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
[摘? ? ? ? ? ?要]? 供需協調是市場發展的穩定狀態,也是整個經濟發展的最優化展現形式。以供給側為背景的高職院校改革,既能適應整體的經濟發展趨勢,又能很好地調節市場中人才配比的變化,從而優化我國就業結構,提升整體的人才供應模式效率。從供給側的一個方面,以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方式創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能力。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086-02
應用性和職業性是高等職業院校開展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專業化教學模式體系的構建是對整體教學管理模式的優化和整合。本文注重從高職院校合作教學中學生管理模式的角度對此予以解析,希望可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借鑒。
一、開展校企合作教學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在校企合作中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彰顯高職院校的教育本質
高職院校教學的應用性和職業性決定其必須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靈活地調整學生管理模式,適應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提升本校的職業教學管理質量。在此過程中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培養是現階段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基于以上兩點要求,高職院校既要掌握現階段人才市場對高職生思想道德和職業素養的要求,更應積極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從而讓兩者可以相互融合,凸顯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
(二)在校企合作中開展學生教育管理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客觀需要
職業院校的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而開展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學生管理模式,可以讓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職業定位,了解自己在各個崗位的優勢和劣勢,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彌補,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對學生開展教育管理模式,學生能夠更好地延伸本專業知識的廣度、深度和高度,從而優化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促進他們的學習能力向專業化轉化。
(三)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對學生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延伸和完善
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開展,高職院校以校企合作為背景,可以根據企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要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并讓他們在訓練基地開展訓練和落實,從而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深入貫徹“教、學、產合一”的教學理念,真正將學生的思想學習落實到實際的生產工作中,從而豐富高職教育管理內涵,獲得良好的高職教學效果。
二、在現階段校企合作開展中學生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在校企合作中開展高職生的教育管理面臨復雜性和多元性
學生教育管理所涉及的主體包括學生、企業和學校,但是在具體的學生管理過程中體現了三方面問題:(1)于高職院校而言,高職院校的職責是培養更具有專業化、適應性和綜合性強的專業性一線生產人才,因而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在此培養的過程中,有些學校往往會忽視對本校學生的管理,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和道德思想的管理,不利于學生道德素養和職業素養的雙重提升,進一步阻礙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2)于企業而言,企業是促進本校管理模式優化和完善的助推器,也是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能力的關鍵要素之一。但是,我們也應考慮到企業本身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獨立經濟組織,由于自身經營和發展的客觀需要,因而在實際校企合作的學生管理模式中,高職院校在獲取相關的信息時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關于人才培養標準、選拔的形式以及相應的考核標準等,而這也需要相關教師及管理層對企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合作,從而提升本校的職業管理教學水平。(3)于學生而言,高職學生大都受傳統學習觀念的影響,有的學生在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習中總是過分地追求分數,從未思考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在選擇專業時也常常面臨困惑而盲目選擇。這從側面折射出學生的自我認知度不夠,他們對本專業的知識以及愿景沒有具體的認知,而讓學生以職業化的理念、規范和道德要求自己也成為空談。
(二)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學生的教育管理機制存在盲目性和倉促性
在現階段的學生管理模式中,校企合作常常產生如下的教學狀況,即學校在相應的實習機制沒有健全的情況下,如管理機制、學制機制、課程機制以及學生的思想認識機制等,便迅速聘請相應的管理和技術專家在本校建設實習基地,開展校企合作。這種構建校企合作的盲目性和倉促性,不僅會讓相關專業人士的教學面臨重重困難和困惑,從而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工作壓力,而且還會讓學生以及教師的教學工作舉步維艱,從而影響整體教學管理模式的促進和發展。因而,高職院校應注重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的建設。
(三)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學生教育管理機制存在不合理性
通過多地的調查以及相應培訓基地的實踐教學,我們發現在高職院校構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學生管理模式中常常存在以高職院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構建不利于企業相應的制度和技術教學模式的開展,從而使整體高職院校的專業化教學水平偏低。因而,高職院校應構建企業和學校相協調的學生管理機制,并在此過程中積極聽取企業關于學生教育管理的意見,從而提升整體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