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紅
一個班集體的整體素質如何,主要看學生個體的素質,學生的素質高,往往班風正、學風濃、紀律好,班主任的工作就得心應手。但是“十個指頭不一般齊”,一個班集體總會有一些后進生??捎胁簧俳處煶3T诒г?,某某學生簡直就是“蠢貨”“笨蛋”。這種簡單的把后進生看成是智力低下的行為,其實也證實了教師的簡單粗暴。作為教師,不可只能教優生而把差生拒之門外,因此,我們要轉化后進生。下面談談我的主要體會:
一、要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通過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種:
1.家庭原因
有些家長過分寵愛子女;有些家長教育方法不當,簡單粗暴,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厭學。有一些家庭不和睦、殘缺,對孩子缺乏關愛,導致孩子冷漠、孤僻、憂郁的性格,對什么都沒有興趣,而成為后進生。有些家長缺少對人生的正確認識,追求吃喝玩樂,直接影響著孩子正確人生觀的形成;有些家長整天忙于賺錢,無暇顧及孩子,忽視了孩子的發展。
2.學校原因
有的教師教學觀念仍然陳舊,教法不當,處理問題缺乏公正或急于求成,過于粗暴,諷刺、挖苦。這樣極易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厭惡某教師某學科,成績快速下滑,紀律散漫。3.社會原因
社會輿論的錯誤導向。學生年齡尚小,辨別是非的能力差,極易受社會上不良風氣、不良伙伴的影響,結果成了后進生。
4.個人原因
有的學生自身智力低下,自我約束力較弱,成績不理想,慢慢地成了后進生。
二、結合實際采取有效途徑轉化后進生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個學生。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我們教育學生應該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例如,我班有個學生叫趙文勇。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要么學著老師的樣子說話;下課經常追逐,打鬧,臟話連篇,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就算做了,書寫潦草等,每天不是學生就是科任老師向我告狀。于是,我首先設法接近他,摸清他后進的原因。我相信,從“愛”字出發,就一定能轉化他。經過初步了解,原來這個學生后進的原因之一是他的父親的教育方法不正確,教育他非打即罵。我就家訪對他家長說清楚,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不能靠打就可以的。他家長認識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對,從此對孩子不再打罵了。我對這個學生進行談心說理,希望他能夠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可他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真正不改”。當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無藥可救了。但又覺得自己身為班主任,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教英語的陳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地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陳老師呢?”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說:“因為她經常批評我?!蔽矣猪樦鴨枺骸八秊槭裁磁u你?你知道原因嗎?”他又說:“因為我上課的時候搞小動作,不完成作業,書寫不工整。”我適時鼓勵說:“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敢承認錯誤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呢?想做一個受他人喜歡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對呢?”他聽后臉上露出了微笑,說:“我今后一定遵守學校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要說到做到!”“好!”
后來,他有困難,我主動幫助他,使他感到老師是關心他的。他有了進步,哪怕是輕微的,我都及時表揚他,我利用休息時間幫他補課。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 65分的好成績。我為了鼓勵他,還給他頒發了一張“進步獎”。第二學期,他學習更努力了,在每單元的檢測中,他都取得了 80分以上的好成績。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與學生的感情加深了許多。這時候,一位名叫陳偉杰的同學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課回答問題特別積極,但是紀律卻很松散,坐在椅子上想說就說,不時還與周圍同學發生爭執,嚴重影響了課堂秩序。下課后我找他談話,抓住他積極發言的閃光點,告訴他動腦筋想問題是對的,但發言先舉手,不能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必須經過老師允許才能說,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那老師就會誰的也聽不清楚了。你很聰明,有些問題一聽就明白,可不能打擾其他同學聽課,你可以再往深處想想,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他點了點頭,答應以后上課按要求做,保證以后不再違反紀律??墒?,沒過幾天,他又開始反復了。我想這也許是正常現象,形成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放學后,我又一次找他談心,把他叫到辦公室,摸著他的頭問他想不想當衛生委員,原來他早就盼望能做一名班干部。我抓住這一機會就與他來了一個君子口頭約定:“只要你以后能夠遵守學校紀律,就讓你當班中的衛生委員?!碑敃r,他非常高興,連連點頭,還不停地問:“老師是真的嗎?”我及時抓住他的心理,對他說:“只要你在紀律上得到同學的認可!一言為定!”我展開朋友式的談心,幫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使他在紀律上有了明顯的進步,而且衛生委員也當得十分稱職,在期末還被評為優秀班干部。
趙文勇、陳偉杰等同學的轉化,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好評,同時為其他同學作出了榜樣,班級的紀律也明顯好轉。通過對他們的教育,我深深地體會到:凡是后進生的轉化,都要經歷:“違反—教育—再違反—再教育”這樣一個特殊的過程,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教育過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形成不是靠教師一次兩次的說教就能形成的,當后進生重犯同樣的錯誤時,要給予理解、寬容,要反思自己的批評教育方法,摸清后進的原因,洞悉后進生的內心世界,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
總之,我們教師應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每一位后進生,多和他們交談,傾聽他們的心聲,對其形成的原因,研究相應的措施,使每一位后進生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中,共同把后進生轉化為先進生,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