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騰?王琴
借助“互聯網+”模式的不斷推進,很多行業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電商企業就是其中一員。但在電商企業發展的漫漫長路上,其存在的財務問題是首要障礙,像法律法規不完善等財務問題都不利于電商企業發展。本文先對“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的財務問題進行分析,再根據互聯網時代的全新機遇,探求電商企業財務風險的防控對策,促進電商企業提效升級。
一、“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的現狀
在大數據推動下,傳統企業完成從供應鏈到門店服務、營銷、物流配送等各個環節的數字化改造,電商企業的線上線下系統也得到打通,企業實現了數據賦能
電商企業更注重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規范財務管理。其一,內部控制。電商企業會通過建設內部管理制度和設置職位分離來完成內部控制框架,包括會計憑證制度、賬目制度、相關的核對制度、;其二,對業務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完成與財務系統的對接,提高數據分析效率;其三,整理和剖析電商企業的活動數據.
二、“互聯網+”對電商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當下一方面電商企業無疑應把長期穩定發展放在第一位,提高企業實力,完成企業的財富不斷增長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實現,與企業利益的相關者共同協作,實現共贏;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涉及到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基于現在互聯網的發展良好,企業通過計算機和財務軟件,不僅可以完成橫向部門協同,也可以完成企業縱向業務協同,既利于財務信息集中式管理,又能加快各環節部門工作效率。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商企業存在的財務問題
目前,由于我國電商企業發展時間短,大部分電商企業都是私營企業,運營中缺少系統、規范的指導。而且大部分管理者就是所有者,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全面的電商管理培訓,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在做財務決定時,更多管理者是站在自己角度,從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的。在經營目標壓力下,也不免出現通過增加企業財務的賬面數據來體現自己經營良好的情況,財務信息難以保持客觀性和公正性。
在信息化社會,信息就是推動力,企業內部信息共享程度越高,越利于企業發展。我國電商企業包括五個流程,分別是供應、銷售、售后、倉儲、物流。電商企業發展周期較短,一些基礎設施并未跟上電商發展。這種運營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會造成企業倉儲、銷售或供應等其他環節的賬目不統一,不利于及時跟進財務管理,也不利于企業自身樹立產品形象,實現長久、穩健發展。
四、“互聯網+”背景下對電商企業財務管理的建議
(一)重視企業財務管理的安全
電商企業組織其財務人員進行相關學習和實踐交流時,既可以增加財務人員的電商業務知識,而且通過相關學習,提高工作效益。除此之外,實踐交流也不可或缺。通過參加一些電商企業的實踐活動,有助于財務人員對電商企業交易的全部流程進行梳理,從而對電商企業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后續工作效率。公司要定期組織財務管理人員進行風險防控培訓,聘請專業人員開展培訓講座,內容包括如何識別財務風險、預防以及控制風險,增強財務人員風險應對能力。
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商企業應加強傳統財務的管理職能和互聯網的聯系,保證各部門之間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協同,探求財務管理發展新模式,更具針對性地提高電商企業整體財務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提高財務決策的正確率,將財務程序簡單化,計劃職能方能執行。其次,電商企業應注意加強各部門的交流,收集各部門信息。
在交易雙方進行買賣的過程中,為減少虛假交易和欺騙行為,電商企業不僅要核實買賣雙方的身份信息,相應的客戶反饋、服務評價機制也必不可少。“互聯網+”是電商企業的主要運作模式,此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借助網絡實現財務人員工作精簡化,大幅度提升企業工作效率。現今電商企業發展態勢良好,許多線下實體店也加入了網絡銷售的隊伍,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化,增加社會公眾的消費信心,促進電商企業更好的發展。
2019年我國推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商家亂刷好評以及刷單等現象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為誠信商家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經營平臺,商家之間可以進行合理競爭。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