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樣的,物質生活富足了,也就伴隨著精神生活的充實。文化館作為一個交流傳播文化的場所,承載了很多人的期望,很多人來到文化館,希望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比如舞蹈、繪畫、書法等等。對于社會音樂來說,與我們從小在學校上的音樂課不同,社會音樂針對的是所有在社會上的人群都可以接觸和進行學習的音樂。那么在文化館這個地方,社會音樂是怎么進行傳遞和交流的呢?又是如何開展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呢?接下來,我將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精神文明
一、引言
在文化館進行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是一個積極的選擇,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文化館這個場合,主要是面對社會群眾來展開的教育工作,也就是說,文化館的教育工作的展開要跟社會大眾精神文明的需求緊密相關,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要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通過多種形式來積極地展開各項活動,以此來促進人民群眾學習文化,在學習文化中交流文化,傳播文化。在社會音樂這個方面,文化館還需要做更多的改進,因為就目前普遍情況來說的話,大眾對音樂方面的需求還沒有很強烈。社會音樂的教育工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二、社會音樂教育的現狀
在當代社會,社會音樂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對于音樂這一個科目來說,與同樣是藝術類的書法、美術不同,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高度是可以通過一個方式來證明的,那就是——考級。幾乎所有的音樂生都至少會并且掌握一門樂器,有甚者兩到三門樣樣精通,這也大概率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而是老師強制性要求的,也可能是家長的期望。因為考級的出現,現代學生學習音樂都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條充滿功利心的道路,仿佛只是為了考級而去學這門樂器,不是出于熱愛,不是出于欣賞音樂這門藝術,只是因為那句長輩與老師最常提起的話:“技多不壓身”。這句話磨滅了多少孩子對藝術的追求,也磨滅了多少音樂教師對藝術的追求。在許多高中,一個音樂班的專任音樂教師,課后輔導的價格甚至比正常上課的工資高得多,長此以往,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只是如何考過更高的級數,并不是藝術。
三、社會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會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分別是教師的問題和教育機制的問題。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教師們的綜合素質發(fā)展不平衡,社會音樂與在學校學習的音樂不同,學習的音樂知識要考慮到對受眾面的影響,可能接觸到不同社會層次的人群: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等。社會音樂主要以社區(qū)的形式展開,所以社區(qū)里的各個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前來學習,這就說明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不少,如果教師的資質不夠,或者專業(yè)能力不夠,就很可能滿足對社區(qū)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當下教育機制的不完善,對社會音樂的教育不夠重視,開展的工作也不夠嚴謹,大多只是形式主義走個過場,教育機制的落后也嚴重阻礙了教育工作的展開。
四、文化館的意義和內容
文化館是一個給社會群體提供娛樂活動,并使得社會群體在其中可以學習、欣賞文化的場所。在有些地區(qū),文化館其實也被稱作為文化中心,在有些風俗習慣差異大的地區(qū),可能一個地方會出現幾個文化館。文化館不僅可以開展娛樂活動,還可以展開講座,講解一個地區(qū)的風俗和民族文化,外來人士來到這個地區(qū)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文化館了解到這個城市的風情;文化館還可以作為一種公共場所,開展一些精彩的講座,吸引社會群眾前來觀看學習,也可以以辯論賽的形式來促進社區(qū)內群眾的文化交流和碰撞,這樣不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中年人都可以得到文化藝術的熏陶。文化館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保存一個地區(qū)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在我國文化遺產分布比較多的地區(qū),都一定會存在對相關文化遺產的保護區(qū),里面也會有完整的流程和人員,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文化館。
五、工作開展策略
首先,對于文化館的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人員來說,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來進行創(chuàng)新,先從文化遺產這部分入手,有效利用起社區(qū)內現存的資源,來對社區(qū)進行一個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同樣的,在現代科技手段飛速發(fā)展進步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先進手段來進行創(chuàng)新和再利用。那么作為政府管理部門,要對這些剛起步發(fā)展的社區(qū)提供相應的建設資金和技術,大力支持文化館開展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促進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和進步。最后,教育工作的展開離不開的就是教育方式和教育體制的問題,這方面也要得到相應的改善,社會各方一起努力,才能促進教育工作的進步。
六、結束語
當然,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不能落下,對于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展開,文化館是一個寶地,一定要好好利用起來,要在文化館開展相關設施的建設,以此來推進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進行,發(fā)展多種教育方式和形式,推進社會群眾的文化教育建設。
參考文獻:
[1]楊西米.文化館音樂工作的思考[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7(3):212.
[2]田耀農.音樂教育應實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學校音樂教育改革方向的設想[J].中國音樂學,2002(04):93-101.
[3]于亮.音樂的影響力[J].音樂天地,2012(09):61-62.
作者簡介:高珊,銅陵市郊區(qū)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