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更新,互動性的教學模式早已成為了音樂老師研究的課題之一。在鑒賞音樂的課堂中,音樂老師應使用有效新穎的教學方法,來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和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音樂的體驗中去,讓學生處在一個活潑輕松的學習狀態下,將知識技能融入審美活動的過程當中。要想進行互動教學的有效應用,就要做到動中有節、活而不亂、能放能收,能夠在發揮指導者作用的同時,也能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位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有效的開發,從中享受到音樂真正的樂趣。
關鍵詞:互動性;音樂鑒賞;高中;教學
同其他的教育不同之處就是音樂教育并不是一項注重理性的教學,它是一門有關感性教育方面的學科,針對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都起著很大的影響,它對學生能否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也起著很大的影響。在高中音樂教學的過渡階段中,也應與初中的基本知識做到承接的效果,進行對音樂海洋進一步的探索。本文從我國音樂教學實際出發,進行對互動音樂的鑒賞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探討如何高效地發揮出其重要的作用,來使課程更加多樣化,讓學生的鑒賞水平能夠有效地增強,并激發出學生對音樂的渴望與興趣。
一、對高中音樂的教學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對教學目標深入分析
在各高校展開音樂教學的同時,并不重視音樂對學生在藝術上的熏染和對精神世界上的影響,這都導致了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時不能沒有一個自主性。由于音樂課程并不涉及學生的升學考試,所以會給學生帶來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認為未來并不從事音樂行業的工作,所以就不需要去耗費精力學習音樂。其實這種思想是錯誤的,重視培養音樂教學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還能將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傳授給學生,來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能力。
(二)對教學現狀深入分析
在進行音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由于教師過高的重視基礎性的理論,而忽略了實踐性的真正意義。雖然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書本內的知識進行快速記憶,也能對符號去死記硬背,但是卻不能夠去熟練的應用它們,就會形成一種邊學邊忘的惡習。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會經常忽視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且無法激發出學生對學習音樂的欲望,就使音樂這門課程變得枯燥乏味起來,甚至會產生一種厭煩心理。大多數情況下,如果學生對同一首曲目沒有自身獨特的見解,且給出過于單調的答案,就是沒有很好的融入自身的情感。
(三)對教學模式深入分析
在音樂教學中,通常都是采用唱、聽、寫三者合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對學習音樂科目產生一種厭倦的心理。如果一直處在這種單調的教學方式之下,就無法調動高中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也不能夠產生一個理想的教學效果。在進行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對音樂的向往也是一種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如果一味地采用同其他科目相同模式的教學方式,會導致音樂教學變得過于理性化,變得只重視結果并享受不到音樂的過程,最終導致無法顯示出音樂所特有的獨特魅力{1}。
二、互動性音樂鑒賞的具體應用
在所有學科學習的過程當中,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學生能夠進行自主的學習,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從而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科目的自主性。為了確保課堂氛圍能夠在一種輕松的狀態下進行,應該適當改變教師老舊的教學模式,并采取一個積極的音樂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對音樂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愛好。在面對問題時,學生要做到自主參與到其中并主動提出疑惑,積極地與教師進行課堂互動,通過教師的逐步解答后來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教師也可以適當創造一些有關音樂類的小游戲,可以在活躍氛圍的同時,讓學生的大腦得到適當的放松,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音樂的教學模式上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改變,來增加師生間的互動{2}。教師應依據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和態度,對當今的音樂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的創新,來促使學生能夠一直處在一個進步的學習狀態下。如果采用合理的模式去教學,會加快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速度,教師在對教學方式調整時也應時刻注意提醒學生對基礎知識上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去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并根據學生在課上與課后的表現,來有針對性地去了解到每個學生學習的態度與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的音樂教學方面,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作為音樂老師也要對教學模式有著更高的要求并進行相應的創新與改變,要做到在教學中關注到每位學生,且確保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音樂的學習,并與學生產生一系列的教學互動,來確保學生獨特的性質。而作為一名高中生,應針對自身的審美能力去自主的培養,并有針對性地去提高,這樣才能理解到音樂中的內涵與真諦。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音樂知識,還應對學生展開認識音樂的教學,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丁雪.淺談互動性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117.
[2]王慧子.淺談互動性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的作用[J].才智,2016(35):99-.
作者簡介:馮艷(1988.8-),女,漢族,江蘇泗洪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江蘇省泗洪中學,研究方向為高中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