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
關鍵詞:舞蹈;動作;技藝性
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采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于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于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一、舞蹈動作的特性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高難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難度的技巧動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種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為目的、演員高超的技藝不以反映生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內容出發采選取相應的舞蹈動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員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發,那就會使舞蹈作品由于內容和形式的脫節,或是缺乏藝術的完整性,而陷于失敗,舞蹈演員的技藝本身也就淪入了雜技性的技巧表演,而喪失了舞蹈藝術的基本品格。
二、舞蹈動作的基本功訓練要求
舞蹈的動作都是經過美化、夸張、人為塑造條理化了的,是最有典型性的動作。一方面,舞蹈在一定程度上要遵循或利用人們生活中的自然動作及其法則;另一方面,還要在更大程度上加工、改變和美化自然動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這個道理。
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力和彈跳力等。它們是在肌肉收縮或張力增加時所產生的一種能力。
柔韌性——就人體關節活動幅度的大小而言。柔韌性好的人身段不僵不板,優雅美觀。
控制力與穩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緊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和保證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穩定性是指在表演中調整、控制、恢復人體平衡和穩定的能力。
協調性與靈活性——協調性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協調配合;靈活性是指能夠迅速改變身體或肢體某些環節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
但是初學舞蹈的人身體及生活中的習慣性動作,往往缺乏表演藝術所需要的“力量”“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 和“靈活性”,表現為松懈、呆板、僵硬、不協調,也就是缺乏一個舞蹈演員應具備的專門素質。因此,就必須通過系統的舞蹈基本功訓練,使他們克服自然形態的各種毛病,掌握正確的形態;訓練其肢體的柔韌度,形成其各部肌肉的緊張、松弛的控制能力和各關節的柔韌力量,培養其音樂感和伴隨音樂靈活、自如地運用手、眼、身、步各種動作的風格韻律。如:腿部肌肉力量差的人,舞姿就不美,感情也不能通過造型自由地表現出來。又如:一套剛健有力、節奏明快、豪放開朗、氣勢軒昂的舞蹈動作,不但需要力量,而且還需要“速度力量”、肌肉耐力、控制力和彈跳力。一個柔韌性差的舞蹈者,動作很難做到文靜、柔和;如果腿抬不高,腰下不去,動作一定會顯得笨拙僵硬。
三、舞蹈表演動作的情感表達
舞蹈是一種十分重視形式美的人體動態藝術;舞蹈動作是一種經過提煉、美化的表情性動作。那么,怎樣創造形式美,怎樣使處于自然狀態的人體動作美化成舞蹈動作呢?方法之一就是技藝化。就是將自然狀態的動作、姿態造型乃至運動方式,按照舞蹈藝術規律加以夸張、變形、節律化和技藝化,使它較之生活原貌更集中、更典型、更富美感。所謂技藝性,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為對高難動作的把握,如高難快速多變的跳、轉、翻和穩定的控制造型以及雙人舞中的高難度的托舉等;另一方面表現為對特定舞蹈風格特色、節律韻味的掌握、表現以及塑造人物鮮明性格的能力。例如女子獨舞《雀之靈》,楊麗萍以訓練有素的人體節律運動,惟妙惟肖的生動表演,表現了一只少女般的孔雀,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怡然心境。
舞蹈是綜合性藝術,表現舞蹈藝術形式的最佳途徑是舞者的情感表達。所以,舞蹈藝術性的表達關鍵是在表演過程中,針對不同舞蹈類型采取不同的情感表達形式來傳達不同的舞蹈情感。優秀的舞蹈表演者可以在表演中融入自身情感,進行動作與情感的完美融合。沒有情感的舞蹈動作就無法展示其所蘊含的象征意義,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舞蹈作為藝術形式想要用動作打動人心,就需要在表演中加入內心情感的表達。優秀的舞蹈作品能給人以心靈的沖擊,能產生共鳴。舞蹈表演中一些花哨高難度的連貫動作,或許會讓人當場拍手叫好,但是那只是一時的欣賞,真正能讓人贊不絕口,回味無窮的是舞蹈動作的感染力。
綜上所述,在舞蹈演員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無非是在著裝特色、語言掌握、肢體表現以及心靈把握等多個角度進行的自我展示。
參考文獻:
[1]王佳.淺談舞蹈演員如何把握人物情感[J].大眾文藝,2012(15):115.
[2]肖澄宇.論舞蹈演員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J].大眾文藝,2013(14):153.
作者簡介:初眾,佳木斯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