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娓
摘要:石灰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涉及的工藝較多,如材料質量控制、碾壓工藝管控等。本文從填筑施工的工藝、施工與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了相關論述,旨在通過相關理論研究成果與實際案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現階段石灰土填筑施工的總體質量。
關鍵詞:石灰土;填筑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石灰土路基作為公路工程應用較為頻繁的路基形式,在性質上較為穩定且施工簡單。為確保其施工質量,一方面需要確保施工工藝符合相關標準,另一方面需要重視質量的控制。
1工藝,工作要點
1.1準備階段
根據施工現場的基本情況,做好路基整平,并進行原材料試驗檢測,如土的性質分類及石灰材料進場的過程中,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消解處理,并進行過篩處理。
1.2添灰工作
添灰施工前需要對土場進行整理,通過試驗段得出每百米添灰數量,施工過程中,按照添灰比例與質量檢測后,方可進行材料的投入使用。石灰土在配置與攪拌過程中,需要避免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如降雨因素等。
1.3運輸工作
在石灰土的運輸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視運輸距離的把控,另一方面需要重視運輸途中的溫度把控,應盡量避免運輸途中,石灰土材料應溫度過高等因素發生質量上的改變,進而影響實際施工質量。
1.4攪拌工作
材料攪拌工作一般通過現場應用路拌機實施攪拌兩遍。首次攪拌的過程中,避免翻拌到達機器底部,應保持部分空間,確保石灰土不會下沉且產生夾層。再次進行材料攪拌、拌合工作時,需要進行徹底翻拌,同時對下層實施調整,由此在較大程度上使上、下層具有完整性。在進行攪拌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設置專門的監管人員進行相關質量監管,如材料攪拌的程度和含灰量管控。石灰土材料經過充分拌合過后,應確保材料顏色無較大顏色出入、花面、灰條、灰團和集料窩面等情況。若材料出現質量上的不足時,需要實施補灰。拌合過程中需要對材料的含水量進行把控,若材料的含水量低于正常值,需要通過灑水車進行補充水分,該過程需要注意的是,灑水車應盡量避免在拌合狀態上的路段調頭和長時間停留,避免所處位置的含水量流失過大。
1.5碾壓工作
在材料攤鋪成型后且厚度與平整度等方面符合設計方案,這時應開展碾壓工作。整個碾壓過程需要避免出現起皮現象,對此應將灰土層的厚度維持在不低于9cm的程度。應用壓路機進行碾壓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厚度,比如壓路機在11t以上--16t以下的重量內,需要控制碾壓厚度,應低于16cm,若壓路機14t以上—21t以下,進行碾壓過程時的厚度應小于21cm。
第一,壓路機在沒有啟動振動的情況下實施排壓,隨后開振實施若碾壓,遍數均為一。
第二,實施強震碾壓,遍數維持在5遍左右。
第三,實施靜壓,確保表面無輪跡等情況后,最后對其壓實度實施相關質量檢測,確保符合設計與施工標準。
對于直線型路段的碾壓工作,應由兩端向中心方向實施碾壓;對于曲線型路段的碾壓工作,應由外向內開展碾壓工作。
1.6整修工作
整修工作在制定與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結合相關填筑質量標準,通過專門的整修人員實施清刷和夯實。
2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2.1石灰的質量控制
石灰在實際投入使用的過程中,應盡量應用高于II級的塊灰,消解過程中需要留意以下幾點:水量應占石灰總量的90%以下、50%以上,消解過后還應具有一定濕度,能夠避免出現隨風消散的情況。欠生與過火生石灰需要預備充裕的消解時間,在正是使用前需要過篩難以和沒有消解的石灰部分。在使用鎂石灰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留意消解時間以外,還需留意注水速度,使其拌合狀態維持在濕潤的狀態下。
2.2土的質量控制
土的體的質量控制工作中,需要結合具體的填筑建設項目以及現場施工環境等,制定合理的土體應用標準與形式,一般情況下需要重視拌合程度、開裂與龜裂等應用問題。土體的拌合需要確保破碎完整,粒徑符合填筑項目的應用標準,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填筑材料的質量性。在開裂與龜裂的防治工作中,應重視以下幾項措施:
(1)換土。
(2)摻灰次數把控(一般進行兩次)。
(3)注水量的控制。
(4)養護工作的制定、實施。
2.3壓實作業的質量控制
為保證石灰土路基填筑施工的壓實質量,通常情況下需要重視碾壓機械、貢酒、工藝以及灰土拌合質量、配比精確程度等,即以下幾點:
(1)在相同路段的施工過程中,應事先進行土質采樣和施工實驗,確保實際施工過程中能夠按照實際的密實情況開展碾壓施工。
(2)注重灰土等材料的配比及拌合程度。
(3)加錢碾壓過程中的含水量把控。
(4)提升碾壓施工機械設備的配套管理,同時加強碾壓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把控。
3結語
除了上述的質量控制項目以外,還應重視石灰、土質等方面的質量控制,盡量將施工設置在溫度變化不大的季度時段,確保填筑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材料具有較為穩定的性質。此外,含水量與碾壓程度等方面也應加強工藝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勇.公路路基土石方開挖與填筑施工質量控制[J].中國公路,2019,539(0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