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秋菊
“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是現在教育教學的重要策略,老師要盡一切努力給學生創造機會,盡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努力使學生成為學習上的真正主人翁,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學生自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實際上就是一種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的方法,是需要學習的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習需求、是學生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與方法的過程。主動學習是學生本人一輩子學習的基礎,對每一門功課、每一個不同學習的環境、每個階段的學習都非常關鍵、重要。孩子自動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將對他本人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很大影響。下面就小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談談自己個人的看法。
一、注重引導激發,善于點撥
在日常課堂教學當中,老師要注意抓住新的課題這一個好的機會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要善于點撥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注意抓住良好的情境進行教學,課堂上開展四人或六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課文每個主人公的角色扮演課本劇等等相關活動,從而激發起學生渴望得到知識的濃厚興趣。
二、確立目標,啟發自主參與
學生能主動參與并確立對本人有積極意義的學習目的,每個人制定好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要求,主動參與設計與評價,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方法。清晰明確的教與學的目標就像一盞明亮的燈,為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照亮了方向。“目標”這個概念對于小學的孩子來說比較抽象,不好理解,因此,老師會把“今天你們想要達到什么樣學習目的”轉換為“今天,你們要知道到什么?想學到什么?”例如,老師在上四年級的“三角形的面積”時,出示課題老師就問孩子們:這節課你想學會什么?孩子們就會根據課題,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前面老師教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孩子們經過短暫的思考后,都舉手搶著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孩子說:“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來由。”有的孩子說:“一定能用前面學過的計算公式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也有的孩子說:“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應該與前面學過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有密切關系。”……孩子們的這些問題就是這節課的學習要求和目標。老師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將孩子們所提到的問題展現出來,一個個地來驗證,孩子們明確了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與想達到的學習程度,進而圍繞這個學習目標,孩子們就會根據這些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三、適當鼓勵學生,強化學生學習動機
教師用愛心來表達對每一個孩子的鼓勵和滿懷希望,話語中自然流露出對孩子們的關心和慈愛,抓住每個學生學習上的一丁點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老師要及時地查明緣故,并耐心細致地跟學生交流讓學生及時認識并改正,既要解除孩子們心理上的顧慮和壓力,又要注意引導他們學習的正確方法,一定要努力幫助孩子們樹起學習上的信心,激發孩子們積極向上的動力。通過老師引導孩子們對成功與失敗進行正確的分析,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動機,使孩子們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自主學習之中。
四、正確指導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方法
想讓孩子們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最關鍵就是老師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使孩子們慢慢地掌握正確的學習思維方式,培養孩子們的分析、比較、歸納、總結、概括等學習能力,讓學生找到學習的好方法,慢慢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進而激發孩子們愛學習、想學習的熱情。
1.讓學生多自己動手操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很抽象、很枯燥,為了適合孩子們的思維特征,符合小孩子認識事物的規律和方法,教師必須在引導孩子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抽象原理和概念時,一定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孩子們通過具體事物操作過程進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面的現象。比如,在教學四年級的梯形面積的計算時,老師就讓孩子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各種梯形然后動手折、剪、拼,使梯形變成為我們前面已經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就會推導出梯形計算公式,有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經驗,孩子們不斷地在折、剪、拼的過程中探索與發現和教師的點撥啟發想出了各種方法。有的孩子用“折拼法”、有的孩子用“倍拼法”,有的孩子用“剪拼法”等等。這樣,通過孩子們的自主參與活動、自己動手操作,既使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了解新的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熱情。
2.小組合作討論,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由過去教師講為主轉化為以學生討論、合作學習為主,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們,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上的主人公。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舍得放手,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去討論,去探索,去與同伴合作交流,讓孩子們扮演學習上的主角,讓他們真正成為探索者。孩子們在激烈的交流討論學習氣氛中,始終處于不斷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思考狀態,整節課下來學生不但學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還能使自己的自主權得到充分表現。孩子們由“老師要我學”轉變為“老師,我要學”的學習態度。
五、強化生生互動,開展比學趕幫活動
教師既是孩子們學習上的導師、引路者,更應該是孩子們學習楷模,值得信賴的知心朋友,在當今教育形勢下,教師一定要學會轉換角色,靈活地搞好師徒關系,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完成任務,在師徒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老師教得更加得心應手,學生學得則如魚得水,老師的“教”不就更輕松,學生的“學”不就更愉快嗎?在學生中,既要強調學習競爭意識,又要進行互相幫助的活動。對于學習上的尖子生要及時給予表揚,要求中等生奮力趕上,鼓勵尖子生對學困生進行“一幫一”的結對幫扶活動,教師則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學習上的輔導和心理安慰,使他們樹立信心盡快進步。
總而言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自主學習才能使教師自主發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