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財奴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在當今“能力為重”“強化能力培養”成為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下,“學生互改作文”的方式重新被關注。學生在批閱他人作文中,可以看到作文中常存在的問題,從而反思自我;在閱讀他人習作中,還可以借鑒、欣賞別人的寫作長處;參與批閱習作活動,還可以增加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寫作評文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走出自我習作的封閉圈,開闊視野。避免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面。
但是,學生互改作文,并非隨便交流、隨機互換。那樣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多次嘗試,我認為學生互改作文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選好互改內容
小學生的評判、鑒賞能力還十分有限,并不是所有的習作都適合學生評改。因此,讓學生互改作文,首先要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文體。如果學生的互改經驗還比較淺薄,就應先從格式化強、內容較單一、語言平實的文體開始。如第一次作文互改選擇的內容是部編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留言條”。 留言條格式固定,語言平實,教師易于指導,學生容易把握,不會在評改中出現大的失誤,學生也容易有成就感。互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科學互換
“學生互改”時如何互換作文本是一個重要環節,決定著互改作文的成敗。一個班的學生在學習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差異,有的甚至相差甚遠。如果隨機交換,出現優對差,優生可能會把作文改得面目全非,而習作被改者不一定能理解接受,反而更模糊不清,自信心還倍受打擊。如果是差對優,面對比自己寫得好太多的文章,他會無所適從,覺得沒什么可改的。這都違背了互改作文的初衷,失去了互改的意義。在學生互改作文之前,先將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按照不同水平分成若干小組,然后依照優對中、中對優、中對差、差對中的原則進行作文本的互換。這樣,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有駕馭評改的能力,互改作文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覺得一對一的互改還存在局限性,必要時,還可以采取循環互改法,一輪互改結束,再重新互換,提高互改效果。
三、作好示范指導
要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首先要讓學生掌握作文評改的標準和方法,統一規范的評改符號。因此,在首次進行互評互改前,教師至少要用一課時的時間引導學生掌握評改作文的標準和方法,統一、規范評改符號,使學生在評改時有法可循,有規可依。
具體做法如下:教師在學生第一次作文后先通覽全班學生的作文,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習作各一篇作精批細改,以備示范講解。然后,借助班班通把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投射到大屏幕上(或打印),組織、引導學生討論、明確評改的具體要求,統一評改符號、方法和評分標準。最后教師用課件出示(或板書)自己的評改結果,供學生借鑒、參考,讓學生心中有例,從而使互評互改進入正軌,為下一步進行分組互評互改奠定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要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文評改的 “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習作均須達到的常規性要求,即在立意、選材、結構、語言、標點、書寫等方面的要求。具體來講,就是看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確,有無獨到見解,能否透過現象看本質;看材料是否能有效地表現中心,是否準確、典型、新穎,是否充實,形象是否豐滿;看結構是否嚴謹、思路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行文是否流暢;看語言是否通順流暢、準確得體、簡潔有力、生動形象;看標點是否正確規范;看書寫是否工整,字數是否達到要求。“特殊要求”則是就某一次習作訓練側重某一點、某一方面和某一階段的特殊性要求。無論“一般要求”還是“特殊要求”都要引導學生制定出具體、可操作的細則。
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兩種評語及寫作要求。評語有旁評(眉批)和總評(總批)兩種,旁評一般寫在作文右側評語欄中或寫在文字頂端,它是用來指出作文的字、詞、句、段,標點等局部的優缺點的符號及文字。總評寫在作文的最后,是對學生的作文的優缺點做出整體評析。對評語的總體要求應是一語破的,切中要害,指出作文的長處和不足,特別是對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要重點指出來,切忌做一些不著邊際、泛泛而談、無關作文痛癢的評語。這樣經常性的指導學生實踐,就能使學生逐步領悟、掌握評改作文的方法,并進一步掌握作文的規律。
四、分組互評互改
在組織學生真正了解、掌握評改方法的基礎上,把全班學生按座位以四人一組(不足四人時最后幾組可調整為三人)為單位分成若干個互評互改小組,這樣可保證學生在一課時改完全班所有學生的作文,并保證教師在下課時作簡要的總結評價。每組在第一次互評互改時可推舉作文水平高,書寫認真,工作負責的一名學生任組長,以后可輪流,負責本組評改時的程序操作,評語的書寫及本組評改的總結歸納。
在學生互評互改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巡查,對學生在評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的疑問等及時作以糾正和指導,并迅速通覽每個小組推薦的優秀作文及評語,在學生互評互改結束時,簡要地總結評價本次互評互改作文情況。
五、教師再評改
學生互評互改結束后,教師要把學生作文及小組的總結歸納全部收交上來。收交時按評改小組的順序分組收交,并把小組的總結及推薦的優秀作文封面朝下以示區別放在小組作文的最上面。然后快速通覽學生學生作文及評改情況,并對評語中存在的問題做簡要的修正,然后重點精批細改學生推薦的優秀作文,選出最優秀者以備講評時作為范文,在下次作文時進行全面的講評。教師精批細改的作文可讓學生重新謄寫或打印,并編輯成冊以供學生互相傳閱,也可推薦在報刊雜志上發表,以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寫作欲望。
通過生生互改,不但可以讓學生發現作文中要注意的問題,取長補短,還可以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和評改作文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