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國際經濟文化體系的日益聯系,世界越來越小,成為一個地球村。由于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的不同,英漢文化差異巨大。這種差異帶來了語言交流之間的障礙。而英漢語言之間的交流促進翻譯理論技巧的發展。
關鍵詞:語言與文化;文化差異;翻譯理論
作者簡介:趙雨晴(1996.10-),女,遼寧朝陽人,漢族,遼寧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9--01
一、語言與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可以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的產物,無論是語言符號還是社會,它都具有明顯的文化特征。語言文化注重文化屬性,語言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等。作為文化的語言內涵,賦予語言的各個方面。以下三個方面是典型的表達方式
1.嚴格的語言系統(包括發音,詞匯,語法等)
2.決定語言的內容和形式
3.影響人類的語言思維和表達形式
因此,語言的文化載體只對特定文化有意義。中英文國籍價值觀存在巨大差異,信仰,習俗,歷史背景,地理條件,社會制度,生活經歷等。這種差異不僅印記了各自的語言,而且為兩種語言的相互翻譯帶來了許多困難。
二、漢英文化差異
因為語言是文化和社會的產物,我們應該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來理解它。中國文化強調“價值論”,而英語則崇尚“個人價值至上”。除了價值觀差異外,中英文化差異還有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氣候條件和習俗等。
1.地域文化差異
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皮膚的氣候特征往往給予不同的地域文化。英國是島嶼,位于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因此其語言反映了地理特征。例如: 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雖然中國位于亞洲大陸,但中國人說“揮金如土”。
2.習俗文化差異
風俗習慣引起的漢英文化差異在動物詞匯上是顯而易見的。英國文化是典型的“馬文化”,如talk horse, get on one s high horse, horse and horse等。但是,中國人是“牛文化”。
3.語言差異
漢語和英語屬于不同的語言家庭,因此中國人和講英語的人有不同的說話方式或表達習慣。有很多中英文化詞匯無法等同翻譯。例如:紅衛兵。它只存在于中國文化中,并不存在于美國或其他英國國家。在美國,“嬉皮士”是1960年代美國的特有詞匯。
三、翻譯理論發展
1.紐馬克翻譯理論
在紐馬克看來,翻譯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和品位的科學。因此,許多方面在翻譯的制作中起作用,因此,在評估翻譯時也應考慮許多方面。在他的書中,紐馬克概述了五個主題:
1)簡要分析源語文本強調其內涵及其功能方面;
2)譯者對源語文本解讀,翻譯方法和受眾群;
3)翻譯與原文的選擇性但有代表性的詳細比較;
4)翻譯的評價
5)目標語言文化規則下的翻譯評價
2.Shiyab理論
Shiyab稱:“語言學家,翻譯理論家和翻譯從業者之間關于翻譯的原則,規則和方法的共識很少”。為了對各種觀點進行分類,他將翻譯的定義分為基于意義的(歸化)定義和基于符號的(異化)定義。如Shiyab所解釋的,基于意義的定義使用意義作為解釋的基礎,并專注于將原始文本的含義傳達到翻譯文本中。在基于符號學的定義中,重點是研究符號,符號,代碼等,并且“人類通信的所有方面都被分析為信號系統”。
3.歸化與異化。
1987年,劉英凱發表題為“歸化:翻譯中的錯誤軌跡”的學術論文,引發了第一輪關于歸化與異化的爭論。1995年,南京大學衛輝讀書周刊和外國語學院組織了對讀者的調查,回應了不同版本的法國小說“血色與黑”,引發了許多翻譯問題的爭論,包括歸化和異化。
歸化是使文本與被翻譯的語言文化緊密相符的策略,譯者要從讀者的角度出發,一切以服務讀者為最高原則,遵從讀者的語言習慣,對源語進行再創翻譯。例如:
Love me, love my dog. ? ?愛屋及烏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dy.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異化是保留源文本信息的策略,譯者要保留原作者的語言風格特點,要讀者向作者靠攏。例如:Ballet 芭蕾舞;Cigar 雪茄
因此翻譯時,一方面我們要忠實地保留原作中具有強烈異國情調的原始風格和觀念,因此異化翻譯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我們要把表現力,優雅和目標文化,宗教,政治等納入考慮范圍,從而也必然要采用歸化翻譯。
四、結論
翻譯作為一種轉換語言和文化的手段,作為跨文化的橋梁和手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為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翻譯不僅是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也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在翻譯過程中,我們翻譯的目標語言應該接近讀者,但同時翻譯應該是忠實的原來的工作。采用異化方法時,不應忽略流暢性和優雅性;而采用歸化方法時,不應排除外來風格。因此,創建一個好的翻譯版本的最佳方法是從兩個策略中的一個中汲取優勢來抵消另一個的弱點,注意互補和辯證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譯林出版社.2000.
[2]許均.翻譯概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3]張美 王榮媛.論歸化異化翻譯策略選擇的影響因素[J].英語廣場.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