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
“淡化語法不等于放棄語法。在“淡化”的背景下,實際上是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代教學形勢的發展要求把語法作為手段來學,作為橋梁來用,克服為學語法而學語法的偏向。
一、講練結合,方法多樣
傳統的語法教學往往采取“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練習為輔”的方式,形成了教師死摳語法、學生死鉆語法”的惡性循環,效果卻不佳。而現代的交際法強調:通過大量操練,由學生自己學習掌握。這種方法不管效果如何,首先是耗時較多,而往往事倍功半。
有一句話叫:“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learn.”(告訴我,我會忘記;演示給我,我會記??;要我參與,我能學會。)因此,語法教學必須做到“授人以漁,”一方面通過教師的“show,”引導學生掌握語法規則,另一方面借助學生的“involve,”讓學生去體驗和實踐語法。一堂好的語法教學課應該是教師的“show”和學生的“involve”兩者結合的講練課。
1.講解:形象具體,提綱挈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對畫龍點睛式的觀點提煉與綜合上,體現在指點迷津式的解難釋疑上,而不是教學內容的統盤式包攬上。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就必須注意講解的方法。
講解語法首先要形象具體,讓學生易于理解。在學習“同位語從句時”,很多同學會聯想到“定語從句?!惫P者先給學生列出能帶同位語從句的名詞:“fact,information,problem,news,promise…”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名詞的特點。當他們得出這些名詞是表示抽象的概念后,再進一步指出這些詞就好像空盒子,它們里面可以裝東西,裝什么?裝同位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的作用是解釋或說明盒子的“內容”。當然,這些名詞也可以帶定語從句,定語從句修飾盒子的外表,說明其外在特征。在學生明白了這兩種從句的本質區別之后,最后講解that及其他如when,where等詞引導的這兩種從句的具體區別。
其次要提綱挈領,使學生思路清晰。根據語法特點,在上課時可以使用圖標或創設情景,使課堂教學簡潔生動。例如:在講解時態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坐標軸;在講解復雜的復合句時,可以采用樹形圖表示法。
2.練習;形式多樣,練出效果
練習是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練習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要認真考慮、精心設計。練習的設計要逼真,要達到準交際的要求。設計應把握兩個方面,一是練習內容,二是練習形式。
對課堂練習來說,教師一般重視內容,忽略形式。但是練習一般出現在課堂教學的后半段,由于學生處于心理發育還未穩定的時期,如果語法練習形式呆板,學生就會“走神”,達不到鞏固知識的效果。而課后練習,很多教師重視筆頭練習、忽視口頭練習,重視標準化練習、忽視非標準化練習。形式單一的練習會使學生覺得英語枯燥無味,喪失學習興趣。
語法教學中常用的幾類練習形式有;跟讀或跟講練習、替換練習、轉換練習、改句練習、問答練習、翻譯練習、綜合練習。綜合練習包括合句練習,情景會話等。還可以把做游戲、作演講、聽故事、頌詩文等非常規的練習引入課堂。這幾種練習配合使用,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二、學用結合,培養能力
學習最有效的方法是應用。學習語法最終的是應用于聽、說、讀、寫等技能中。語法教學必須多次循環加深,螺旋反復。學用結合,培養能力。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有必要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使用英語教學
英語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我們學習英語不只是了解它,而是為了應用它。在課堂上,教師要帶頭實用英語,變語法教學的“死罐”為”活學”。
2.聯系實際,突出語言的表現力
語法教學中,教師往往要舉出很多例子,對語法規則作具體說明.在舉例子時,切忌生搬硬套,照搬書本,一定要結合實際,再造來源于生活的完美句子.
3.注意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如果我們把語法教學與聽說、閱讀、寫作結合起來,語法就會在應用中獲得巨大的生命力。
4.向課外延伸,鞏固課堂效果
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語法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握語法,而是為了取得學習目的語言工具,就像我們為了學習英語發音而學國際音標一樣。因此,我們要銘記語法教學的目的,開拓出“學語法-—用語法—丟掉語法”的新路子,實現淡化語法教學的“軟著陸”,促進聽、說、讀、寫等多項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