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杰
培養綜合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這就意味著在該種趨勢下經濟將會轉型,那么職業結構將會有重大的變革。即市場經濟的空前發展將會調動整個職業結構發展趨勢。現階段社會職業結構已經在逐步的調整。而或多或少的調整趨勢將會影響高等職業教育活動。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實時進行教學策略的調整,創新改革符合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下的職業結構調整趨勢下的教學對策,不斷培養綜合性應用職業人才。本文就職業結構調整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對策分析,結合實際的背景環境做出相對應的教學策略,為全面應合現時代經濟發展趨勢。而做出多種有效改革措施。
一、引言
國家早在20世紀初期就已經初步完善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理念。即國務院相關職業教育材料就已經明確號召各大高等職業院校要以學生的就業為整個教學的指導方向,構建和實好整體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需求要充分滿足社會經濟建設需求,達到最大化實現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戰略。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要想達到國家標準下的教育水平階段,就要結合職業結構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需求,針對性以及實時進行高等教育改革和完善工作。
二、專業設置以市場為導向,逐漸走向國際化
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之一。因為現階段社會的職業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應用性、技能性、操作性。這樣才能在更多的生產、服務、管理等前線企業中最大化發揮出職業人的作用。因此高職教育明確好培養目標后就要不斷培養相應的職業人才,讓學生提升綜合應用型、技能操作滿分等能力。要想達到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就要調整相應的專業設置。即高職院校要結合整個國際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實時觀察市場主要需求的職業人才類型。在專業設置中不斷添加可能成為下一階段社會熱切需求的專業。例如某高校結合市場行業需求調查發現護理職業社會需求量較大。所以在專業設置上添加了護理專業,添加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讓該學校的招生效果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作為國家內部教育事業的高職教育,已經逐漸走向國際化市場與經濟命脈相聯系,高職教育內部的職業結構應該有一個適度調整的調整階段。當然高職教育不能一昧遷就市場,不能頻繁地根據市場需求更換調整專業設置。
三、創新教學模式,持續建設課程體系
社會普遍將高職學生素質降低一個層面,不過分要求其高職學生素養。但是脫離校園的高職學生就會受到競爭激烈的市場機制打壓。企業單位只會注重職員的任務完成度,而不會認定素質較為底下是任務完成率較低的借口。因此高職教育要重視國學素養課程。培養提升學生們綜合素質。設置相應的人文素養課程以及知能拓展課程,讓每一個專業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強大的國學課程教育理念。同時將相關的國學課程設置到各個專業的課程教學活動中,促進課程體系的建設。全面發展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最好提升其職業本身帶來的經濟效益的最好方式。
四、扶持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發展
高職教育多元化發展的具體趨勢可以分為橫向發展以及縱向發展兩個方面。但是這兩個方面都要結合經濟多元化以及技術多元化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發展路徑的多元化即表現為橫向發展。教育的發展路徑可包括其公辦高職院校教育、民辦高職院校教育以及社會培養機構教育等多類型。雖然我國公辦以及民辦高校也設置了相應的高職教育,但是其教育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政府對于培訓機構的扶持力度較低,沒有初步規劃完善高等職業教育,又或者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相關法律不規范。縱向發展一般是指高職院校的生源流入類別的多樣化。而生源代表著整個高職院校的發展,但是高職院校的生源還是嚴重缺失。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不僅是因為當前應屆考生逐步減少,還是需要和其他的教育機構進行競爭招生。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大高校可以實時制定各種鞏固生源的培養計劃和目標,;例如可以通過開展加入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預崗實習等活動建立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五、提升高等職業教育地位,逐漸與專業學位教育等值
社會上普遍認知的高等職業教育為專科層次,其學位肯定是低于專業學位教育的。其培養出來的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與之相對應的專業學位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則更多的是白領層次。人們已經認定專科層次的藍領與白領不處于同一個職業層面,這就意味著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之間具有嚴重的不等性,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理念。人們忽視了其就業率以及工資漲幅程度,高職畢業生其就業率以及工資漲幅程度其實很好。當然部分用人單位還是會區別對待高職學生。各類教育其實本身是具有公平性的,社會各階級人士應該持平等的態度看待高職學生。只有在國家社會以及人民群眾對待教育的公平理念下,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地位才能真正的與專業學位教育具有相同的價值。但是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不大,良好的高等職業教育需要重大改革。這個改革階段不僅需要支持力,還需要各大高等職業院校的積極配合,創新設置滿足社會職業需求的專業。同時還要根據職業結構進行相對應調整適用其合理的教學模式,讓高等職業院校在綜合性人才的供給與需求點上達到平衡,最終完成其改革階段,最大化推動整體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需求。
六、結語
本文就基于職業結構調整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對策深度分析,結合提出的多種教育理念和策略,如專業設置以市場為導向,逐漸走向國際化、創新教學模式,持續建設課程體系、扶持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發展、提升高等職業教育地位,逐漸與專業學位教育等值等方面,不斷創新完善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機制。(作者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