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曲珍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中職院校的生源質量也在逐漸提升,但是由于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一直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不論是教學質量、學校班級管理,還是生源都不能很快轉變觀念。據調查顯示,在中職院校中,各個班級仍有大量的后進生,使得班級的管理難度增加。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中職班級中對后進生的管理,旨在為今后的班級管理提供參考,并期望能夠與同行進行探討,共同為中職教育行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中職班級;后進生;管理
1給予后進生充分的了解與尊重
后進生往往缺乏自信與獨立,學習動力不足,目標不清晰,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差,不自覺,性格孤僻,難以溝通等。那么,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通過調查、談話、家訪等方式我們發現,后進生的形成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開展之前,我們需要給予后進生充分的了解與尊重。尊重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了解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教師真正走進后進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在后進生管理過程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進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其管理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一般會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因此,我們要對后進生管理工作有清楚的認識,不能看到后進生“舊病復發”就不顧場合的批評教育甚至是大發雷霆,也不能一味地縱容對其錯誤視而不見。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循循善誘,使后進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主動改進,實現綜合素質提升。
2因材施教。激發后進生的學習主動性
對于后進生而言,常規的教育方法大多不太適用,而且過多的管理還容易造成后進生的叛逆心理,反而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開展。因此,緊跟時代,轉變教育管理方式尤為重要。現下,學生所處的環境紛繁復雜,中職院校也是一所開放性的院校,無法進行全封閉式管理,且處在中職階段的學生,雖仍處在身心發展期,但是已經有接近成人的思維方式,因此在管理上無法向管理小學生一樣整齊劃一,也不能完全將其按照成人的方式交流,因材施教的效果甚佳。針對不同的后進生,管理者可以首先與其交談,初步了解其性格特點,以往生活及學習狀態,然后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計劃,包括學習及思想教育等。其實后進生并不是真的不聰明,相反,有些后進生十分聰明,只是向大多數家長所認為的,沒有用在正確的地方,而這一部分學生只是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他們的興趣入手,著重挖掘他們的潛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及主動性,這樣不僅能夠促進班級成績提升,還能幫助他們融入班級,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3利用賞識教育轉化后進生
賞識教育,指的是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賞識學生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學生的行為。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更容易發現好學生的優點,會經常地給她們表揚與贊賞,而給后進生的大多只有批評,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人間的禮物”,后進生也不例外,他們也有自己的閃光點,也在等待他們的伯樂。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把目光從好學生轉向后進生,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鼓勵與贊賞,利用賞識教育來轉化后進生,促進后進生的成長與進步。
4幫助后進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將步入社會,開始他們第二段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因此,怎樣更好地適應社會,不僅是后進生所面臨大的問題,更是所有中職院校學生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不同的是,其他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自我管理,也許很早就已經對自己的職業有所規劃,而大多數的后進生則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幫助后進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大多數后進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平平,且沒有較大的理想與抱負,對于自己的未來很模糊,甚至認為自己不會有所作為,也不會對未來有期望。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是一門課程,還能夠幫助學生對自己進行深度剖析,進而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因此,在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對后進生進行一對一的引導,輔助其進行自我深度解讀,了解自己,并幫助其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仔細分析自身的優勢及不足,還可適當添加小目標讓其完成,這樣不僅能夠為其生活及學習注入正能量,還能引導其全面發展,逐漸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5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班級的后進生管理中,首先要給予他們充分的了解與尊重,然后要有耐心地進行管理及引導,合理運用賞識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以期全面提升中職班級的管理效率,促進后進生的全面發展及綜合素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