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玥林
摘 要:數字化學習是信息時代學習的重要方式。現如今,我們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一對一平板教學已逐步走入中小學課堂。一對一數字化學習是指課堂中的每個學習者都擁有一臺可交互的數字化學習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掌上電腦和智能手機等。在未來的15年內,相信一對一平板教學會普及到每一個大中城市的學生手中,平板教學也可能會逐漸成為教學應用的新形式,就像現在的PPT和觸屏電視一樣被老師和學生們廣泛使用。
關鍵詞:一對一 數字化 平板教學
一、一對一數字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對比
傳統課堂中,由老師提問,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其他學生似乎也會跟著在腦海里思考。但是是否每一個學生都在思考呢?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呢?如果不正確,他們又是怎樣產生的錯誤呢?合作學習環節,每一個孩子的分工和參與度,也是決定了他能否學好本節課的關鍵。顯然,這一切都不是老師能夠隨時了解和掌握的。
而在平板支持下的一對一課堂教學中,老師站在講臺上,不時地點擊電子白板講解知識點,學生每人面前擺著一臺平板電腦,頁面內容與教室前面的白板遙相呼應。學生時而觸摸屏幕查看文字顯示或是視頻資料,時而點擊按鈕寫下自己的答案或對相關內容截屏保存。師生互動,快樂寫在學生的臉上。課堂問題出示后,學生用平板電腦,先與同學探討解題思路和方法、再獨立完成題目提交答案;習題討論結束,隨堂練習開始,通過教師點擊電子白板上的功能按鍵,習題快速下發到學生的平板電腦上;完成后,學生通過網絡將習題上傳后臺系統,經過后臺系統的整理,教師可選擇性地將習題全部展示出來,再集中講解;最后學生點開習題系統,答對題目的可以選擇備用習題加深理解,答錯誤的同學則要改正剛才的題目,由系統進行批注。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個別學生回答,其他人跟風的弊端,可以實時做到全面參與。對于答案的準確性,通過后臺的統計功能,教師可以隨時將答案統計呈現出來,及時掌握每一個學生對知識準確度的掌握。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討論或者個別糾錯輔導。
傳統印象中師生相對、你問我答,嚴肅、緊張的課堂氣氛,完全沒有出現在這短短40分鐘的數學課上,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參與者無不興致盎然,課堂效果顯而易見。
在合作學習方面,相比傳統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還可以實現分組教學,這種分組,可以由授課教師課前設定,也可以根據之前學生表現不同實現分組,學生分組后領取不同任務,及時的信息反饋、海量的資源應用等優點能夠比較好地支持合作學習。借助平板豐富的功能,教師也能準確、方便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參與情況、任務分擔和完成作業的情況,并與學生一起對其進行評價,這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現了一些變化,又可以成為課堂作業的評價者,也讓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有了實際的依據,評價更加準確合理。
二、一對一數字化教學解決傳統教學的弊端
傳統課堂中,避免不了操作實踐的環節,每一個學生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存在哪些問題?此外,課堂演示中,傳統教學存在著的三個弊端即操作的可重復性、參與性和準確性,這往往也會消耗老師的許多精力和課堂上的寶貴時間。
(一)在“搭配中的學問”一課,這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根據三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意在讓學生通過借助擺學具、畫“搭配圖”等方式,逐步抽象出有序搭配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逐步由具體過渡到抽象。那么從開課的導入,就需要讓學生明確搭配的目的和方法準確簡潔的必要。而這些,如果依靠傳統教學手段,無論從學具的制作和演示,都是很麻煩的。而如果僅僅依靠PPT的展示,課堂效果又是極有限制性的。學生答,老師操作,會影響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參與的熱情;如果指名到黑板演示,那么只有個別的學生可以參與,其他孩子的參與情況依然不得而知;如果通過簡單的畫圖演示,那么呈現的只有思維的結果,而思考的過程和操作的過程,同樣不得而知。
在一對一平板教學中,依靠同期錄制的功能,學生不但可以展示自己個性的搭配想法,而且可以通過對比展示,顯示每個人不同的搭配思路。在令人興奮的、有趣的視頻播放中,又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觀察和思考,發現搭配的目的和方法的簡潔性、必要性。對出現問題的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而犯了錯的學生也非常樂于接受。
(二)小學階段,三角板、量角器的使用也是教學的重難點,打好這些基礎,是學生學習平面幾何的良好開端。也正因為如此重要,許多學生如果不能及時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會為以后的學習帶來很多障礙。不會使用量角器,學生無法從直觀上正確認識銳角、直角、平角,就會影響學習平面圖形。不會使用三角板,就不能正確認識平行和垂直,在平面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找畫平面圖形相應的底和高,那么面積教學又如何開展呢。老師都了解這其中的利害關鍵,但限于傳統教學的手段,教師只能演示幾次,演示的效果限于學生觀察的角度及專注度又不相同,每個學生的操作情況教師在巡視中又只能顧此失彼,何談提高課堂效率?
得益于平板電腦的一對一互動教學,首先,每個孩子都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平板直接觀看教師通過軟件操作演示使用方法、操作過程,通過軟件操作,也可以避免操作過程中由于學具等問題帶來的影響,提高學生觀察的專注度。其次,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平板電腦中的軟件操作使用器具進行操作,也可以實際動手操作,由于軟件的輔助功能,同樣可以避免學生操作的誤差。即使有困難的時候,學生也可以通過回放老師的視頻,及時掌握方法,突破難點。最后,通過屏幕錄制的功能,教師可以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共同反饋。
(三)進入高年級,學生要接觸許多立體圖形的知識,比如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授課要使學生樹立探索學習的思想、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含義,理解表面積和體積概念,掌握公式的推導過程計算法。依靠教師的傳統演示,學生是很難切實理解這種抽象概念的,而在一對一數字化教學環境下,通過一對一的數字化教學,可以實現虛擬實物的多角度的展示,學生拖動界面圖例不斷將立體圖形展開、合上、旋轉、平移,結合轉件設置多觀察教師與學生的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生實踐與動手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他們對知識的掌握也自然有快有慢,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現代教育主張采用分層教學和分層輔導。在傳統教學中,更是由于實際的國情,我們每個老師都要面對幾十個學生,要想實現分層教學,老師的命題量和批改難度就會成倍上漲。所以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想要實現分層教學是不容易的。而隨著平板電腦進入課堂,分層教學的難于實現將得到改善而不再是紙上談兵。授課教師可以將練習題按難易程度分為基礎題、重難點題、拓展題,為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習題,學生通過平板電腦直接答題。任課教師在后臺系統上能夠看到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答題時間,掌握全班答題情況的分析數據,并根據實時反饋進行輔導和講解。課后還可以將課堂表現、答題情況發給家長及時獲知,在平板模式下,答案都被系統記錄下來了,成績得以全面記錄,并且方便比對、追蹤、分析。
這樣家校聯合,也可以更好地輔導學生學習。因此,采用平板電腦教學可以得到學生對學習情況的直接反饋,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完善分層教學和分層輔導。
總而言之,使用平板電腦實現一對一數字化教學模式上課,知識的要點簡潔明了,當場記不下來的筆記可以現場截屏,不至于錯過接下來的聽課內容。傳統課堂結構被改變,學生的自主學習被真正促進,每名學生都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和參與者,而不僅僅是看客。以往老師布置課堂練習,有些學生偷懶也不知道,但現在不僅知道哪個題出錯率高,連大家的快慢都知道,便于老師及時掌握孩子們的知識學習情況,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珊珊.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王龍.平板電腦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卷宗,2016(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