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一份愛的傾注。
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的責任感的“三平”精神,不僅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送來了一縷春風。它是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理想信念、生活態度、工作責任的精髓所在,也是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品質修養、情操風范、思想境界的內在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擁有著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得我們更需要用“三平”精神作指引,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新時代賦予了教師新的使命,與時俱進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我們應該是陽光的,充滿生氣的教師隊伍,在學生面前,我們是父母,是大姐姐,是朋友,我們是團結實干,年輕的集體,我們仍然一如既往地愛著自己的這份工作,為人師表,做學生的典范。
我是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這些年的教學中,我慢慢體會到,要上好一節課并不難,難的是要上好每一堂課,很多問題并不能僅僅靠一節兩節課就能解決的,是要靠平時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細節之處慢慢灌輸你對音樂的理解,把握住他們學習音樂的正確的方向,并且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讓孩子真正的喜歡你,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讓我有心得的小事,事情雖小,但也慢慢完善著我對音樂教育的理解。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曾經很困惑,在很多人的眼里,音體美,是副科,上不上無所謂;或者學生們因為喜愛上音樂課,太過興奮,削弱了自制力,課堂紀律很不好控制。面對這些問題,我從音樂課基本的常規要求入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規范;從最充滿童趣的發聲練習入手,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從精心帶領并激發學生編排律動開始,使男孩子們也非常樂意隨著音樂盡情舞蹈;一項項文藝活動經我們精心籌劃,安排,得以圓滿開展;學生們經過我們的引導能夠在臺上翩翩起舞,一展歌喉。我愿意把我對音樂的感受傳遞給我的學生們,我愿意給學生一節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學生們可以從我這里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我帶的是小學中、低段的音樂課,針對學生性格特點和學生的年級,在給三四年級的學生,每次開始上課時,我都會在黑板上貼五顆星星,作為獎勵給表現最好的孩子,這一招,總會特別奏效。五六年級的孩子,我會在每次上課時,和學生們討論一下音樂的奧秘,談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學生們特別喜歡上我的音樂課。我覺得這也是對我工作最大的鼓勵。
記得有一堂音樂課學習的內容是:認識七個唱名,我問孩子們,你們有沒有哪位同學已經認識了呢?孩子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望著我。其中一個膽子特別大的孩子對我說“老師,那不就是我們數學上學的1、2、3、4、5、6、7嘛!說實在,我剛接觸到音樂時,也何嘗不是將這七個音樂符號認成數學符號呢?我帶著學生用《唱山歌》的鋼琴簡譜認識了“do、re、mi、fa、sol、la、si”的七個唱名。學生第一次接觸鋼琴譜,我帶來了提前制作好的PPT,讓學生認識了鋼琴、小提琴、薩克斯等西洋樂器,還有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
教學是一個動態的工作,面對不同的時期、不同年齡的學生,不同要求的教材,教師都應該用不同的思維和方法進行教學,這就需要進行研究。與此同時,音樂教師還應該由工匠型、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專家型教師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潛心研究,著力提高自學能力、教改實驗能力和撰寫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的能力。
歌唱技能是音樂教師的首要技能,也可稱為第一技能。就一般情況而言,人們最先接觸音樂就是從聽唱歌和學唱歌開始的。所以在許多人的思想里音樂最簡單、最直接的概念就是唱歌。事實上,在大部分學生的心目中,音樂教師的歌唱水平幾乎就是教師的全部音樂水平。所以,音樂教師對歌唱技能的掌握如何,直接決定著他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鍵盤樂器是彈奏樂器中的最主要的樂器,也是音樂課堂教學最有利的教具。在基本樂理講授中,它起著發聲示范的作用;在聽音視唱和發聲練習中,它起著傳遞旋律的作用;在歌唱伴奏中,它起著烘托氣氛、把握節奏、速度和音準的作用。
要強化音樂教師的演唱能力,其中包含發聲方法的正確性,歌唱概念的建立,處理以及分析聲樂作品所使用的方法等。同時,音樂教師也必須具備良好的樂感,能夠掌握舞臺演出的基本技能等等。
我知道,我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藝術家,而是讓學生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熱愛音樂,進而創造音樂享受音樂,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音樂。
請讓我們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 精神,用愛寫師德!做一名教師,內心很充實,而做一名音樂教師,我更幸福!我驕傲,我快樂,我是音樂教師。
我希望成為那個跳動的音符,為我愛的學生所彈唱。你的眼神激勵了我膽怯的心,你的熱情照亮了我迷惘的心,你的微笑打開了我冷漠的心,你的青春占據了我整顆心,你又何嘗不是我跳動的另一顆心!每一個跳動的音符,都是對你跳動的愛;每一個跳動的音符,都是對你跳動的心!學生,是我生命里流動的血液!教育,是我生命里永遠的牽掛!
作者簡介:盧晶,北京市朝陽區景山學校朝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