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國的教育也不甘落后,提出了教學改革新理念——新課標,基于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生物學是一門基礎科學,我國學生使用的教材有很多版本,本文主要針對冀教版的初中生物實驗做為主要講解對象,為在新課標理念下冀教版的生物實驗課程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
1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作用
1.1培養學生發現、觀察新事物的能力
所謂觀察發現新事物就是通過實驗可以很快達到實驗的直觀效果,讓同學們在直接看不到的東西中借用一定的儀器比如顯微鏡,來觀察物體的細胞組織等,發現肉眼所看不到的新事物。從而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的能力,更進一步認識這個物體的特性。
1.2增強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
生物這門課程是一門偏向于實驗的課程,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參與中,會對一些實驗進行操作,比如觀察洋蔥細胞,就需要學生自己取洋蔥表皮細胞放置于載玻片上,并注意保證所取洋蔥表皮的完整性,只有夾取的表皮足夠完整,放置的足夠平整,才能更好地觀察出洋蔥細胞的形態,這時學生的手法拿捏的輕重很重要,還有做完實驗之后對載玻片的清洗等操作也是需要注意很多,以防損壞教學器材。在這個操作過程中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加了生物基礎知識的理解和直觀的認知能力,加強了記憶力,使枯燥的生物學變得更加有趣。
1.3提高學生判斷分析能力
在生物實驗中學生不僅要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規范操作,還要在操作中根據實驗過程判斷出正確的結論,并在實驗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總結不足,分析原因,天長日久就會提高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
2確保有效實施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策略
2.1轉變傳統教學觀,提高自身認知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教師來說的,由于受我國考試機制的影響,我國很多教師為了達到知識點速背的目的,一般給孩子安排實驗的機會少,實驗課多是講授課或課件演示課,這樣往往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學生。所以老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提高自身認知,加強實驗操作,在掌握扎實理論基礎上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2.2及時糾正孩子的偏科思想
由于受升學的影響,孩子們會認為生物是一門小科目,不重視生物課。我發現,通過胡蘿卜的組織培養實驗,順勢引導孩子聯系到實際農業生產中去,可提高很多孩子的興趣,使他們知道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類似實驗可慢慢吸引學生重視生物課,從而達到糾正孩子的偏科思想的目的,這是提高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作用最根本的方法。
3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方法
3.1激發學生興趣法
生物實驗能力是每個學生都要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出孩子們對實驗的興趣才能會使實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會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探索欲。比如冀教版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做實驗,其中發現細胞這一節老師可以事先告訴孩子一些比如番茄,菠菜,刀片,載玻片和生理鹽水,鑷子,消毒牙簽,碘液,吸水紙,紗布,抹布,廢物缸等教學器材,激發孩子的興趣,實驗過后并且讓孩子試著總結一下實驗的目的和未來的用處是什么。這樣就可以達到激發孩子求知欲的目的。
3.2預習實驗法
有句俗語叫未雨綢繆,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從小養成提前預習課程是很好的一個學習習慣。老師提前布置好預習任務,讓學生可以在預習中發現難點,重點,分別搞清楚,實在搞不懂的上課學習的時候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好好聽講。這樣就會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習效果。比如冀教版《形形色色的植物》,其中有一節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由于我們北方的氣候關系很難找到這些植物,通過提前預習是最好的方法,可以提前認識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
3.3加強實驗現場巡視法
雖然布置讓孩子們提前預習了,但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學習效果肯定也千差萬別,所以老師不能任由孩子們自己操作,要在實驗現場來回巡視,及時發現他們操作的不足,發現規范的多加表揚,并可以讓學習能力差的孩子多學習動手能力強的孩子。老師也要巡視完之后做到示范操作才可以,用于糾正孩子們的不足,比如載玻片應該怎樣拿,顯微鏡使用注意事項,生理鹽水的用量等,這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結語
針對新課標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是我國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引領世界潮流的必經之路。本文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對我國的生物教學理論體系添磚加瓦。也希望通過有趣的實驗教學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生物學的奧秘。除此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不會成為理論的天才實踐的傻子。
參考文獻
[1]王嬌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學探究類實驗教學策略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1.
[2]于國玲.淺談利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