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堅持下來的,朱德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毛澤東、朱德都是極富歷史自覺的領導者。什么叫歷史自覺?就是歷史主動性,和在重大轉折關頭的歷史擔當。具有這樣素質的領導者,不是簡單的順應歷史,而是主動的創造歷史。
在南昌起義隊伍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朱德力挽狂瀾,保留了南昌起義的最后火種。正是這點最后的火種與井岡山上的毛澤東一起開啟了燎原態勢。朱德在決定歷史命運的關頭以勇于擔當的行動詮釋了對黨和革命的忠誠,這就是所說的歷史自覺。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斗爭的團體、戰斗的團體。
我在《苦難輝煌》一書中說道:“物質不滅。宇宙不滅。唯一能與蒼穹比闊的是精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和敢于勝利精神都指引著我們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在長征途中毛澤東就寫下了“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這樣充滿英雄氣概的詩篇,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懼艱險、一往無前、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斗爭勇氣。正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斷斗爭和戰斗,才恢復了中華民族尊嚴,震懾了各種分裂勢力。
2016年5月召開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講到了文化自信問題。我們今天的文化包含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對于中華文化的構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給中華民族注入了全新的激情、全新的尊嚴、全新的血性,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獨立自主、奮發圖強,這些因素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具備的。特別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0年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使新中國政府成為1840年以來包括大清王朝、北洋軍閥、民國政府在內歷屆中國政府中,捍衛民族國家利益最勇敢、最堅決、最能英勇奮斗、最能奪取勝利的政權。
一個國家在生存、獨立、經濟財富這3個基礎上,才加入第4種國家利益,那就是集體自尊。集體自尊是最大的凝聚力。一個國家沒有集體自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勝利,為全體中國人帶來的最大成果就是集體自尊。就如毛澤東所說: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做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允許帝國主義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這就特別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從來不是一個妥協的團體、一個“老好人”團體,而從來是一個斗爭的團體、戰斗的團體、奪取勝利的團體,這才是這個黨力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