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忠
[摘? ? ? ? ? ?要]? 伴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教育改革深化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以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刻的探討。通過對中職學校班級的管理現狀,提出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班級管理對策;同時對班主任自身素質,以及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有簡單的闡述,希望有所幫助。
[關? ? 鍵? ?詞]? 中職學校;班級管理;自主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158-02
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面臨家庭和社會壓力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人際交往、生活態度、情感認知、學習動機等各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也因為這些客觀原因而存在一定的難度。班級管理一般來說會涉及學生的日常行為、生活問題、課外活動、德育教育以及學習等各個方面。因此,每一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都應該探索與思考如何對班級管理水平進行提高和優化。
一、目前中職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綜合素質不高且生源復雜
績效特長生、社會人士以及中考落榜生是中職學校的主要生源,在中考結束后有一部分學生雖然選擇了中職學校繼續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家庭或自身原因學習的積極性教差且根本提不起興趣,中職學校的生源復雜且普遍綜合素質不高。大多數中職學生對班級管理認同感不高的原因是覺得就業才是自己的最主要目標,與此同時又由于年齡偏小,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同樣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1]。
(二)班主任單一的管理角色,思想保守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第一負責人,當出現意外情況,社會、學校以及家長都會覺得是班主任的錯誤,是班主任管理不當而造成的。面對復雜的班級情況,實際是班主任往往一味地要求學生言聽計從,忽視甚至壓制學生個性,班級管理采取統一的模式,要求學生不準違反學校規章制度,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班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2]。
(三)學生缺乏自主管理的理念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雖然陳舊但是對大多數長期受傳統教育影響的學生來說還是愿意聽從班主任的管理,服從班主任的管理,一般如果出現問題,還是愿意等待教師解決,而不是自己處理。班干部也缺乏自主工作的管理能力,一般也是將問題報告給教師。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不同程度上都有逆反心理,因此有一小部分學生不愿意配合教師組織的各種活動,服從教師管理,不接受學校安排,這也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阻力[3]。
(四)學生缺乏一定的引導
中職學校的學生生源復雜且個體差異較大,這也就導致了問題的復雜化,給大部分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由于中職生年齡比較小,比較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班主任進在行班級管理時缺乏一些必要的引導,管理過于形式化。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如果不能以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他們在遇到外界誘惑或者交友不慎時可能就會誤入歧途。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之時,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引導[4]。學生進入中職學校之后的專業大多都是家長選擇的,學生本身對自己要學的專業并不了解。如果班主任沒有做好專業引導的工作,學生的學業將一頭霧水。建議各高職學校班主任在開學初,要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對學生所學的專業進行介紹。同時,學校應成立相關部門,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課程,為學生提供一些就業規劃和指導等方面的建議或者幫助。中職生處于逆反心理的青春期,往往容易犯錯。在學生犯錯時,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和必要引導,對學生自習批評只是停留在簡單的說教方面。
二、提高中職班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一)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
作為班主任要為學生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要明白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引導者要充分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而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理論知識,育人有時比教書更重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發展與成長,幫助學生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自身的特長以及實際的學習情況對自身的職業生涯進行合理的規劃[5]。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都是獨特的人,教師引導學生走適合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時要注意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在尊重學生的方面,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應當關心和愛護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嚴慈相濟,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學好專業基礎知識。此外,為了真正讓學生為社會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還應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二)班級自主管理的模式
學生不僅是學生的主體,班級管理的主體也是學生。班主任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同時還能夠樹立自我管理的意識。班主任可以采用自主管理模式讓學生們來自主對班級進行管理,然后通過家長、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學生對班級管理工作的評價來共同評價和監督班級管理工作。教師在實行自主管理模式時,應作為引導者參與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水平和認知,在實行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家長評價、班主任評價、任課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來對管理工作的效果進行評價[6]。
(三)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質
中職教師作為學校承上啟下的過渡者,應具備敬業精神和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關心學生,熱愛本職工作,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牢牢把握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業務知識。班主任為了使整個班集體可以得到共同進步應當做好模范帶頭作用,言傳身教,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讓學生從心底里愿意配合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7]。
(四)班主任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水平
《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中對班主任的要求有: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時上好課,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為人師表,品德高尚,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方法和知識、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與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對學生充滿熱愛,并且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班主任在了解自己所帶班級的專業狀況的同時,還需要具備引導班集體良性發展的能力,做好理論知識與現實實踐的相結合,更好地服務于班集體。班主任同時需要能夠做好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工作,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協調能力。當出現突發狀況時,可以順利解決問題,及時溝通協調學生之間出現的矛盾,同時還需要心理健康輔導的知識和能力。作為班主任,為了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疏通和教育,在處理學生遇見的一些突發情況時要對個體心理輔導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8]。在班級管理中難免會出現學生因家庭變故導致的厭學、消沉以及孤僻等問題,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就需要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輔導。與此同時,教師對暑假、寒假剛開學時出現入學不良情況的學生也應當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中職學校的班主任要做到與時俱進,及時掌握最貼近學生、最流行的教育手段。
(五)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
為了形成有效的家長與學校的合力教育,及時傳達學生情況和學校的情況,班主任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和家長溝通交流,如QQ、微信和電話等,努力扮演好學生與家長之間橋梁的角色,并且在不斷反饋中進一步增強教育與教學的效果。與此同時,為了有序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學聯系起來,學校可以定時定期地組織家長交流會來進行溝通反饋。對孩子,家長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而教師是最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的,這樣家長和教師可以就每位學生的情況互相溝通,做到互通有無,全面把握學生的情況,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工作,提升教育教學的品質[9]。
(六)情感輔助教育
人是社會屬性的產物,社會則是基于情感支撐的,同樣在中職學校的教育中,班主任進行情感教育實現學生情感教育逐級遞進就是通過借助自我約束、責任、信賴以及尊重等原則[10]。互相尊重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情感教育的前提,彼此互相尊重可以給情感教育工作一個良好的開端。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來說,信賴是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的表現,具有極大的鼓勵作用。學生在信賴與尊重的基礎上,可以追求個人價值,對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負責,產生較強的責任感。學生養成自我約束管理習慣的基礎就是建立責任、信賴以及尊重,進而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獨立健康的成長。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而班級管理是中職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所以重視班級管理工作對中職學校意義重大。班級管理者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著重提高自身素質,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營造出良好的班級風氣,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責任心以及工作能力,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職業技能,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從而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旃立俊.淺談中職學校班級建設的重要性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9):45-47.
[2]何亞環.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現狀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5):226.
[3]李立.中職院校班級建設的實踐及思考[J].職業,2019(7):61-63.
[4]李長民.“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5):69-70.
[5]朱東玲.基于多元智能觀的中職學生班級管理[J].傳播力研究,2019,3(3):161-163.
[6]胡雷.讓班級成為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中職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奧秘[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247.
[7]周大繞.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在新形勢下的問題和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248.
[8]王玉娟,姜薇.人性化管理策略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38):241-242.
[9]萬永紅.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中職學校班級管理模式研究[J].職業,2018(21).
[10]陳柏林.試論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學理論,2012(17):227-228.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