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霞 師麗娟 牛書紅 孔 靜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了解新形勢、掌握新情況,學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有效破解問題的主攻方向,最終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面對十個“時代之問”,潞安集團各產業、各單位結合實際,在科學研判發展形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抓好改革創新上動腦筋、做文章,并以實際行動積極落實,為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披荊斬棘、力奮斗。
7月18日,潞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游浩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黨課中,響亮地提出了潞安實現高質量發展亟須破解的十個“時代之問”。“時代之問”提出后,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廣泛關注、熱烈議論,并紛紛表示,要挑起該挑的擔子,盡到該盡的責任,扎扎實實工作,認真作答企業面臨的“時代之問”。
面對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我們該如何保持定力、增強耐力,科學研判、有效應對,更加清醒務實地實施“13865”戰略構想,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潞安‘以效益彰顯價值、為社會創造財富’的‘辦企初心’和‘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戰略使命’,就是營銷總公司踐行的初心和使命。”營銷總公司營銷信息主任李旭芳說。
今年5月31日,原來的潞安煤炭運銷總公司正式改制為潞安營銷總公司。改制后的潞安營銷總公司業務涵蓋全集團煤炭的鐵路、公路銷售,煤化工產品、新能源和裝備制造產品、生物健康產品的銷售,煤質管理和洗煤廠建設。通過優勢互補、平臺共建、資源共享、品牌效應、科學規劃等一系列措施,開啟了規模化、協同銷售模式,將進一步擴大潞安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占有率,提升經濟效益,助力潞安華麗轉型。
潞安集團在營銷工作上優化布局、挖潛運量,調整結構、開拓新市場,一舉解決鐵路運力不足的難題。上半年,營銷總公司累計外運煤炭3358.64萬噸,同比增加120.69萬噸。其中,國鐵累計外運1319.28萬噸,同比增加16.17萬噸。特別是5月份國鐵外運日均裝車1145.5車,6月份國鐵外運日均裝車1186.5車,連創歷史最高紀錄。主體礦效益煤累計外運947.08萬噸,同比大幅增加125.99萬噸。
抓好煤炭板塊的健康有序發展,是潞安集團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基礎,當前,智能化又是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目標。潞安集團機電系統瞄準智能化方向,圍繞實施“13865”戰略構想,突出問題、實踐和目標三大導向,全力抓好智能化礦井建設及先進裝備升級。以機電基礎管理、短板管理、重大事故預防、變化管理為主線,以安全責任落實為抓手,以創新增效、新技術新裝備應用與推廣為依托,以加快推進智能礦井建設、標準化動態達標、職工素質提升為突破,以幫扶太行潤滑油銷售、推動與先進企業技術合作提升潞安集團裝備制造水平為己任,圍繞“四化”建設要求,組織制定煤炭生產企業機電裝備2025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機電系統管理考核體系,高質量、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每項工作,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發展成果,積極構建大機電中心管理格局,為企業的長遠高質量轉型發展凝心聚力。
“‘時代之問’既是問卷,也是方向。我們要想答好問卷,堅持好方向,就必須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始終保持旺盛斗志和想干事、敢干事的精神狀態。”潞安環能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機電處處長劉進平說道。
面對“一煤獨大”,轉型產業、新興產業正處于爬坡過坎期的發展現狀,我們該如何圍繞“一主三輔兩培育”產業定位,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堅定不移走出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新路子?
今年5月29日,中央通過了《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作為省屬大型國有企業,潞安集團著力推進煤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勇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煤基清潔能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栗進波堅定地說:“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直面問題,攻堅克難,提升產業自信,這也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
未來世界能源的發展方向,是去碳補氫,讓碳以其他的形式進入其他材料。潞安集團現代煤化工的發展戰略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的方向,與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高度一致。栗進波表示:“我們一定要直面問題、攻堅克難,推動潞安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在全面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能源化工領軍企業的征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9年是石圪節智華生物公司以銷售為龍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不斷研發新產品,繼續推進原料基地建設,繼續打造生物健康高端品牌,實現生物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同時,根據整體發展思路,將投資建立“智華天寶”牡丹籽油營銷中心,并充分發揮“油用牡丹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的資源優勢,以項目為載體,以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為主線,加快成果轉化步伐,取得科技創新工作的新突破。
國企改革進入集中發力的關鍵期、攻堅期,我們該如何攻堅克難、破浪前行,用足非常之力、堅守恒久之功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真正肩負起國企改革的歷史使命?面對當今科技和產業革命以及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形勢,我們該如何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近日,從潞安太陽能科技公司傳來捷報: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1677.64萬元,實現公司成立10年以來首次盈利。在潞安太陽能科技公司董事長鄧銘看來,這份“成績單”的取得與“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密不可分。改革開放是革故鼎新、披荊斬棘,不斷向未知領域推進的過程,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太陽能公司在“過河”的過程中,建起一座“改革”之橋。其突出“國企平臺、民營機制、全球戰略、潞安品牌”的發展理念,根植潞安集團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豐沃土壤,從機制體制入手,銳意改革,引入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事業部制改革、內部市場化改革,開展對標提升、契約化管理工作,構建了以市場為核心的現代化企業管理體系,初步闖出了一條創建一流光伏企業的特色之路。
“我們要在改革中把握初心、守住初心,大膽地試、大膽地實踐,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勇擔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改革責任,在新起點上推動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鄧銘如是說。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作為一個走在當今時代前沿的行業——信息化管理部和通信公司,他們堅守的“初心”就是創新,就是以信息化支撐集團戰略,為建設現代能源化工企業提供助力。
潞安集團信息化管理部部長、通信公司經理蘇玉勤詳細闡釋了這份初心:遵循“橫向貫通,縱向集成”原則,整合平臺資源,推進“數字潞安”“智慧企業”建設,構建適應集團戰略發展要求的信息化管控平臺,強化信息化建設集中統一管理職能,積極推進重點產業板塊信息化,智慧礦山、智慧工廠等示范工程建設。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勇擔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責任就是他們擔負的使命。當前,他們正在認真謀劃集團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整合資源,構建適應集團戰略發展要求的信息化管控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大力提升集團的信息化水平,為“一主三輔兩培育”和現代能源化工領軍企業的建設提供堅實的信息化支撐;以“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理念來為集團職工做好信息化服務,提升潞安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眾智謀事必明,眾力舉事必成。潞安集團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東風,以回答好“時代之問”為牽引,一步一個腳印踐行敢擔當勇作為,把本職本業作為主戰場,以推進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成果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