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穎
職業教育已經走過了由規模到內涵發展的20多年發展歷程,若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勢頭,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專業和專業群是關鍵。現代金融服務業作為一個極具活力和潛力的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經過產業集中和創新效應,現代金融服務業成為提高經濟競爭力的主要力量,發展高質量的金融產業群成為經濟增長的人才培養主渠道。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文件指出,要努力建設一批能夠引領改革、有中國特色、達到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重點專業群,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過程中,課程建設是其中的核心元素,身為高職學院的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的一線教師,我們要在“雙高計劃”背景下做些什么呢?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群包括金融、理財、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通過專業群的建設,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教育教學水平,逐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建與共享,進一步培育金融服務專業群人才的社會服務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一、設計“專業通用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遞進式專業課程體系
通過對地區差異、行業特色、職業崗位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調研,將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群的職業崗位確定為:銀行綜合柜員、金融客戶經理、證券公司前臺、保險公司營銷經理、互聯網金融理財經理、投資理財咨詢專員等,針對這些崗位設置專業課程群,整合課程內容,動態調整和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金融服務企業一線崗位緊密結合的“專業通用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拓展能力”三層遞進式專業課程體系。
(一)專業通用能力課程
專業通用能力課程主要培養金融服務專業群學生的職業通用能力,現代企業所需的金融人才要求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必須能夠解決工作中所遇到的有關金融、管理、經濟、保險、銀行、證券、信息、外語甚至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問題,所以專業通用能力課程包括《管理學基礎》、《會計基礎》、《計算機基礎》、《經濟學基礎》、《金融市場學》、《財經法規》等多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金融服務于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后續的專業核心能力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專業核心能力課程
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的核心專業知識主要有金融業務中所必備的金融投資、營銷策劃等。熟悉辦公軟件基本操作,能熟練使用電子表格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具備金融產品的市場營銷能力;和客戶對接的能力, 熟悉營銷、信貸、風控、財務報表的分析及風險管理的流程等。針對這樣的職業需求,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包括:《金融企業會計》、《財務管理》、《個人理財》、《投資銀行實務》、《商業銀行柜臺綜合業務》等,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核心能力與素養。
(三)專業拓展能力課程
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的學生還應具備良好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如:現代金融服務及管理中的協調溝通能力、分析應變能力等。設計《互聯網金融》、《金融產品營銷》、《審計信息化》等拓展課程以鞏固和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及職業技能。基于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增加微信銀行、手機銀行知識,以及P2P借貸、財富眾籌等前沿知識,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崗位提升能力以及跨崗位就業能力。
二、建立系統、共享、有效的信息化專業群教學資源庫
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先進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以智慧職教課程建設平臺為引領,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為手段,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為核心,崗位實習實訓資源庫、職業技能資格考試培訓資源庫等建設為輔,系統、完整、共享、有效地建立優質的金融服務業高職信息化教學資源庫。
系統。根據專業教學標準和崗位標準,建設信息化資源庫系統包括金融相關專業課程、實習實訓、題庫、案例等在內的各模塊教學資源庫,正確處理大系統與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協調各個子模塊之間的結構關系、層次關系、進度關系,使信息化教學資源系統能被高效利用。
完整。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橫向包括專業群基礎課程、共享平臺課程、專業方向核心課程、拓展課程,其中包括20多門專業課程及相應的實習實訓、5個專業7個職業資格證(銀行從業資格、證券從業資格、保險從業資格、助理會計師、助理經濟師、助理理財規劃師)考試培訓,縱向包括各種講義、課件、題庫、視頻、學習空間等,是一個集教學資源、課程建設、交流互動于一體的完整體系。
共享。建立專業群數字化學習空間、建設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共享課程和視頻開放課程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實現信息化教學資源在專業群內的廣泛共享。
有效。充分考慮教學資源的實用性、適應性和長效性,強化信息化教學資源應用,建立健全一線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的激勵機制,提高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中的人員素質,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和服務管理,做到可持續發展。
三、信息革命,打造O2O的教材體系與新型課堂
以“育訓結合、德技并修、創新創業”為理念,以1+X證書制度改革為契機,以高水平建設現代金融服務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為目標,以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以互聯網為載體,以服務一帶一路、教育和培訓為落腳點,校企合作共建企業員工和在校學生使用的“互聯網+”新型立體化、育訓融合O2O教材。
(一)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融入職業工匠理想與道德教育
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實現育人細無聲的目標。專業群教師充分挖掘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內容,用國際、國內、省內及身邊正在發生的典型事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課程融入雷鋒式職業人、職業工匠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教育,采用視頻、圖片、動畫等方式進行教學,結合課程知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職業素養、健康教育、規矩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引導。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實現價值引領,把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融入每門專業課程之中,確保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二)開啟5G網絡+VR云化教育新篇章,實現開放式MOOC互動教學
利用信息技術實行課堂革命,借助VR技術輔助教育的知識傳授,建設VR智慧教室,提高知識的傳遞和獲取效率,提升認知和理解的效果。5G時代的VR教室將以云VR+便攜終端為基礎,實現工作場景與教學場景的合二為一:一是創造出許多以往難以實現的場景教學,比如本專業群中相關課程內容(如銀行柜臺業務等)場景的模擬演習;二是模擬仿真一些高成本、高風險的教學實踐與培訓案例,比如跨國金融投資分析這些明顯具有天然VR屬性的課程內容等,依托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迎接5G網絡時代的到來。依托中國MOOC、愛課程網、智慧職教上的相關教學資源,探索金融服務專業群部分課程(如:跨境投資理財實務、互聯網金融等)的雙語教學模式。建立新型人工智能課堂,利用大數據抓取學習者課前課后學習數據,進行有針對性的學情分析及個性化教學方案設計,以無限鏈接、不斷補充的方式將學習知識點中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架構成立體結構,從而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習者,提升教與學的自由度、靈活性、創造性和個性化。(作者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雙高計劃引領下高職現代金融服務專業群建設路徑研究》(課題編號:XJK19CZY078)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