他們服從集體、克己奉公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政治道德化”影響的削弱和價值體系的多元化,現任館員對所奉獻的“集體”的定位已經發生改變:從以往的“兩個集體”逐漸轉變為“一個集體”,即下綺羅村這一狹義的集體范疇。在現任館員的訪談中,大部分人都談到了“圖書館是公益事業”這一觀點,但他們對“公”的解釋主要是從下綺羅村及周邊居民的角度出發,而不再從“國家和人民”的立場思考。這一現象背后既有經濟體制改革、多元價值傳入的影響,也是政治控制弱化后集體主義被賦予新內涵的表現。新時期,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小集體利益與大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已經由絕對服從逐漸轉變為對立統一,個體利益以及由多個個體所組成的小集體利益已經得到認可和肯定,在二者日漸彰顯的背景下,國家主義思想在志愿動機的影響中逐漸弱化。

2.3 經濟層面:“經濟人”與“道德人”的博弈均衡

亞當·斯密提出“經濟人”概念,認為在商業社會中,自利是人類行為與經濟活動的根本推動力,但人并非是唯利是圖的“單面人”,而是“經濟人”和“道德人”的統一體,“有完美道德的人”可以把對別人的同情心和理性、自私的感情結合起來[22]。從綺羅圖書館的志愿服務史來看,老年群體志愿動機的背后也是“經濟人”和“道德人”之間的博弈均衡。

在傳統志愿者的意識中,“重義輕利”,即貶低和限制人們追求個人利益尤其是物質利益是普遍的價值傾向。他們將非功利主義作為自我的基本道德要求,追求純粹的奉獻精神和利他行為。《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中記載:“為國家和人民辛勤工作了幾十年,到了晚年不愿待在家里安享天倫,也不愿像某些唯利是圖的人,退休后還要找進雙工資的門路”;“不需要任何經濟報酬,樂于承擔義務,全憑著一片造福鄉里,造福后代的熱忱”;“凡是村中公益建設事業,他都不辭辛苦,積極奔走。不但出力,有時還出錢資助。”

1990年代以來,雖然“重義輕利”仍為主流價值體系所推崇的“君子人格”,但隨著經濟轉型和多元文化的傳入,人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原則、個體意識和權益意識日益彰顯,老年志愿者對于利己主義與奉獻精神之間關系的看法也發生分化,表現在:

(1)觀念的分化。現任館員已不再將“義”與“利”進行對立,重“義”而不貶低“利”。對13位現任志愿者的問卷調查顯示,在參與圖書館志愿服務的動機中(共21項預設動機),得分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志愿活動讓我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5分)、“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是我的責任”(4.92分)、“志愿活動可以拓展視野,更好地認識社會”(4.77分)、“志愿活動可以增長知識、鍛煉能力”(4.69分)、“在圖書館有利于教育家中小孩”(4.46分)⑦,有利己主義傾向的動機占到4項。

(2)人員的分化。雖然目前絕大部分現任館員仍以“義”為先,在13位受訪者的問卷調查中,有10位表示“沒有必要對志愿者進行激勵或獎勵”,其中7位選擇的原因是“志愿者不應追求回報”,受訪者9甚至表示:“綺羅圖書館是公益事業,我是出于義務來的,有報酬還不來。”但已經有部分館員對物質激勵抱期待或中立態度,如1位受訪者認為應該給予義務館員與市場勞動力相當的資金報酬,1位認為應該給予適當獎品或獎金;受訪者8表示:“精神激勵肯定是最重要的,物質補貼和獎勵有也好,不發也行。”

可以看出,在傳統老年志愿群體中,“道德人”及其衍生的利他主義精神是引發志愿行為的主導價值;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經濟人”理性的萌發,“道德人”與“經濟人”形成了博弈均衡、對立統一的關系。二者共同作用于老年群體的文化價值理念,引發和維持老年群體的志愿動機及其行為。

3 老年群體志愿服務的動機類型

Schwartz[23]根據多個國家的價值觀取向,發展出“Schwartz價值觀量表”,總結出4類10項具有普遍性的價值觀動機類型:一是保守型,包含傳統、遵從、安全3項動機;二是自我提高型,包括權力和成就2項動機;三是自我超越型,包括普遍主義和慈善2項動機;四是對變化的開放性態度,包含享樂主義、刺激和自我導向3項動機。吳魯平[24]則根據志愿行為的目標功能,將志愿服務的動機分為以“責任感”為軸心的傳統性動機、以“發展”為軸心的現代性動機和以“快樂”為軸心的后現代性動機。鑒于綺羅圖書館老年群體的志愿行為背后既有傳統的、保守型的動機,也有基于自我發展目標、隨時代變化而衍生的新型動機,本文結合Schwartz和吳魯平的研究,將綺羅圖書館老年群體的志愿動機分為傳統型和現代型兩類。

3.1 傳統型動機

傳統型動機,即基于文化或宗教理念、自我安全穩定需求、自律服從等保守性價值目標所產生的志愿動機。

(1)基于文化或宗教理念的動機。綺羅圖書館的義務館員多為退休教師、退休干部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委會人員與農民,他們大多具有較明確的文化認知和價值導向,表現在:對民族、國家以及綺羅圖書館的歷史感懷和感恩意識,對下綺羅作為“僑鄉”和“文化之鄉”身份定位的強烈認同感,對傳統道德原則的遵從,對老一輩人奉獻精神的崇敬,以及對后代發展的關懷等多個方面。這些文化傳統和價值理念共同構成了下綺羅老年群體的文化價值體系,綺羅圖書館則是這一文化價值體系的空間載體和傳承傳播渠道之一。因此,建設和發展綺羅圖書館便成了綺羅鄉民尤其是老年志愿群體構建“精神家園”、傳承文化記憶的內在需求。

對歷史的感懷和歷史文化精神的傳承發揚。受訪者1表示:“下綺羅是僑鄉,五四運動時一些有先見的鄉人和僑胞共同建立了綺羅圖書館,經歷抗日戰爭、文化大革命,到今年已經有100年歷史,非常不容易,不能讓他在我們手中結束。”“祖父熱心為公的精神,綺羅鄉民有口皆碑,深受愛戴。對于家鄉公益事業的建設,我自愧不如前輩,謹將退休后的晚年余熱奉獻出來,以慰先人于萬一。”(《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

“文化之鄉”的身份定位和精神傳承。受訪者3表示:“我們是文化之鄉,重視文化是傳統,綺羅圖書館就是由村民自發建起來的,有的村民沒有錢,賣菜的幾元錢都要捐,我們作為村里的一份子,有責任把它建好。”受訪者7表示:“我們自民國以來就有濃厚的鄉賢文化,不需要政府動員,自發就能把文化建設搞起來,有時候政府推動的未必有這樣的效果。”

報恩意識,及其所反映出的基層知識分子濃厚的鄉土情結和故鄉認同感。“綺羅曾兩度創立圖書館,它曾哺育我,我之有一點半點文化知識,都是圖書館給我的,現在是第三次創立圖書館了,我雖是七十老朽,但我有一分熱,還要發一分光”;“故鄉的土地和人民哺育我長大,我要為故鄉的建設事業盡點余力”(《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

傳統尊老敬長精神。“在館里義務工作的這些退休老人中,我算是年輕的,我多做點事是應該的”(《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

造福后代的目標。“為了培育后代,下一些成本,將來的收獲是不可估量的”;“將自己的余年全部奉獻給造福子孫后代的公益事業,鞠躬盡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

宗教價值驅動也是老人們參與志愿服務的原因之一。宗教信仰不僅是信眾道德觀念的來源,也是“支持行為規范的力量”[18]37。我國農村地區老年群體中,存在較為普遍的信教現象。2016年華中師范大學農村研究院(抽樣)調查顯示,13.22%農村老人有宗教信仰[25]。下綺羅村也具有較為廣泛的信教群眾,在13位現任義務館員中,信教人員有5位,其中2位(回族)信仰伊斯蘭教,3位信仰佛教。在志愿動機調查中,4位信教人員對“我的宗教信仰促使我幫助他人”這一觀點表示“完全同意”。

(2)為了滿足自我身心穩定、社會關系穩定等安全需求的動機。綺羅圖書館的義務館員均為年齡在60以上的老年群體。人到老年必然要面臨退休、喪偶、社交范圍萎縮等“喪失”性事件[7],轉變角色、調整狀態是維持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但是,農村與城市相比缺乏“再社會化”渠道,老年群體選擇范圍有限。因此,參與本地性志愿服務是一個相對理想的選擇。在綺羅圖書館志愿動機調查中,100%受訪者表示“志愿活動讓我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76.9%認為“志愿活動可以讓我交到很多朋友”和“志愿活動讓我覺得自己被需要”,61.5%覺得“志愿活動可以緩解心理壓力”⑧。比如,受訪者3表示,在32年的志愿服務中,管理書籍、與讀者交流對保持頭腦清醒和身體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受訪者6表示退休后在家閑不住,來圖書館可以和其他館員下象棋、聊天,讓生活更充實一些;受訪者13表示,家里3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前幾年老伴去世后很不適應,便自發報名來圖書館義務工作,雖然沒有讀書愛好,但可以和大家聊天作伴,心情也很愉悅。可見,適應角色轉變、調整身心狀態已經成為老年人從事志愿工作的普遍傾向。

(3)基于集體主義的自律服從動機。作為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和傳統美德,舍己為人、先人后己、大公無私等集體主義精神和奉獻意識深深地影響著人們,尤其是受過歷次政治運動洗禮的老一輩人。他們思想里有著嚴格的、受集體主義影響而產生的自律、服從集體和奉獻的意識。92.6%完全同意“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是我的責任”這一觀點,在所有志愿動機中居于第二位。在13位現任義務館員中,6位是受村委會的動員加入志愿者隊伍,且69.2%的人在服務動機上完全同意“響應政府或村委會的要求”這一觀點,所有黨員(7位)完全同意“黨員身份使我有義務幫助他人”這一觀點。受訪者10是下綺羅村的前任支書,他表示:“圖書館大部分的志愿者都是由村委出面邀請,村委會出具聘書,我卸任村支書后就主動過來了,一方面是因為黨培育了我,我有責任,另一方面是要起一個表率作用,以前動員別人,現在自己都不來,難以服眾。”

可見,由集體主義和政治意識所催生的責任感、自律意識和奉獻精神仍在老年志愿群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現代型動機

現代型動機即基于個人的發展、成就和享樂等開放型利己主義傾向所產生的志愿動機。相比于文化理念、責任感、角色轉變等傳統型動機,這類動機尚屬于“新生事物”,受訪者較少意識到或主動提及,但從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來看,這類動機已深入受訪者的意識或潛意識之中,并呈多元、快速發展之勢。如前文所提,“志愿活動讓我的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這一具有利己傾向的觀點在所有志愿動機中位居第一就是明證。從具體動機來看,受訪者的現代型新生動機可以分為學習提升、享樂主義、價值實現、成就獲取、社會交往、尊重需要等多種類型,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較高層次的需求類型。

(1)在多元現代型動機中,學習提升是受訪者最主要的動機類型。城鄉一體化趨勢和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農村地區的封閉狀態被打破。農村居民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成了積極的知識信息需求者,增長知識、獲取信息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成為普遍訴求。在訪談調查中,受訪者11和受訪者12表示自己雖然是農民,但愛好看書,來館工作前就經常過來借書,成為館員后看書可以更方便;受訪者11甚至認為,優先借閱圖書和收費項目減免(如辦借閱證和延期收費)是最重要的權益激勵措施。同時,多位受訪者提到,現代年輕人會使用電腦、智能手機等現代化通訊設備,所以來圖書館看書的少了,老年人不會使用電腦手機,來圖書館可以看看書報,了解一些新聞時事。在問卷調查中,100%(受訪者)認為“志愿活動可以拓展視野,更好地認識社會”;84.6%認為“志愿活動可以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得分分別位于動機排行的第三、四位。

(2)享受生活、愉悅、幸福感等享樂主義傾向也是老年人參加志愿者服務的重要動機。對老年群體而言,履行完家庭義務(如撫養子孫)、基本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后,快樂和幸福成為其追求的核心價值之一。受訪者3表示:“很多老人因為身體原因或需要帶孫子不愿意過來,我的孫子都大了,家里也有保姆做家務,我過來幫忙,自己也可以看看喜歡的書,保持好心態。”受訪者9表示:“年輕時候為自己做事,老了就應該為社會做一些貢獻,這是一種幸福。”受訪者10退休前曾從事過石刻、園林方面的工作,表示自己喜歡打理館內的花草樹木,院墻上的捐款名單就是他親自刻上去的,做這些讓他感到充實和開心。從問卷調查數據來看,84.6%(受訪者)認為“志愿活動很有趣、讓人快樂”和“可以享受圖書館的環境氛圍”,二者得分均高于4分(4分為“比較同意”)。

(3)價值實現、社會交往、尊重需要和成就獲取等動機也在受訪者意識中有所體現。比如,84.6%(受訪者)認為“志愿活動可以發揮我的能力和專長”,76.9%認為“志愿活動可以讓我交到很多朋友”“可以讓我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受訪者9(村委會人員)表示,參與志愿活動對從事村委會工作具有一定的幫助,并認為參選村委干部加分是(圖書館志愿者服務)最主要的“機會和權益”類激勵方式。

從志愿動機背后的價值觀來看,傳統義務館員的動機主要屬于“遵從”和“慈善”,即“對違背社會期望的傾向加以限制”和“保護與增進那些經常接觸的人的福祉(如樂于助人、責任、寬容等)”,是一種更為關注群體和社會而非自我的價值動機取向[23]。現任義務館員的價值動機則具有明顯的多元化特征,既關注群體與社會,也追求個體的享樂、成就、聲望和信仰,“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成為他們的共識和普遍訴求。但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在綺羅圖書館的老年志愿群體中,傳統型志愿動機仍占據主導地位,文化傳統和宗教理念、身心健康和社交穩定需求、集體主義精神下的自律和服從等價值動機,仍然是推動老年人參與圖書館志愿活動的主要動力。

4 結論

從綺羅圖書館幾代志愿者的價值動機來看,老年群體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老年群體參與農村圖書館志愿服務具有持久的、延續性的內在動力。他們是深受傳統道德理念和集體主義思想影響的一代,潛意識中存在著根深蒂固的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同時也是經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歷程的一輩,對美好生活和個人的發展、提升與幸福抱有深切的期待。這些基于歷史文化傳統和現代社會發展所形成的價值理念與思想態度,賦予了老年群體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和農村圖書館建設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在鄉村文化振興和“積極老齡化”背景下,要將老年群體引入鄉村文化建設中,以緩解農村圖書館管理人員匱乏困境,既需傳承和宣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道德,也要深入貫徹“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標原則,將老年群體自身的發展與鄉村文化振興目標相結合,將文化價值實現與老年人再社會化的目標相結合,讓老年群體在“有所為”的同時“有所學”和“有所樂”,激發其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內在動力,從而實現老年群體文化志愿精神的“薪火相傳”與持續發展。老齡人口是巨大的人力資源而非社會的負擔[5],也是圖書館尚待開發的資源池[26]。賀雪峰[27]在《治村》一書中將低齡且“負擔不重”的老年群體界定為“當前農村基層中最為基礎的力量,最可能發動的群體,基層治理的活力之源”,可以說鄉村文化振興的實施推進無法忽視老年群體這一基礎性力量。綺羅圖書館雖然只是一個個案,有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但其背后所反應出來的鄉村歷史文化精神和老年群體的價值理念卻具有普遍的解釋力。綺羅圖書館在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利用上的經驗,值得其他農村圖書館學習借鑒。

注釋

①由于農村圖書館規模較大、類型較多,存在不同性質的建設主體,相關項目也分屬不同文化部門,因此,文化相關部門和學界對農村圖書館的定義和范圍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目前學界對農村圖書館的界定呈多元化特征,如“縣以下廣大農村地區的圖書館(室)”“直接為農民服務的農村基層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黃體楊等在《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中國農村圖書館建設研究評述》(《圖書情報知識》2013年第6期)一文中認為,農村圖書館應包括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農家書屋、農村地區的民辦圖書館、總分館體系中服務農村的部分等類型。這一界定基本涵蓋了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具有圖書館功能的文化機構。本文所說農村圖書館主要指農家書屋、農村地區的民辦圖書館、總分館體系中服務農村的部分等三類具有相對明確的圖書館基本定位、特性與功能的農村圖書館類型。農家書屋采取“農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務”模式;社會力量辦館除少數有義工外,大多為資源投入型;總分館制下的農村圖書館,雖然很多有專職人員管理,但該類型在農村圖書館中所占比例較低。總體來看,農村圖書館普遍面臨專職人員匱乏問題。

②如2006年起中國圖書館學會開展的“基層圖書館培訓志愿行動”,蒲公英鄉村圖書館等社會力量辦館中的專職義工服務,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同胞的農村圖書館志愿援助行動,以及全國各地大學圖書館及大學生假期開展的多元化農家書屋志愿服務活動等。

③筆者于2019年2月24日-3月2日對綺羅圖書館義務館員進行專項調研,調研方法包括訪談、問卷調查和文獻資料研究。其中,對13位現任義務館員的研究主要采取非結構式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已故已退義務館員的研究主要參考1991年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活動委員會主編的《綺羅圖書館重建十周年紀念冊》(未公開出版),其內容主要是綺羅圖書館的歷史沿革介紹、重建捐款名單以及時任義務館員的“群言集錦”(包括館員自述和對同事、先輩事跡的介紹等)。

④目前,綺羅圖書館共有14名工作人員,其中,義務館員13人,綺羅社區委派的文化干事1人,因而從1981年至今,共計66人參與綺羅圖書館的管理工作。

⑤綺羅圖書館目前仍屬于“民辦”性質,每年固定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下綺羅社區撥付的3000元經費,該項經費主要來源于村集體產業(土地房屋出租)收入。農家書屋并入綺羅圖書館后,下綺羅社區安排了一位文化專員協管。據現任館長反映,內部管理上,綺羅圖書館和農家書屋并未完全合一;農家書屋相關事項主要由協管員負責,但在對外服務上(圖書借閱、舉辦活動等)統籌合作,如2018年開展的書法活動主要由農家書屋發起,但在具體服務層面,綺羅圖書館的義務館員均有參與。騰沖市圖書館與綺羅圖書館的關系主要是業務指導和資源扶持,僅2017、2018兩年騰沖市圖書館就累計扶持19000元購書經費,但二者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系,并非嚴格意義上的總分館結構,騰沖市圖書館對綺羅圖書館的資源捐贈和經費扶持也多為不定期扶助。

⑥數據來源于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內部調研。

⑦對義務館員志愿動機的調查,采取先訪談后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調查共有21項預設志愿動機,采取“李克特量表”模式,1-5分分別對應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比較同意、完全同意。

⑧關于志愿動機比例的統計為“完全同意”和“比較同意”兩項數據之和,用以表示受訪者對動機選項持“同意”態度的比例。

猜你喜歡
圖書館農村文化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誰遠誰近?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去圖書館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观|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91精品国产丝袜|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午夜久久影院|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色九九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91亚洲影院|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 亚洲区第一页| 夜夜操国产| 毛片手机在线看| 91亚瑟视频|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黄片在线永久|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操天天摸|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国语视频|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久久伊人色|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区|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首页| 亚洲一区色| 97se亚洲|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jizz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国产免费网址| 国产乱论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久久五月天|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国产毛片基地|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亚洲成a人片7777|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久久6免费视频|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狠狠操夜夜爽|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