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罡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提高大學生素質和促進高等教育改革。該文著重探究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在聯系,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幫助提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優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創新創業背景下,通過重視自身機械專業素質的培養來夯實基礎、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培養創新意識、雙創教育積極推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時反饋與調整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目標,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并與家庭、企業、社團密切配合,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出具備創新意識和自主精神、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新時期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本科生? 機械? 職業生涯規劃? 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146-02
1? 研究背景
國民經濟的主力是制造業,是國本、國器、國基。自工業革命以來,從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衰史和本民族的歷史得出結論,中華民族的強盛必須依靠強壯的制造業才能實現。我們國家推高國力、維護安全、建成世界強國必須通過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制造業。工業基礎是機械行業,它承擔著為各行各業提供技術裝備的職責,是國民經濟和國防的物質技術基礎。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是機械類專業比較主要的類型。很多同學極大地誤解了機械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個人前途,普遍認為機械專業的相關工作看起來不“爭光”。他們本質上都忽視了機械專業廣泛適應性這一核心特點,諸如在設備維護、機床維修、設備設計等相關領域的應用。同時,機械類專業還具有交叉學科的知識,通過相關知識的積累,強有力地保障學生具有跨機械專業、跨行業就業的能力。機械類的專業特性決定其有別于其他專業的特點,相應的生涯規劃教育具有共性和特殊性。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利用人口紅利飛速發展,建成了全世界門類最齊全,也是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有力推動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綜合國力得到極大增強,世界大國地位得到強有力的支撐。但是,中國制造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大而不強,在資源利用效率、創新能力、信息化程度、質量和效益、產業結構水平等方面差距明顯,跨越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如今,國際上正在重建大的產業分工格局,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最新的科技和產業變革形成激烈的交匯。我們必須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牢牢抓住重大歷史機遇,推進制造業強國升級戰略,統籌規劃優質資源和部署前沿學科,力爭通過30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趨勢的制造業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們一方面提前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另一方面深化教學改革,優化學生素質。
2? 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1991年,東京創業創新教育國際會議從廣義上把”創業創新教育”界定為: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來說是實用教育的一種。很多高校被動應對職業生涯規劃課,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一個核心部分,沒有在實踐中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中。只有全面深刻地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是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個人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們才能實現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根本性的轉變。
建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機制,關鍵取決于高校領導和全體師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解與認同。只有真正地讓高校師生從深層次理解到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個體才能夠自發地關注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和人生價值。我們要積極發揮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的優勢,通過實踐探索、建立培養大學生素質的機制。
3? 機械類大學生為什么要建立大學生涯規劃
缺乏生涯規劃意識和對大學生涯規劃缺乏了解,這是大學生的普遍現象。經濟全球化給我國機械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增加了挑戰。社會更為迫切地需要高素質創新人才。職業生涯規劃對于機械類大學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其整個生命歷程。成功與失敗,其實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決定成敗的主要要素是目標。具有多樣性的人生目標:職業發展目標、對環境影響力目標、生活質量目標、人際環境等社會目標。所有目標體系中的各成分之間相互影響作用,居于整個目標體系核心位置的是職業發展目標,成功與失敗、快樂與悲傷的不同感受直接由它引起,進而影響著個人生命的質量。
4? 機械類大學生怎樣建立合理的大學生涯規劃
4.1 重視機械專業素質的培養
缺少吃苦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是當代大學生的通病,同時很不適應復雜枯燥的機械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當從新生入學教育抓起并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活之中。確定針對性的職業奮斗目標,做好面對復雜甚至枯燥的機械專業課程的心理準備。
4.2 加強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
創新創業課程教育資源的開拓和充實,需要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強化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大學生設計開設創新研究方法、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學分制管理,逐步建成遞進、銜接、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群。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深度融合的教學體系,可以為培養學生素質發揮積極作用,有效樹立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了解內外的基礎上,及時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不斷提升和創造人生價值及社會價值。我們應當積極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體系建設,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4.3 推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積極整合運用資源,培養大學生敢于創新和勇于創業所需的綜合素質,使他們逐步成為一個不斷激發自身潛力的創新型復合人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重點培養大學生不滿足于現狀、敢為人先、主動面向未來、勇于進取的創新精神,強化塑造大學生不斷自我提升的創業特質,具備這些素質才能讓當代大學生自信地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變化。
5? 結語
著重將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效融合,構建了具有新時期機械類雙創人才培養體系。機械類學生通過該體系較早地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及生產實踐,提升大學生的雙創精神、科學和人文素質、雙創實踐能力,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和提高就業率,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都全,周靈,錢利霞,等.“雙創”教育與傳統教育對高校大學生差異影響及關系辯證——以機械設計專業為例[J].教育文化論壇,2018(1):69-72.
[2] 顏為民,張自卿.“雙創”視角下如何提升學生職業規劃能力[J].中國高校科技,2018(7):81-83.
[3] 董金城.從職業規劃淺析機械專業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裝備制造技術,2010(3):187-188.
[4] 朱增寶,鄧海順,陳清華,等.機械類雙創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科教文匯,2016(12):47-48.
[5] 高磊,楊開潔.基于機械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途徑研究[J].石油教育,2014(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