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娟
[摘? ? ? ? ?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職業學校學生的價值定位正在逐漸發生轉變。職業教育要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質量,才能培育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去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就業質量、服務區域經濟。C語言是單片機開發的主流語言?;贑語言的單片機應用技術是電子和電氣專業必修的重要應用技術課程。主要針對在高職學生中開展單片機教學時產生的問題進行教法探究改進,從而促進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單片機應用開發能力。
[關? ? 鍵? ?詞]? C語言;單片機技術;教學方法;數字化資源
[中圖分類號]? F224-39?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118-02
一、基于C語言的單片機應用技術優勢
單片機應用技術是電子應用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較廣泛的應用性。而C語言作為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廣泛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之一,也是電子和電氣專業學生應該學習的一門計算機語言,目前用C語言來實現程序編寫依然是許多電子企業在進行單片機項目開發時首選的一種編程方式。
我校選用的《單片機應用技術(C語言版)》是一本較注重職業技能訓練的教材,它以項目任務引導教學,知識內容十分強大且貼近工作崗位要求,既突出重點,又十分實用,始終圍繞單片機應用為主線,將相關的C語言知識融合在單片機任務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學生能在技能訓練中逐漸掌握編程方法,提高基于C語言的單片機技術應用能力,有助于今后在崗位上進一步拓展專業知識和提升技術能力。
二、基于C語言的單片機應用技術的教學開展現狀
(一)職業院校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據調查,電子電氣專業學生對單片機及C語言技術的學習是較為感興趣的,但很多學生在入職業院校學習以后一再自我放縱,自律能力大大降低,養成了很多不良學習習慣,雖然很想學,但信心不足,且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主性,拒絕思考,很多精力都被分散在除學習以外的其他事情上,缺乏進取精神。
(二)專業基礎差,單片機應用技術和C語言知識融合困難
總體上講,這門課程的知識信息量是相當大的,但因理論和實踐的內容結合得很有針對性,適應性較強,因此,在教學時能突出重點,把握技術要點,然而由于學生本身專業基礎比較薄弱,在對知識的理解上、知識的運用上以及具體事例的實踐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實踐過程中多次遇到瓶頸期,難以突破,致使學生無法將單片機和C語言進行有效融合,大部分學生只能停留在勉強讀懂程序,能修改程序的學生寥寥無幾,能應用編程的人就更沒有了。
(三)結合崗位的實驗任務量較多,單靠課堂時間無法全部實踐
課程的基礎實驗內容十分貼近崗位任務,且層層遞進,為了促進學生學完基礎知識后,能將其進行舉一反三地進一步鞏固,課程中增加了很多提升知識運用能力的任務。但因課堂時間有限,且學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消化,鞏固基礎知識,所以一般只能根據大部分學生的掌握情況選擇基礎實驗內容進行實踐,無法持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學習的進度和學習效率提升。
(四)單片機實訓裝置使用不勤,學生懶于動手實踐
單片機實訓裝置是學習單片機應用技術的關鍵載體,只有多加實踐才能有效提高應用能力,但高職學生本身缺乏學習耐心,大多又懶于動手,利用合作模式開展教學雖有優點,但也有弊端,部分學生看得多做得少,認為自己看懂了就會了,其實根本就不曾動手,也缺乏實踐的經驗。課后更加不會主動練習或鉆研,致使每章節知識都沒有得到充分學習和有效鞏固,實訓課堂效率降低。
(五)數字化資源未能切實得到使用
自律能力差的學生往往沉迷于移動設備難以自制,移動設備確實嚴重影響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但一味制止學生課堂使用手機顯然還是不能讓學生真正調整到學習中。其次,雖然設備上面有著很多豐富的數字資源,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幫助,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自制能力也很差,若沒有教師督促,學生不會自主使用資源學習,數字化資源形同虛設。
(六)考核次數少,考核機制固化
目前除期中、期末考試這樣的固定考核,其他考核方式很少,考核過后即使知道哪些人學得好,哪些人學得不好,由于考試時間間隔太長,不能在學生每次開始掌握得不是很好的時候就及時發現并調整學習進度,而致使部分學生徹底跟不上,且大多考核只是針對理論,實踐的考核內容不僅單一,而且較少,起不到好的考核效果。
三、基于C語言的單片機應用技術的教法改進
(一)落實課程顯性目標和終期隱性目標,引導學生得到能力提升
在課程開始初期,必須有計劃地落實本課程的學習目標。首先,明確隨堂顯性目標,讓學生根據書本的項目任務從最基礎的項目著手,確?;局R的運用能力,并根據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布置遞進式的項目任務達標個數。其次,確定幾個實用性較強的單片機應用系統綜合設計項目,作為學生的終期隱性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向課程的終期學習跨步,如數字鐘、溫度計、倒車雷達等,學生自行挑選項目,再根據相同項目組隊,抱團學習,開展研究。每組組長有計劃地將項目任務進行分工,并定期組織討論,促進項目任務的進展。最后,可以繼續加強對學生能力提升的引導,如對源程序的修改和補充,以及對外圍電路的簡單設計。學以致用使知識得到傳遞、前進,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