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強 趙顯柱

摘 要:教學實驗室是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結合管理工作經驗,筆者提出通過“三環節,六檢查”的全過程管理,規范建設教學實驗室,提高實驗室建設使用效率,服務教學,服務師生。
關鍵詞:教學實驗室 建設 過程 管理
高等教育的首要社會職能和根本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培養人才,培養國家建設需要的、有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的、具有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合格人才。教學實驗室是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擔負著專業理論實踐、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的重任。
對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建設經費相對緊張,因此,合理有效使用實驗室建設經費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筆者結合管理經驗提出,在教學實驗室建設中,抓住三個環節,做好六項檢查,實施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全過程監控(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切實發揮實驗室功能,確保建設起實效,保障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抓好實驗室建設論證環節
教學實驗室建設首重論證環節,主要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論證清楚了實驗室該不該建,應該怎么建,才能確保建設經費的合理有效使用。在論證環節中,應做好“實驗室與學科專業及課程的吻合度”“擬購設備與實驗項目的匹配度”兩項檢查。
(一)實驗室與學科專業及課程的吻合度檢查
教學實驗室的基礎功能是承擔實驗課程教學任務,因此在投資建設教學實驗室時,應根據各學科專業開設的實驗課程要求,研究其建設的必要性。實驗室建設項目在申報時,必須闡明服務的學科專業、承擔的實驗課程、開設的實驗項目及實驗學時。在論證時,對于學科專業和實驗課程,可以通過查閱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教學計劃進行檢查;對于實驗項目和實驗學時,可以通過查閱課程教學大綱進行檢查,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在論證過程中,校級實驗室管理人員還應考慮能否利用學校實驗室已有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完成擬開設的實驗課程及實驗項目,提高實驗室使用效率,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資源浪費。
(二)擬購設備與實驗項目的匹配度檢查
儀器設備是實驗室的核心,是實驗項目開設的物質基礎。在實驗室建設中,儀器設備的選型與購置是其核心工作。建設項目申報購置的儀器設備應與實驗項目具有高度相關性,應與實驗項目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要么依托該設備可以直接開設某個(或某些)實驗項目,要么設備為該實驗室建設的基礎服務設備。如計算機機房建設中,計算機為直接設備,服務器、交換機、投影儀等為間接設備,都不可或缺。與實驗項目關系不明確的申購設備,應要求申報單位進行詳細說明。申購理由不充分的儀器設備,應在論證階段予以堅決取消。
二、抓好實驗室建設實施環節
實驗室是否能長期安全穩定運行,建設實施環節是重點。建設項目一旦立項,就要嚴格實施,不得隨意更改項目方案,確保按計劃內容及進度完成建設目標。在建設實施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做好“實驗室硬件安裝”“實驗室實體運行”兩個檢查,把好建設驗收關,使投資早見效益,見真效益。
(一)實驗室硬件安裝檢查
實驗室硬件安裝檢查主要包括設備到貨驗收、設備安裝驗收兩項工作。到貨驗收主要檢查設備與采購合同是否相符。由于實驗室不同于學校一般教學行政用房,實驗儀器設備的安裝運行,需要相應的安全設施及配套安裝條件,因此,安裝驗收除檢查儀器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測試數據與標定數據一致外,還要檢查實驗室環境安全建設情況。對于生物化學、機械電子等專業實驗室,應根據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規定做好環境改造、安全設施配備。
(二)實驗室建設驗收檢查
考慮實驗課程開設需要教師預做實驗、學年多學期制等因素,實驗室建設驗收可安排在實驗室硬件安裝完成1年后進行。驗收檢查內容包括實驗室環境與安全、采購招投標、資金使用、檔案建設、教學運行等。教學運行情況的檢查主要依據項目申報立項的建設方案進行,主要檢查實驗課程開設、實驗項目開設等內容,具體檢查可通過查看實驗室使用記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學生實驗報告等進行。對于驗收不通過的項目,應責令限期整改,整改期內暫停申報實驗室建設項目。
三、抓好實驗室運行管理環節
建設驗收后,實驗室進行運行階段,開始承擔各項實踐教學任務。高校管理人員應定期開展“實驗室使用績效”“實驗室管理情況”兩項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實驗室管理和使用的問題,向實驗室負責人提出建議,幫助其管好實驗室,充分發揮實驗室的潛能。
(一)實驗室使用績效檢查
績效考核的目的是發現問題、促進改進。實驗室使用績效檢查是對實驗室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進行綜合評價,以定量評價為主,可以兩到三年進行一次。由于教學實驗室的特殊性質,其績效檢查的基本內容為實驗教學工作績效、設備使用績效、實驗室開放績效、教學改革支撐績效等。對于同一個實驗室,在其長期運行發展過程中,可根據儀器設備的增減、專業設置的調整、課程教學的變化等觀察其發展變化,進行縱向比較;對于不同的實驗室而言,可根據實驗室面積、實驗設備臺套數、實驗課程開設數、服務學生人次數等進行橫向比較。
使用績效檢查有利于評估實驗室實際運行效果。對于使用運行情況不佳的實驗室,查找分析原因。對于因儀器設備陳舊老化無法繼續開設實驗的,可考慮增補設備;對于因專業調整,實驗課程不再開設的,可優化統籌調度實驗室資源,避免儀器設備、實驗用房的閑置浪費;對于開放使用效果不佳的,應責令進行整改,如增加開放時間、增設開放項目等。
(二)實驗室管理情況檢查
管理規范是實驗室正常高效運行的前提。實驗室管理情況檢查以定性分析為主,一般每年1次。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室制度建設、儀器設備維修、實驗材料管理、實驗室安全等內容的檢查。對于實驗室管理制度健全、儀器設備維修及時、設備完好率高、實驗材料購置領用賬目清晰、實驗室安全管理有序的實驗室應予以表彰,對于管理不善的實驗室應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并在兩到三個月后,進行再次檢查。
四、結論
教學實驗室是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強實驗室建設的規范化管理,有利于節約資金、提高投資效益,有利于促進實驗室的高水平建設,有利于提高實驗室及儀器設備的利用率,最終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鍛煉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宋曉平.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模式的創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
[2]張大富等.高校教學實驗室績效評估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
[3]李春燕等.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研究[J].考試周刊,2013(9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