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謀
摘 要:本文對縣級公共圖書館如何為殘障人士開展各類服務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殘障讀者 服務方式 創新服務內容
扶弱濟困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關心和重視殘疾人這一社會弱勢群體。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文化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不應忽視殘障人士這個群體,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利用圖書館館藏及設備為殘障人士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讓他們共享文化的陽光。
一、以安徽省太湖縣圖書館為例,介紹在免費開放環境下為殘障弱勢群體開展文化服務工作的措施
(一)殘疾人是我們社會中一個特殊而又不可忽視的群體,考慮到殘疾人群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渴求,為了提高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安徽省太湖縣圖書館于2011年9月,開辦了全省縣級圖書館中首家“殘障讀者綜合閱覽室”;2013年,為方便殘障讀者進出圖書館,在負一樓將原有的會議廳改成了報告廳和殘障讀者活動室,配齊了相應設備;同年,將每月的19日定為“殘障讀者活動日”,圖書館提供活動場所,為他們搭建文化交流的平臺,方便到館的殘障讀者在一起閱讀、游戲、談心、活動等。
(二)為了方便殘疾讀者,“殘障讀者綜合閱覽室”設在縣圖書館的一樓,設有殘障人士專用通道。閱覽室里配有電腦、圖書、期刊等讀物,配置訂購了盲文推拿、按摩、保健、小說等圖書;電子室里還特別配置了盲人專用電腦,安裝了陽光讀屏軟件,通過語音提示,盲人讀者就可以實現網上瀏覽,汲取網絡文化。陽光讀屏軟件為他們提供了融入社會、觀察世界的“眼睛”。
(三)為了幫助一部分不會使用電腦的殘障讀者,太湖縣圖書館還專門舉辦了殘障讀者電腦培訓班,教他們掌握電腦的基本操作,獲取網上信息的技能。縣圖書館充分利用本館電子閱覽室的資源,加上得天獨厚的師資條件,舉辦殘障讀者電腦培訓班,從基本的打字、排版到上網搜索、查詢資料、手機功能應用等,每年為20多位殘障讀者開展數字資源服務,使到館的殘障人群基本能適應數字網絡時代的計算機和手機操作方法。
(四)太湖縣圖書館多年來始終堅持文化助殘,為殘障讀者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務,常年堅持為盲人讀者和不方便出門的殘疾讀者提供送書上門服務。還開展了電話跟蹤服務,如送去的圖書看完了需要更換,殘障讀者只需打個電話到圖書館,告知工作人員自己需要看哪方面的圖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就會及時地為他們送去喜愛的圖書。縣圖書館也非常關心殘障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助殘日,圖書館都會為縣特教學校的殘疾孩子們送去節日的問候,給他們送圖書,并舉行一些相應的助殘活動,豐富了殘疾青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為活躍殘障讀者的文化生活,滿足殘障讀者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太湖縣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創立“殘障讀者活動日”。這是為全縣殘障讀者提供文化服務而舉辦的一個特色活動。活動啟源于2013年5月19日“全國助殘日”。縣圖書館本著“貼心關愛殘疾人,真情服務暖民心”的服務宗旨,鼓勵殘障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為了為殘障讀者提供各類文化服務,圖書館為殘障讀者配置了卡拉OK點唱機、象棋、電腦、圖書刊物雜志等文化娛樂設施,還免費提供各種水果和茶水,殘障讀者可以在一起自由地聊天、看書、上網、唱歌、下棋、喝茶等,在這里通過互動交流,暢所欲言,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通過這個活動極大地轉變了他們封閉的生活,展現出他們性格開朗、精神愉悅、自信自強的感人一面。這個活動的開展吸引了不少殘障讀者走出家門,共同參與公共文化生活,開拓了殘障讀者的文化視野。在圖書館里,殘障讀者不僅收獲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還交到了朋友,結識了知己,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二、縣級公共圖書館在未來應針對不同情況的殘障讀者提供適合他們需求的服務
(一)殘障主要體現在殘疾人的視覺、聽覺和身體其他方面存在行動不便的障礙,使他們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自由地去獲得生活技能和獲取文化知識信息,從而使他們中間的一大部分殘疾人成了沒有文化知識的弱勢群體。這部分殘疾人也渴望擺脫自身的貧困,特別需要實用性文化知識技能,他們渴望擁有一技之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圖書館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發展繼續教育,為殘疾人提供各種教育的場所和機會,結合殘障人士這一弱勢群體的特點,配置相應的設備和知識資源。如定期舉行電腦技能培訓班,技能專題講座等服務,幫助這些殘疾人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知識和生活技能,使他們走出困境,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還有一部分的殘疾人是后天原因造成的身體殘疾,這類殘疾人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點自卑感和失落感,對于這類的殘疾讀者,縣級公共圖書館應為他們積極開展免費心理咨詢服務,為他們開辦心理疏導講座,使他們能消除心理陰影,走出自我封閉的心理障礙。
(三)縣級公共圖書館還要有針對性地對殘障讀者提供專業的服務,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如:對不懂盲文的盲人讀者,圖書館可以把一些好的名著、文學作品、勵志類的文章小說采用語音錄制成光盤,免費贈送給盲人讀者閱讀,使他們能通過這些語音朗讀光盤感受文學作品的魅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
(四)縣級公共圖書館更應當積極地為殘疾兒童提供貼心服務,關愛殘疾兒童的身心健康。殘疾兒童是兒童中的弱勢群體,對他們賦予人文關懷,給予特別的扶持和幫助,為其提供知識服務、信息服務,滿足他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和獲得教育的需求,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
(五)受身體狀況和生活水平所限,殘疾人的業余生活往往較為單調和枯燥,縣級公共圖書館在今后應為殘障讀者舉辦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為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務。縣級公共圖書館要重視殘疾人的文化生活,想方設法、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比如殘疾人書畫展,殘疾人成長和成才的演講、報告會,各種醫療衛生知識講座等等。通過活動來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幫助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更好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為殘障讀者這個弱勢群體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基本工作,關愛殘疾人、幫助殘疾人是公共圖書館不可推卸的責任,需長期堅持下去。圖書館的發展呼喚人文關懷,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人文關懷是圖書館發展的永恒主題。希望通過公共圖書館的這項服務能喚起全社會對殘障弱勢群體的關愛、尊重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文祥.論當代圖書館與當代圖書館精神——圖書館精神跨學科歷史思考系列論文之四[J].圖書館,2006(1):39—43.
[2]柯平.當代圖書館服務的創新趨勢[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8,28(2):1—7.
[3]王宗義.當代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再認識[J].圖書館論壇,2007,27(6):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