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峰
摘? 要:體操教學是各高校、各中小學學校的體育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體操有其獨特的鍛煉價值和意義。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會因為體操技術動作較難而且有一定的危險而對體操望而卻步,這就要求在實際的體操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幫助,讓學生能夠更專心、大膽的進行技術動作的學習。本文在此基礎上,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以及實際調查對學校體操教學過程中實施保護和幫助的方法和意義,希望能夠排除學生學習體操技術動作的心理障礙和困難,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技術動作的學習和掌握。
關鍵詞:體操教學? 保護? 方法和意義
中圖分類號:G831.3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098-02
體操教學是各高校、各中小學學校的體育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體操有其獨特的鍛煉價值和意義。自古以來,我國體操水平都排在世界的前列,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體操高手,而就體操項目本身來說,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柔韌、力量、靈敏、反應等素質,同時對于學生的意志品質能夠起到很好的磨練作用。因此,必須在全國各層次學校對體操進行普及,進一步提高各學校體育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體操課程的感興趣水平,提高學生的終身體操鍛煉意識,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1? 體操教學中實施保護和幫助的概念及重要性
保護和幫助是指在體操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為了能夠安全和有利于練習者盡快掌握體操技術動作而采取的措施。經走訪調查,在體操課進行過程中,沒有教師在場的情況下,學生們并不會主動走向體操設施,也不會主動進行體操動作的練習,進行動作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以克服害怕受傷的心理,同時更有利于技術動作的掌握。這說明了同學們都認為,在體操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保護與幫助是不可或缺的。
2? 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保護幫助
在體操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本身的身體素質以及掌握動作的快慢程度不同,因此必須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對于學生進行保護和幫助。
2.1 對于身體素質差異方面
身體體質受遺傳的影響較大,每一個人先天的體質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天生力量大,有的天生耐力好,這在體育課上都可以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在對學生進行保護和幫助的時候要能夠根據學生在學生本身體質的差距的特點給予針對性的幫助和保護。
例如學生在學習后滾翻的過程中,學生整體的身體動作要非常圓滑,同時在收腿的時候要把握時機,要能夠借上滾動的力量雙手用力撐地,在學生自己做的時候,很容易手臂發力不夠而東倒西歪,有的甚至起不來,這些情況都可能出現,這個時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學生柔韌、力量好的,一下子能夠起來的,只需要在旁邊保護就可以,如果身體素質差的,起不來的學生就需要教師在旁邊給予幫助,在學習的初期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讓學生感受到整個動作的感覺,有完成整個動作的印象,同時有自身在某個部位做的不足,是被幫助的地方,這樣學生在以后的鍛煉中能夠著重進行鍛煉。
因此,在進行學一項心的體操動作之前,必須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做到了然在胸,同時要注意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2.2 對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程度方面
體操技術學習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泛化階段、分化階段和技術動作定型階段,每一階段的保護和幫助都應該有所區別與側重。
例如在學習前滾翻的過程中,在泛化階段,學生對整體的動作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時就要求學生從整體顯感知整個動作,此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全程的保護和幫助,幫助其完成動作;當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到分化階段的時候,學生對于動作有了整體 概念和自己的理解,這時要求教師在必要的時候進行保護和幫助;最后學生到技術動作定型階段,這時學生基本能夠順利完成動作,這時候教師的保護和幫助應該點到為止,針對學生的動作到位程度進行必要的點評幫助,同時從旁保護,避免學生忘乎所以而受傷。
3? 保護和幫助的具體措施
3.1 站位合理
教師在進行體操課教學的時候,教師保護時候的站位非常重要,站位較遠不能夠保護到學生,站位較近,影響學生動作的完成和學習。因此,對于站位必須根據需要恰當站位。就像在雙杠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雙杠中間進行擺動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臂膀松動而掉下來,就要求教師在雙杠的中間用手在旁邊隨時準備保護,而不能站在雙杠的一頭進行保,學生在擺動過程中如果準備從雙杠的另一頭準備躍下的時候,教師需要抓緊到雙杠學生落地的一頭準備保護,以免學生在落地的時候不穩摔倒發生意外情況。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保護選擇合理的位置,該位置的選取既要保證學生能夠正常學習,又要能夠在學生發生意外的時候第一時間能實施保護。
3.2 保護時機準確
在進行體操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保護和幫助工作,不僅要求教師要能夠選位正確,同時又要能夠再恰當時機進行保護和幫助。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每節課的教學要有深入細致的分析,知道本節課哪些地方學生可能會出現問題,哪些地方不會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在需要保護的的情況下進行針對性的保護,以起到保護的效果和目的。如果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需要教師保護和幫助的情況下,教師中途阻礙學生完成動作,學生就不能夠很好的體會動作,不能夠感受怎么樣做才能夠很好的完成動作,身體沒有一個很好的體驗,學習的效果很容易出現偏差,而且在需要保護的時候教師反而沒有保護,這時候學生就會產生恐懼的心理,生怕不能完成動作而不敢做動作,造成不能夠很好的進行動作的學習,這樣也會出現較嚴重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注意保護和幫助的殺時機,對學生進行適時保護。
3.3 控制助力大小
教師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站位,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保護和幫助,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保護和幫助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和幫助的力量大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助力的時候,也就是在完成難以完成某個動作的時候幫助其完成的時候,幫助的力量不能過大,大的力量會給學生造成另外的傷害,就向在后滾翻過程中,學生翻不起來的時候,教師用的力量大了會把學生推出墊子而發生意外,如果力量小的話,學生依然不能夠完成動作,致使動作失敗,而且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的時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在學習動作的初期教師幫助學生助力的大小和學生最后學會動作的時候教師助力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同時教師要對不同的學生給與區別的對待,有的學生需要較大的助力,有的學生需要較小的助力,甚至不需要助力,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
體操正在不斷的發展,新的體操動作以及體操動作中的新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這就要就教師對體育動作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探索,同時對于保護和幫助的手段進行不斷的更新和提高,保證體操課教學質量,消除學生的恐懼,提高學生對體操課的感興趣水平。
參考文獻
[1] 郭君.體操教學課程中保護與幫助重要性的調查研究[J].體育時空,2016(15):125.
[2] 馬彥萍.淺談體操教學中的保護與幫助[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7(4):111-112.
[3] 田玉萍.淺析體操教學中保護與幫助的重要性[J].青年時代,2016(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