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辰 徐耀
摘 要:本文主要講述第三代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中總分館的解決方案,以云服務模式來實現國家要求的縣級圖書館主導下文獻資源的五統一: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統一服務(通借通還)和統一培訓(工作人員)。
關鍵詞:智慧 總分館 云服務
一、建設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6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文公共發〔2016〕38號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中強調指出,發揮縣級圖書館在縣域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中樞作用,積極轉變傳統服務模式,融合技術與服務,利用有限的經費,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通過分館把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農村,達到上聯下通,整合縣域內的公共閱讀資源,實現縣級圖書館主導下文獻資源的五統一: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統一服務(通借通還)和統一培訓(工作人員)。
(二)建設意義
總分館制的核心要義是讓分散、獨立的文化館、圖書館形成組織體系,實施文化館、圖書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變革,從而保證總分館制的有效實施、高效運行和持續發展。
1.全面實現網點的合理布局
通過簡單的注冊配置,一個分館可快速納入總分館體系中,明確以縣為基本單位、以鄉村為重點推進總分館體系,使網點布局更加合理化。
2.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總館與各分館間可通借通還,全面共享總分館有限的經費,基層文化服務資源共建共享,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作用,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益面。
3.實現人、財、物的統籌協調
總館和分館的經費、資源、人員、讀者和服務規則可統一、可相對自主,按需靈活配置。如總館統一配置、統一采購、分編、加工和物流配送,建立統一的業務建設標準平臺,分館負責讀者服務工作。也可分采分編、聯合采編,資源多級調配流轉或自由流轉。
4.提高縣域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積極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通過全面信息化系統對圖書館管理進行整合,實現各系統的智能化、個性化,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特別是農村傾斜,增加基層公共文化資源總量,以提高縣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三)現狀問題
當前公共圖書館在推動自上而下推動鄉鎮、農家書屋閱讀點的總分館建設上存在如下很多共性問題:
1.總館建設存在的問題(總館是縣級圖書館)
(1)嚴重缺乏兩類人員:技術保障人員和業務保障人員
①90%以上的總館沒有足夠支撐總分館建設運營的技術保障人員。
②50%左右的總館沒有足夠支撐總分館建設運營的業務保障人員。
(2)運營設備:服務器、網絡、存儲、UPS等中心機房基本配備
①95%以上的總館沒有合格的中心機房;10%的總館連基本機房都沒有。
②75%總館的服務器、網絡、存儲設備是2010年左右國家統一配備的,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將近8年了,完全進入老化行列,故障率非常高,經常不能正常運作。
③分館網點量很大,中等縣基本是10~20個鄉鎮,將近200~400多個農家書屋,管理配備圖書壓力非常大。
2.分館建設存在的問題(鄉鎮文化站分館及農家書屋閱讀點)
(1)人員:嚴重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
①圖書管理員不固定,基本上都是兼職,或者是志愿者。
②幾乎沒有專業的圖書館業務知識,無法用好專業的系統管理平臺。
(2)設備運營:大部分沒有專用PC
①PC機大部分都交叉使用,沒有用在圖書管理的專業機器。
②工作人員缺乏電腦使用常識,經常會造成PC系統中病毒,而無法打開圖書管理平臺的現象,還說不清楚具體原因。
③網絡條件不均衡,經常更換網絡運營商,而運營商之間又存在不協調的狀況,常常導致分館無法正常訪問總館數據。
二、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中總分館解決方案
根據國家的建設要求,并針對總分館的現狀,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利用云服務模式來解決總分館建設中出現的眾多問題:
一是利用云技術、云平臺、云架構將所有底層服務器硬件、網絡的維護工作交給服務商承擔,業務系統的維護也由系統提供商直接維護,解決了技術人員缺乏以及機房設備沒有保障的問題,為總分館做到三個保證: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保證系統的穩定性、保證數據的實時性。
二是由建立總分館的業務專家組建成一個強大的圖書館業務知識團隊,給予各個縣館圖書館業務發展建設的云服務指導,亦可以給予各館全面參觀學習的基地,與實際管理人員進行全面的經驗交流,以保證每個縣館對分館建設管理的絕對的業務經驗。
三是通過微服務平臺,系統不再是PC的專屬,可以在手機上像淘寶購物一樣簡單便捷。還可以使用PAD等等多樣化的載體接入,微服務平臺的打造解決了分館管理員的學習成本和設備維護成本,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分館人員和設備維護難的現狀。
這套云服務模式的建設方案,從總分館的建設、運維上解決了目前總分館建設現狀的難點,將總分館打造成更為全面的為廣大群眾服務的圖書館云。
(一)智慧圖書館平臺中總分館特點
1.可快速搭建地區紙電一體化的總分館模型
總館工作人員,利用智慧平臺系統參數進行配置,輕松就可實現:
(1)通過智慧平臺的簡單系統注冊配置,可快速將一個實體的鄉鎮文化站或農家書屋納入實體總分館體系中,成為一個互聯的應用分館,不再是孤立的一個建筑。
(2)通過智慧平臺的電子資源和服務終端同樣可快速建立數字總分館模型。
(3)紙質和電子資源的統一管理,實現了總分館在紙質資源(紙質總分館)和電子資源(數字總分館)的采購、分編、調配的統一。
(4)紙質和電子資源的統一服務,實現資源的統一檢索,當查到或借到紙質資源時,可自動推薦電子資源;當在移動圖書館上、液晶大屏上借到電子圖書時,可自動提供紙質資源信息。
2.統一性和靈活性
(1)總館和分館的經費、資源、人員、讀者和服務規則可統一、可相對自主,按需靈活配置。
(2)各種資源可統采統編、分采分編、聯合采編。
(3)紙質文獻可多級調配流轉,亦能通借通還。
3.完善的總分館運行管理和效能評價
圖書館中心館監控人員或者管理者層對各服務點進行監控管理,綜合展示,列出圖書館的運行情況以便于管理部門綜合查看。分館可以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服務點進行監控管理。
(1)可以統計各個分館在線工作人員情況。
(2)可以統計各時間段、各分館、各地點的借還數量。
(3)可以統計各時間段讀者新增數據量情況。
(4)可以統計各個分館各類圖書總藏量、借書情況。
(5)可以統計各個分館各類讀者借書情況。
(6)可以統計各個分館的讀者與圖書組合統計分析情況等。
4.大數據實時分析與呈現
對各個分館和分館群組進行大數據分析,及時準確地獲得總分館的服務效能數據,并能可視化展現。
(二)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中總分館云服務模式建設
1.智慧圖書館服務平臺總分館實施及運營規劃
(1)總館職責
①總館負責與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協調,落實經費、場所、開放模式(人工、24小時無人值守)、管理人員。
②負責統一規范業務標識:分館名稱標識牌、開放時間牌、書架標識、宣傳欄、指示牌、辦證指南、借閱指南等。
③負責指導分館場所規劃整理裝修,包括網絡、監控等的指導安裝。
④如果購書經費都由總館調配,那圖書都將由總館統一購買、統一調配、定期輪換、資源共享;如果購書經費各分館管理或者分館經費另外機構管理,由總館規劃每個分館的條碼分區管理以及圖書索書號的生成規則管理,不得隨意。
⑤負責讀者證的統一定制管理,實現“一卡通”,分配給各個分館一定數量的讀者證,分館用完再向總館申領,原則上讀者退證、轉換證類型都必須到辦證的分館進行,其他例如:核證、補證、掛失等都可以在任何一個點辦理,分館自行管理好自己點辦理讀者的辦證押金。
⑥負責培訓分館管理員的業務知識及管理平臺的使用。
⑦負責將電子資源和數字資源的讀者服務平臺建設好,讓全部讀者都能很好地享受到電子資源和數字資源閱讀的樂趣,最好能讓讀者可以用手機進行全文閱讀。
(2)分館職責
①分館積極宣傳、努力發展本地讀者。
②按照相關的業務規范和服務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③積極響應縣級總館的統一安排開展閱讀推廣、展覽、培訓等各種讀者活動。也可以自己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讀者活動。
④積極推廣電子資源和數字資源的手機閱讀等。
2.智慧圖書館平臺總分館總體云服務運營結構圖
(1)采取層次管理培訓機制,由總館(縣圖書館)管理培訓鄉鎮分館,再由鄉鎮分館管理培訓農家書屋閱讀點。
(2)采取層次調撥機制,總館將圖書調撥到鄉鎮分館,鄉鎮分館再往各個農家書屋閱讀點調撥,鄉鎮分館也可以自行調撥農家書屋閱讀點之間的圖書。
(3)采取層次構建機制,總館構建鄉鎮分館的工作人員、工作臺、館藏地點、流通規則等參數,再由鄉鎮分館構建農家書屋閱讀點的工作人員、工作臺、館藏地點、流通規則等參數。
(4)采用層次管理的優點可以解決總館管理人員不足的現象,這樣總館只需要管理10多個鄉鎮分館就可以了,再由10多個鄉鎮分館去管理200~400個農家書屋閱讀點,否則完全由總館管理200~400個農家書屋閱讀點,很難管控。
3.智慧圖書館服務總分館采用微服務分布式技術架構
傳統的web服務都是通過單體應用來提供服務(現有國內圖書館業務軟件皆是),在應用體量比較小的情況下勉強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但是一旦用戶服務請求劇增的時候單體應用不能滿足用戶需求。首先服務容易崩潰直接導致服務中斷;第二要擴展應用的時候可能需要調整整個系統的架構,還要保證服務無狀態化;第三服務中一個不重要功能點的熱點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整個系統,進而到整個服務的暫停。智慧圖書館的微服務分布式架構選擇業界比較主流的、社區成熟度比較高的云技術,分布式架構,能夠進行獨立部署。輕松管理、配備圖書資源,保證系統的穩定性。還可以實現多終端服務平臺展現。通過數據服務總線,館員可以在PC端、PAD端、手機端進行業務操作,還可在觸控大屏上展現,隨時隨地,更加高效、便捷。
參考文獻
[1]羅雪明.論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可持續發展[J].圖書館論壇,2010,30(3):20—22.
[2]張娟,倪曉建.我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模式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1(6):17—20.
[3]楊琳.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的優勢及發展方向——以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