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國家審計應在國家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國家審計的核心是實現國家良好治理,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和科學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從國家審計的發展實踐來看,經濟責任審計是伴隨著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干部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監督制度的一部分,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圍繞國家治理機制的運行,當前應從多個方面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一、經濟責任審計是國家治理的組成部分
經濟責任審計是審計機關通過對黨政領導干部、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地區、部門、單位財政財務收支以及相關經濟活動的審計,以監督、評價和鑒證其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行為。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一種內生的國家政治制度安排,是國家審計機關依法運用權力監督制約權力的重要方式,隨著民主政治的發展和進步,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世界各國國家審計發展情況來看,實現良好的治理是每一個國家發展的客觀需要??v觀世界各國國家審計的產生和發展,無論國家的治理模式和最高審計機關的隸屬關系如何,國家審計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在國家權力體系中發揮權力制約和監督作用,促進規范權力的配置和運行,為國家治理進行科學決策提供及時、客觀、可靠的信息,積極有效地推動實現國家的良好治理。
二、經濟責任審計在國家治理系統中的主要作用
無論從國家治理的角度,還是從國家審計的角度,經濟責任審計都是我國國家審計參與國家治理的最佳切入點。實施好經濟責任審計,對改善我國國家治理能夠起到獨特作用:
(一)在國家權力體系中發揮權力制約和監督作用,促進規范權力的配置和運行,有效懲治和預防腐敗。有效的國家治理,必須要做到以權制權,規范權力的運行方式。國家審計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力,通過有效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政府機構和相關領導的權力進行有效監督和約束,能夠把政府和官員的權力約束在人民的授權范圍之內,并將政府和官員履行受托責任的程度和水平公開披露,接受人民的監督,促進權力與責任匹配,確保權力在監督下公開運行,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力濫用,實現以權治權,積極推進國家治理進程。
(二)是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要素。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是否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是否嚴格執行國家方針政策進行監督評價,能夠促進領導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行經濟責任,推動了領導干部遵紀守法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的提高。尤其是2010年兩辦出臺了《規定》進一步明確,要以促使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為重點,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標志著對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情況的審計監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既有利于將權力的行使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也有利于公正客觀地評價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國家審計在完善國家治理中的作用。
(三)是加強干部管理監督和建立健全問責機制,有效促進執政能力建設。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建立,把組織監督、紀檢監督和審計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既是對干部管理監督制度的完善,也為落實“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要追究”的監督和問責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對領導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存在失職行為、是否應當承擔責任以及責任的大小,做出明確的評判和評價,從而有效促進權力與責任相匹配,切實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積極推動完善國家治理。
三、切實完善經濟責任審計,不斷推進國家良治
作為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項審計工作,經濟責任審計這些年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總的看還是處于探索、研究階段,還遠未達到成熟并全面推廣的階段,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也面臨著最好的發展時機。我們必須立足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現狀,潛心研究、把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大膽實踐,不斷創新,當好經濟秩序的維護者、經濟決策的參謀者、經濟運行的監控者、政治文明的促進者。
(一)改進思維方式,堅持用科學審計理念指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責和任務,努力培養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切實轉變單一的查賬、單一的關注財政財務收支的審計方式和思維習慣,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更寬領域發揮經濟責任審計的作用。要按照審計法關于審計要“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要求,堅持界定責任與推動發展并重、查處問題與促進改革并重、過程跟蹤與事后監督并重,更加積極主動和有效地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積極推動國家治理進程。
(二)盡快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準則體系
經濟責任審計雖有著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但在由國家審計機關具體來實施時,往往受到審計人員固有的審計經驗、方法的影響,難以做到與審計目的完全契合。當前,我國經濟責任審計還缺乏專業的審計隊伍,導致在執行經濟責任審計時,審計人員的特長、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范圍,審計的隨意性比較明顯,難以保證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從而蘊藏著較高的審計風險。特定審計行為需要有特定審計準則來規范,因此,應結合經濟責任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功能,盡快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準則體系,以此來指導經濟責任審計實務、保障審計質量,以切實控制審計風險,這是保證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健康發展的一個前提。
(三)建立起完整的經濟責任審計方法體系
經濟責任審計與傳統審計相比,有著獨特的審計路徑,即其審計路徑是由人及事,而不是由事及人。如何在審計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合理確定審計內容和重點、科學評價等方面都有著傳統審計方法所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建立起完整的審計方法體系是提高經濟責任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的關鍵問題。
(四)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問責力度
前已述及,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就是評價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委托人采取相應行動的依據。簡而言之,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是為了評價和解除被審計人的公共受托責任,因此,對于審計中發現的應由被審計人承擔的責任,必須予以追究,這是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的應有之義。但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經濟責任審計在問責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表現在問責實施過程不公開、問責主體資格不明確、問責協調機制不完善等方面。應當認識到,以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為依據,加大問責力度是保持經濟責任審計生命力、從而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五)抓好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審計能力
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審計人員的政策理論水平、綜合分析能力和知識結構都提出了很大挑戰,提高經濟責任審計隊伍的綜合素質,任務非常艱巨和緊迫。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審計機關要緊密圍繞兩辦規定的宣傳和貫徹落實,以提高審計人員依法審計能力和審計工作水平為核心,不斷提升經濟責任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積極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著力提高審計人員的思想、政治、理論和業務素質,努力打造一支能夠適應國家治理要求的經濟責任審計隊伍。
隨著經濟責任審計在審計部門中的地位逐漸趨于主導,要求其審計評價的內容不斷完善,文章對經濟責任審計的的作用及完善良措施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從根本上使得經濟責任審計能更好的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作者單位: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營口市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