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貴州省是典型的丘陵山區,丘陵山區農機化是我國農機化的最大短板所在。貴州省的丘陵山區及喀斯特地形地貌特點決定了在農業生產各領域使用農業機械的難度大于周邊省份,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長期末位水平已經成為制約貴州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瓶頸因素之一。
從農機裝備的作業能力來看,大型機具與小型作業機具并存,小型機具占主要市場;從農機化社會服務能力來看,規模化專業化作業與家庭作業并存,家庭作業為主要作業模式。隨著貴州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廣大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逐年減少并不可逆,導致農村用工難、用工貴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以機械化代替傳統人工作業,以智能化進一步減輕作業勞動強度和復雜程度,實現以機換人,是未來貴州乃至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農業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對于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近年來,農村勞動力不斷向二三產業轉移,大量農村勞動力不斷外出務工,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尤其在農忙時節,急需用農機換人,從而解決勞動力的結構性、季節性和區域性不足的矛盾。其中,以辣椒、烤煙為代表的費工費時、生產周期長和以茶葉為代表的收獲周期短的經濟作物,機械化、智能化的需求尤為迫切,是否充分機械化已經成為決定貴州經濟特色作物是否具有市場優勢的主要因素。
丘陵地區農機化是世界性難題,但如果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不能取得重大進展,那么我國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歷史使命就會推遲完成,進而影響農業農村現代化如期實現。為推動貴州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較快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議如下:
立足貴州丘陵山區特點,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滿足廣大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機械化生產的需要為目標,以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田建設與機械化需求相適應為路徑,促進貴州農業機械化及智能化工作。
以貴州重點特色經濟作物和經果林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為研發目標,以解決無機可用、無好機用、農機農藝不配套的現實需求,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相結合,引進改造和原創設計相結合,加大研發與創新力度,加快推動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500畝以上壩區和重點特色作物連片種植區,加大播種、采收等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攻關與示范推廣,加快農機農藝融合,推進農作物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著力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大力支持綠色高效設施裝備和技術的示范推廣,支持引進適用、高性能、智能化、特色和多功能農機新裝備新技術,堅持大、中、小農機具并舉,堅持壩區、坡耕地分類推廣,促進農機農藝有效融合。
大力推進智慧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研發推廣應用養殖、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機械化智能化設備與系統。研發適合喀斯特山地的智能化農業機械裝備,建立農機資源共享云平臺。建設農業大數據平臺,實現農機設備數據、農業傳感數據、農業市場數據的匯聚與融合應用。
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發展新工科、新農科為目標,健全新型農業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農業機械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