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 楊洋
摘要:受地域影響,不同地域之間文化具有差異性,音樂文化的發展同樣具有此種特點。就東北地區來講,東北地區作為我國國防安全防護的重點地區,其音樂文化的發展與歷史文化具有相關性,對此文章就東北地區音樂文化發展進行分析,以對東北地區的音樂特色進行闡述。
關鍵詞:東北地區;音樂文化;發展史
一、東北地區的音樂表現形式
(一)古代時期東北音樂文化
古代時期東北音樂的發展尚屬于地方音樂文化形成階段,此階段尚無具有代表性的音樂文化。這一時期,東北地區的發展伴隨社會政治的影響不斷動蕩,在社會形勢不斷的交替中,東北音樂文化逐漸形成,在社會的發展中,沖突與戰爭是恒定主題,于是東北地區文化開始不斷融合,伴隨滿族的發展與強大,東北地區形勢趨于穩定,受民族文化的影響,東北音樂開始從小調逐漸向旋律進行優化,此時期的音樂文化在不斷的文化融合中具有較強的民歌特點。
(二)戰爭時期的東北音樂文化
東北戰爭時期的劃分主要是鴉片戰爭與抗日戰爭。在戰爭時期,東北乃至我國社會在不斷進行變革,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開始逐漸凸顯,在此背景下東北地區不斷進行政治思想創新,以應對社會危機、謀求發展,同時受抗日戰爭的影響,為凝聚國人精神與思想,東北地區音樂文化開始融入抗戰元素,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此類音樂文化傳遞著東北地區人民保家衛國的決心。
(三)解放時期東北區域音樂文化
解放時期為慶祝社會發展的穩定,眾多音樂家前往東北,結合當時東北時期的實際情況創作眾多革命音樂作品,此類音樂作品在東北地區音樂發展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東北地區民族音樂發展的基礎。東北地區音樂風格具有特色,且這一時期所創作的歌曲音樂風格更加廣泛,解放時期東北音樂的發展主要以戰士與人民群眾為受眾群體,是北方音樂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后東北音樂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二、東北地區音樂演出的背景以及特點
(一)東北地區音樂文化演出背景
東北音樂文化的演出主要以舞臺為主,在舞臺演出的發展之初,其組織是由民間力量發起,此類舞臺演出大都時間較短,但其表演意義重大。音樂文化具有較強的精神傳染力,通過音樂文化的表演,能夠振奮當時東北地區抗爭勝利的決心。
就東北地區的發展來講,戰爭的主要內容是對東北管理權的搶奪。東北地區地理位置較為獨特,因此在政治中是日本與蘇聯爭奪的主要地區,伴隨我國思想理念的不斷地豐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背景下革命思想逐步形成。東北解放區地域特殊,歷史復雜,管理起來十分有難度,在借鑒蘇聯的經驗基礎上,共產黨提出了文化改造、政治改造的總方針,通過文化形式的活動進行政治思想的宣揚,一方而可以穩定社會局勢,一方而可以營造和平民主自由的社會風氣,對于穩定新中國成立后的地區形勢有所幫助。
(二)東北地區音樂文化演出特點
革命性。就東北地區音樂文化發展來講,其主要特點是具備較強的革命精神。音樂文化的發展具有持續性,是對當時文化與社會現象的主觀反應,東北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長時間處于抗戰狀態,因此其音樂文化大都與民族精神與革命精神相關,此類精神能夠激發群眾愛國思想,能夠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從而對地區解放具有重要的文化內涵。
民眾性。作為音樂文化,其需要民眾的支持,且就音樂文化演出來講,大部分演出活動都是由民眾所組織參與的,演出內容同樣是融合民眾需求與精神需求,因此就東北地區音樂文化演出特點來講,民眾性是東北地區音樂文化的基礎特點。
政治性。結合東北地區的發展來講,在發展初期大部分音樂文化主要以抗戰、革命為主題,且音樂文化演出活動的舉辦都是在革命思潮的影響下所舉辦的,彰顯著較強的政治性色彩,另外受蘇聯革命歌曲的影響,部分歌曲是被翻譯過來的,其原曲形式得到了有效保留,其主要表現為大合唱的音樂文化形式。
藝術性。作為音樂文化,藝術性是音樂文化主要特點。藝術性音樂文化的產生能夠促進此類文化的傳播,在東北音樂文化傳唱至今的情況下,藝術性是其重要的音樂文化特點。從藝術性的角度來講,東北地區音樂文化演出形式具有多樣性,且文化內容較為風度,在此背景下,東北音樂文化氛圍逐漸濃厚。
三、結束語
東北地區作為我國東北部的重要地理區域,在歷史記載中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東北音樂文化較為開放,且具有革命性特點,此特點在1945-1949時期具有鮮明的體現。在1945-1949歷史階段中,東北尚處于解放中,此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地區精神文化建設具有密切關系,同時也為東北地區音樂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冕冕.淺談東北地區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發展[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S1):29-30.
課題:北滿解放區音樂文化研究(1945-1949),課題編號:2017B033。
作者簡介:陳默,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楊洋,長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