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曾憲奎
《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的正式發布,標志著渝黔合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在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的背景下,重慶與貴州兩個西部省市的合作,有望對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產生明顯“1+1>2”的雙贏效果。
近年來,重慶和貴州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最近幾年,經濟增幅位居全國前列。例如,貴州在2017年和2018年名列全國各省市第一,其中2018年經濟增長率達到9.1%,高于全國平均值2.5個百分點。從具體發展行業看,重慶和貴州克服了自身區域優勢不及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基礎薄弱等劣勢,通過加大招商引資、積極布局高端產業的手段,逐步培育起了一系列優勢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格局。重慶培育了汽車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環保產業等在內的一系列支柱性產業和前沿性產業,整體經濟結構正不斷優化;貴州省也著力于發展高端產業,云計算、大數據等相關高端產業也走在全國前列。
然而,應該看到,包括重慶和貴州在內的西部各省市,經濟整體發展水平依然滯后于東部沿海,且西部各地區的經濟聯系依然較為薄弱。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一方面,只有將自身經濟融入到區域分工合作體系中,才能融通人才、資本及各項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弱勢,促進區域經濟活力提升,最終共同做大“蛋糕”并促進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西部各省區需要加強經濟合作,以便實現高端產業在西部地區的合理布局、協調發展,同時創造有利于產業鏈整體轉移的環境,以方便于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渝黔合作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機遇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合理的區域經濟布局,將有效促進區域內分工協作布局,推動經濟發展。最近十幾年來,重慶市基本著重于本區域內經濟發展潛力發揮,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尚待加強,同時需要積極通過加強與周邊經濟合作增強自身發展潛力;貴陽市作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力尚不夠。而渝黔合作為貴州和重慶區域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通過“極點、沿線、沿邊”的思路形成“點、線、面”合作新格局,將有效克服重慶和貴州當前區域經濟發展面臨的限制。
二是將有利于以大數據為主要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本區域的發展。大數據作為未來發展極具潛力的新興產業,是各國、各地區紛紛努力占領的產業制高點。當前貴州在大數據產業方面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要在大數據產業逐步成熟過程中,持續占據優勢,便需要不斷克服自身經濟落后、人才缺乏等弱勢。而通過加強渝黔合作,將能夠增強大數據產業發展后勁。
整體而言,當前的區域合作框架只是開始,后續的合作還有很大空間。首先,受限于當前經濟發展程度、基礎設施狀況等因素,渝黔合作的潛力將會隨著相關因素的完善而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渝黔之間以及各自內部各區域的經濟合作有望繼續加強。其次,在產業領域,貴州和重慶之間的合作分工領域肯定不能僅僅限于大數據等少數產業,而應逐步加強彼此經濟聯系,進而擴大與西部及周邊中部省份的經濟聯系,逐步建立起類似于長三角地區城市構架層次分明、分工明確、聯系緊密的區域經濟體系,最大化地發揮區域經濟合作的優勢。最后,渝黔合作定位于“西部跨省市合作樣板”,應該積極在制度建設、合作模式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以便為推進“一帶一路”相關合作、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以及實現高質量發展基礎上的適度高速度發展積累相關經驗,為其他西部省份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有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