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有智
摘? ?要:根據南海某海域的規劃,后期需要新建很多設施,平臺的供電完全依托現有的電網,并且區域內臺風頻繁發生對現有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老模式下避臺期間電站平臺先解列在孤島模式運行,然后逐一關各裝置的設備,最后機組關機人員撤離的一種停產停電模式。復臺期間流程相反需要先開機組在逐一恢復生產,最后在并入大電網運行,避臺復臺期間需要多方人員的溝通到位,大量開關倒閘操作費時費力,新型的避臺采用停產不停電模式就是為了降低設備的操作時間,提前恢復生產來提高原油產量。
關鍵詞:電網? 避臺? 新模式? 臺風
中圖分類號:X9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5(c)-0012-02
新型的臺風避臺模式,簡化了現場的操作流程,大大降低了現場設備的操作時間,和以往的舊模式相比至少提前6h恢復生產,按照一次臺風計算直接經濟效益可達591.42萬元,南油西部海域臺風平均2次/年統計,預計每年經濟效益可達1182.84萬元。電網設計使用年限內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到9.52億元人民幣。
1? 技術簡介
油田群電網臺風新模式擬采用:在臺風期間,由島上終端電站和海上中心平臺裝置組成小型電網供電模式,海上平臺所有機組全部在關機模式,其它除聯絡中心平臺外海上裝置采用斷電和電網解列模式。其亮點體現:(1)中心平臺電站裝置保證供電,在臺風恢復期間可第一時間恢復機組聯網供電保障其它海上裝置快速恢復生產供電;(2)憑借大電網供電,使各動力電站無需模式切換快速實現工藝供氣機組啟動供電;(3)避免舊模式下臺風期間大量倒閘操作,大大縮短整個臺風電網恢復時間。在此種模式之下,臺風期間海上裝置人員全部撤離,只有終端有人值守。為保證整個供電鏈路的安全,在潿洲終端建設一套智能監控操作中心,實時監控海上平臺配電設施在無人值守時的運行情況,且能夠在突發狀況下遠程切斷供電鏈路,將運行風險降到最低。此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系統、溫濕度監控、空調、UPS電池開關遠程啟停控制、火氣探頭信號監控、高中低壓供電盤柜狀態監控、海纜聯絡柜遠程合分閘操作等。
2? 新型避臺模式系統架構
新型避臺模式主要是在停產不停電模式下,海上人員全部撤離后基地人員如何高效安全的值守平臺,這就需要全方位構建視頻監控系統,采集關鍵區域的溫濕度,采集平臺消防系統探頭的狀態,當有火災或者大雨侵蝕等情況下,基地人員手動采取解列斷電的措施來保障設施不受損壞。功能簡圖如圖1所示。
(1)無人值守平臺數據信息采集。
在主要設置安裝高清防爆攝像頭,利用專有網絡將視頻采集信息遠傳至陸地終端;將平臺消防系統參數和電網數據對接;增加關鍵區域的溫濕度信號數據回傳至陸地終端。
(2)關鍵節點遠程操作功能。
利用現有的電網系統采集部分關鍵節點開關狀態,當故障發生時可以遠程解列電網讓海上設施徹底斷電。
(3)搭建應急備用通訊網絡。
避臺復臺期間平臺通訊設施繁忙,搭建獨立的應急通訊系統保障在緊急情況下,人員溝通時效性。
3? 技術亮點
(1)臺風期間采用停產不停電的模式提高生產效率,充分發揮了電網的優勢。
(2)電網不解列撤臺和復臺的操作時間大大縮減,節約了時間成本。
(3)臺風期間終端人員值班,遙控指揮海上平臺的空調、開關柜、UPS大大提高平臺的智能化水平。
(4)綜合平臺,功能強大:集視頻監控、溫濕度環境監測、開關柜狀態信息采集、探頭狀態信息采集的一體化系統。
(5)集成度高,使用方便:一套軟件平臺可以控制管理系統里的所有設備,降低用戶維護成本。
4? 經濟效益及效果
4.1 充分發揮電網的整體優勢
新臺風智能撤離主要依托現有的大電網,通過電網局域網來實現海上主要裝置的視頻監控,各裝置設施的電量參數監控,狀態監控、火氣探頭狀態監控。IP互聯技術提供應急溝通渠道,保障在緊急情況及時有效的溝通。
4.2 降低操作成本
新臺風模式下,壓縮操作人員分合開關柜時間,尤其是電網的并網需要多方人員溝通到位,并網前期的開關柜狀態檢查、電壓、角度的確認等均耗時比較久。提前恢復生產的同時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升了生產產量。
4.3 操作流程簡化
同以往的避臺模式相比,省去了電網的解列和聯絡柜的倒閘操作,省去了和多裝置之間的頻繁溝通確認。
參考文獻
[1] 馬越,熊煒,王明秀,等.海上采油平臺安全預警機制管理[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3,3(3):13-14.
[2] 楊洪旭.海上石油平臺無線視頻監控系統的建立[J].安全、健康和環境,2004,4(10):16-18.
[3] 高志國,李巧鴿,高新鵬.視頻監控數據遠程傳輸的設計與實現[J].石油化工自動化,2010,47(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