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瑾 王穎 于曉冬 劉南
[摘? ? ? ? ? ?要]? 據國家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等機構的數據顯示,16.0%~25.4%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高校的一個重大課題。國內諸多高校對這一重大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隨著高職院校學生層次日趨多元化,學生心理問題也逐漸凸顯。學生心理問題關乎學生的成長發展,也決定學校能否平穩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構建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迫在眉睫。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208-02
一、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一種通過調動面臨危機個體的自身潛能,使其重新建立或恢復危機爆發前的心理平衡狀態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技術。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一般可以分為反應性干預和擴展性干預。反應性干預是一種事后的被動干預,干預目標多是消除當前癥狀,不涉及人格矯治等深層次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為危機的再次發生埋下隱患。擴展性危機干預是一種主動的危機干預系統,將治療與教育相結合,事前、事后干預相結合,目標是防患于未然,將有可能發生的心理危機遏制在萌芽狀態,其高層次目標在于增強個體抵御危機的能力。大學生心理危機發生的特點決定了擴展性心理危機干預是一種適合于大學生群體的危機干預體系。
二、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開展情況
隨著北京培黎職業學院的發展,學院各級領導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成立學院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指導課程、開展學生心理測試,重視輔導員對學生的心里指導各項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陸續展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國內其他院校相比,學院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1)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缺乏整體規劃,各部門之間未形成合力,干預效果不盡如人意;(2)對班級、宿舍這一基礎環節未能足夠重視,致使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不能落到實處;(3)大部分心理危機干預仍處于“補救性”的被動干預,多數是在危機事件已經造成不良后果后再做些“亡羊補牢”的事情,危機干預者更多地扮演“消防員”角色。(4)缺乏對心理干預隊伍(主要是輔導員)的專業指導,多數輔導員是“摸著石頭過河”。
三、構建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一)國內高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借鑒意義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心理危機干預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系(部)—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醫院的三級危機干預模式”和“班級、公寓一院(系)—學校的三級危機干預模式”。兩種模式相比較,第一種模式對班級、宿舍這一基礎環節未能足夠重視,其干預屬于事后的“亡羊補牢”,干預效果不理想。第二種模式則充分發揮班級、宿舍在整個心理干預過程中的基礎作用,直接將預防和干預工作深入心理危機個體,形成了較為縝密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防線。筆者認為可以參考借鑒第二種模式進行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
(二)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思路
借鑒其他高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思路,并結合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學生心理危機特點和學生工作管理模式,筆者認為可以依照以下思路來構建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1.總體構建思路
這一體系分為三個運作階段及與之相應的三級中心,即危機的預防性干預(三級中心)、危機的咨詢與治療性干預(二級中心)和危機的應急干預(一級中心)。
在危機的預防性干預階段,我們把工作觸角延伸到學生群體的最小組織——“班級”和“公寓”。其工作開展在班級層面主要依靠心理信息員、班級干部和學生黨、團組織,在宿舍層面主要依靠宿管教師和宿舍管理委員會。目的在于通過學生間的信息傳遞(含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朋輩咨詢、心理互助調節等)達到危機預防作用,并通過多渠道反饋機制發揮危機預警作用。三級中心是整個體系的基礎部分。
在危機咨詢與治療性干預階段,應著重建立以輔導員、班主任為運作主體的二級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二級中心是整個體系運轉的核心,它通過三個環節來實現自己的功能,即信息收集(通過三級中心反饋、主動收集等方式)——信息分類、篩選、甄別,及時實施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團體輔導、約談咨詢、與家長聯系、上報一級中心處理等)。
在應急干預階段,應依靠由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和學院主管領導組成的應急一級中心。一級中心一方面應負責全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整體規劃(包括綱領性文件制定、制度保障、組織心理測試、組織培訓等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根據二級中心提供的信息,對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妥善處理。一級中心指揮協調整個危機干預體系運轉,是整個體系的大腦。
2.各級中心的主要職責
三級中心植根于學生內部,應發揮基礎性作用,其具體職責應包括:(1)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二級中心反饋,充分發揮預警作用。(2)通過接受一級中心的專業知識培訓,在二級中心指導下對廣大學生進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普及,將危機預防工作落到實處。(3)充分利用班級、宿舍、社團等平臺開展朋輩咨詢、心理互助調節等危機轉換工作。
作為整個體系核心的二級中心承擔承上啟下的作用,職責包括:(1)預判所轄范圍學生各階段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通過班會、黨團活動等形式開展預防性的群體輔導工作。(2)接受三級中心反饋的學生危機信息。(3)管理、指導心理信息員、學生干部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確保所轄范圍(班級、宿舍等)信息反饋渠道的通暢。(4)對接收到的學生危機信息及時應對,通過談話、調查等方式了解、評估學生危機狀況,對可以干預的學生實施咨詢、談話等有針對性的指導;發現有較嚴重心理疾病或可能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造成危害的學生,應及時上報應急干預中心進行妥善處理。(5)在學校心理咨詢室的指導下建立特殊學生心理檔案,并負責跟蹤、更新。
一級中心作為整個體系的靈魂,負責整個體系運轉,其主要職責有:(1)制定學院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各項綱領性文件和指導性意見,以制度保障整個體系正常運轉。(2)協調學院各部門,為干預工作提供保障。(3)對二級中心上報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重估,并依據重估結果妥善處理。如果發現學生有自傷、傷他、自殺等傾向時,應立即啟動心理危機應急預案,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緩解危機。如危機已經造成一定影響,應妥善做好后續工作,最大程度消除影響。(4)指導二級中心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并對學生心理檔案進行分析、評估。(5)負責學生心理測試,并依據測試數據分析學生問題,提出應對措施。(6)負責對輔導員、班主任、宿管老師、學生干部和心理信息員等非專業人員進行培訓。(7)通過開設心理指導課程、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知識宣傳等方式開展危機預防工作。(8)通過設立心理咨詢室,開通24小時心理熱線為學生提供危機緩解渠道。
四、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運轉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制度化是體系正常運轉的保障
制度是一切事業的保障,在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運轉中,學校應堅持制度化原則。在一級中心,通過制定綱領性文件、實施措施等來規劃、規范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在二級中心,我們應通過制度設定來明確輔導員、宿舍管理教師、心理信息員等人員的工作職責,避免互相推諉;在有交叉的環節應明確協調機制,確保整個干預體系順利運轉。在三級中心,應通過合理的制度設定和管理方法發揮學生干部在心理干預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堅持預防和教育為主的工作思路
危機意味“危”與“機”并存,其中“危險”是表象,“機會”是目標。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最核心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心理成長和成熟。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在本質上是—個加強心理教育和宣傳的過程。所以,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運轉中,筆者認為應始終堅持預防和教育為主的工作原則,盡可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各級中心在分工上雖各有不同,但都應承擔相應的心理危機預防工作。一級中心應側重整體層面的宣傳教育,如開設心理指導課程、開展心理講座等;二級中心一方面應根據所轄學生特點有預見性地開展群體輔導等危機預防工作,同時應在班級文化建設、宿舍文化建設、社團文化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為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緩解提供載體;與一級中心和二級中心相比,三級中心深入學生內部,在心理危機預防上具有天然優勢,如何最大程度運用這一優勢是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堅持及時性原則
心理危機的發生具有突然性,因為反饋不及時,干預不及時釀成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所以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運轉中筆者認為要堅持及時性原則。各級中心在干預過程應明確時間的重要性和寶貴性,避免無謂的嘗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干預與及時轉介,將危機的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
(四)堅持持續性原則
當代社會是一個復雜社會,生活其中的大學生心理也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的趨勢,大學生心理危機因此具有一定的多變性和潛伏性。這也導致我們的心理危機干預不可能一蹴而就,干預者必須注意到心理危機干預的長期性與反復性。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過程中,應通過建立信息跟蹤、定期回訪等制度,從根本上對學生的心理危機進行引導與干預,避免“一次性”干預。
(五)重視特殊群體
特殊學生群體是心理危機的高發群體,在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開展過程中,筆者認為首先應深入了解學生狀況,篩查出包括有心理障礙,特殊家庭(父母離異、單親家庭)、家庭貧困、學習成績差、人際交往能力較弱等特殊的學生群體,并給予其有針對性的特殊照顧,更多地為他們提供關懷與支持,必要時需要主動為其提供個別心理咨詢服務,或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幫助他們正視所面臨的心理危機,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五、結束語
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也是一所學校平穩發展的關鍵所在。做好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構建一個科學而合理的危機干預體系重要而緊迫。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又細致的系統工程,完備的制度保障、明確的分工協作和全體參與者的共同努力是其正常運轉并發揮作用的前提。
參考文獻:
[1]朱以財.變革環境中的大學生學習心理危機及其干預對策初探[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2]孟獻臣.論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2).
[3]朱以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雞西大學學報,2008(8).
◎編輯 李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