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芬
摘要:利用情境導入來進行生物課堂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這是一堂課程的非常良好的開端,同時,還是提高教學效率,使教學能夠很好完成的保障。把情境導入的方法設計好,不僅可以使讓學生們的求知欲得到提高,還可以讓學生們更加積極的對生物進行探索和思考。因此,在情境導入時要對目的更加的明確,通過情境導入讓學生更加具有啟發性,這樣對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更加有效。
關鍵詞:情境導入;生物課堂;有效性
1對知識加以鞏固
教師在每次開始傳授學生們新的知識的時候,要先把上節課教學生們的知識進行復習,讓學生們把學習過的知識掌握牢固,然后,再將本節課要講授的生物知識引出,這是一種溫故導入的情境導入模式,是一種非常好的,有助于提高學生們學習效率的方法。一本教材可以構成一個體系,每一節課的內容之間并不是毫無聯系的,都可以串聯起來,組裝成一個骨架,將新的知識與舊的知識進行連接,就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體會到生物各個知識點所包含的韻味。
例如:在人教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這本書中,《分子與細胞》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中的第三節——“細胞跨膜運輸的方式”;在這一節中,主要講的內容是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這是生物膜的功能。結構和功能在生物學中是相適應的,所以,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出前面學過的內容中包含的問題:在第二節的內容中,生物膜的結構是什么?然后再把第一節學過的內容向學生們進行導入,這樣,不僅讓學生們學習到了新的知識,還讓學生們對于之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了鞏固,把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縫隙填滿,增強了他們之前的銜接。
2通過圖片視頻進行導入
教師除了可以把學生學過的舊知識與新交給學生們的新知識進行導入之外,還可以通過向學生們展示多媒體中的圖片和視頻來讓學生們進行學習,引出要教授給學生們的知識。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只要把知識點教給學生們并且讓他們理解就好了,這樣足以應對考試,但是這樣做的話并不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生物,學習的效率也并不高。所以,在現代教學模式中,對于多媒體的應用較多,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向學生們展示出跟本節課程有關的圖片與視頻,讓知識點更加的具象化,能夠幫助學生們很好的理解出其中所包含的含義,讓學習氛圍變得輕松,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即使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知識點也會變的非常具有趣味性。
3情境導入注意事項
3.1時間合理
情境導入進行的時間不可以太長,一般來說,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以內是最好的,如果情境導入的時間太長的話,就會導致知識點學習的時間不夠,影響教學進度,如果情境導入的時間太短的話,就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無法真正的去激發學生們學習生物的興趣,這樣的話就無法達到實施情境導入原有的目的,就會讓其變得沒有意義。所以,對于時間的把握一定要精確,不可以太長或太短,不能為了情境導入而去導入。
3.2方式合理
“教”沒有固定的方法,同樣,“導”也沒有固定的方法,所以在進行情境導入時,要根據學生們的性格特點靈活的去變化導入的方式和方法。比如,一個老師非常擅長唱歌,在進行情境導入時可以將生物的知識點與唱歌結合起來,以達到讓學生們更好學習生物的效果,但是如果這個教師不太擅長唱歌,還是選擇了這個方式,那么就會像東施效顰一樣,引人笑話,還不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得不償失。
3.3認清主體
情境導入一定要是去符合學生們的想法和認知,教師要時刻記住,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體,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理解老師的意思,這樣才是一個完美的情境導入,就像在給學生們講解種群數量變化這節課程的時候,如果是用水葫蘆這個植物來導入課程,那么就會讓某些學生的理解相對困難,因為對于北方學生來說,可能有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見過水葫蘆,不能理解教師的意思,這樣的話,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4情境導入的地位
一個合格的情境導入,雖然是一節課的開始,但是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統領全課的作用,它雖然不是一節課的主要部分,但是它可以幫助學生們來理解這堂課的主要部分,情境導入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一個引導的作用,它是用來引導學生們去學習到一些課本里的知識的,可以讓學生們在知識點的掌握方面更加的牢固,可以提高整節課堂的有效性,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生物課堂之中的樂趣所在,讓學習氛圍變得更好。
4結語
總而言之,情境導入法對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非常有效,在為學生們進行生物課堂的情境導入時,要更加的多樣化,更加的富有趣味性,這樣才會讓學生們對于學習生物具有更高的興趣和積極性。一個優秀的教學情境一定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可以把情境當做擺設,一定要讓它發揮出自己應該發揮的作用,讓其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