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 冀
豬年春節,甚至整個早春二月,一部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吸引了國人的目光,不僅創造了90%的上座率,還創造了超過38億多元的票房。
在我們的一般認知中,科幻片的受眾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然而《流浪地球》的觀眾覆蓋了老中青群體,很多家庭扶老攜幼共赴影院,享受兩個多小時的科幻之旅,關于地球的現在和未來,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
一部國產科幻片為什么能如此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為什么能創造如此驕人的市場效益,產生令人激動的社會效益,一句話,它正好滿足了消費者對這種新的文化產品的高度認可和觀賞需求。只要產品好,再貴也愿買;只要產品好,就有新需求。在我們憂心如何拉動內需,憂心市場不好做之時,《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那就是新需求能帶來新商機。
新需求支持供給側改革還在路上。幾年前,當中央提出深化供給側改革時,不少人基于自身的考慮,對這一提法不以為然,甚至連概念都吃不透、理不清。隨著國內外經濟走勢的彎曲型發展,尤其是去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進出口壓力,國內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顯現,低端的、滯后的、落后的、過剩的產品已經或正在成為市場的累贅和包袱,消費者需要的、急需的高端、新型、簡便、適用的新產品卻難以滿足。供給創新不足,消費供需匹配不足,居民消費傾向有所下降,這就是我們要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初衷和意愿所在。因此,放眼2019年的經濟形勢,考量市場的整體走勢,供給側改革依然還在路上,是我們必須勇敢面對的問題,也是我們滿足市場新需求的方向指引。
新需求呼喚消費市場提檔加速。這些天,接觸了一些企業家,實地考察了一些商家,現在生意不好做,就是他們的一聲嘆息。深入調研,發現一個共性問題,只怨市場,不怨自己;保殘守缺,不闖不試;慣性思維,不看變化。不久前,國家商務部明確表示,2019年消費仍然領跑中國經濟。有關專家指出,要讓消費領跑經濟,企業和商家要不斷創新,提檔加速,對接市場新需求。我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其中4億左右中等收入群體,蘊藏著龐大多元的消費需求。除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他們對線上線下加快融合,分享經濟廣泛滲透,電子支付深化普及,5G(第五代通信系統)超高清顯示、人工智能等快點走進自己生活,充滿了想象美妙的種種新期待,同時,這也給擴大消費提供了新動能。新需求呼喚消費市場提檔加速,也給文化、旅游、教育、健康、養老、信息等領域提出了新課題。這些領域與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個性化、時尚化、品質化就是他們的新需求。步入百姓生活,還會發現,在鄉鎮,“新三件”正彰顯需求新變遷。所謂“新三件”,就是洗碗機、凈水器、掃地機器人,正成為人們的最愛。現在很多消費者家中都蓋起了小樓,建起了大房子,客廳也越來越大了,大家對高端冰箱,對55英寸、65英寸大彩電越來越喜歡。因此,國家商務部等多個部委出臺的新一輪“家電下鄉”舉措,正好應對了消費者的新需求。市場不斷變化,舊商機在衰退,新需求催生新商機,這就是我們的現在。
新需求激發市場創新熱情。面對消費者的新需求,傳統業態如何通過轉型升級謀求突破,帶動起更多新穎豐富的商機,是許多城市面臨的一個問題。家在西安、人在深圳的魯開遠說,過去春節回西安,天一黑,除了路燈,難見亮色。這兩年回西安過年,大不一樣,新春燈光處處閃亮,南來北往的游客接踵而至,景點美不勝收,整個城市活了,火了。作為古都,如何讓旅游資源得到有效釋放,讓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滿足中外游客的新需求,西安大膽創新,積極主導,企業參與,響亮提出“西安年,最中國”的新理念,連續兩個春節舉辦12大主題41項分會場251項活動,17個區域140余條路段同時點亮新春燈光,從社區巡游、民俗廟會、祈福燈會,到民俗文化大展演、新年交響音樂會、新春年貨展銷會,構成了西安獨有的文化旅游生態。今年春節假日,西安接待游客1652.39萬人次,同比增長30.16%,實現旅游收入144.78億元,同比增長40.35%。火爆的旅游市場帶動相關產業一路走高,到西安一票難買,住酒店一房難求,就連品一頓傳統小吃也要排隊……
滿足新需求,就要敢于創新;營造新商機,就要對接新需求。因為市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創新、創造和與之合拍的孜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