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暉 山東理工大學
教學團隊通常是指由一個專業或某一課程的教師組成的,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而相互協作、共同承擔責任的教師群體。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我系部成立教學團隊4 個,本團隊是其中之一。
為更好培養網絡通信相關行業人才,加速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改革和創新,繼續優化課程體系結構與充實教學內容,使課程體系更具基礎性、相關性、連貫行、階段性和實踐性。教學團的規劃與發展應該立足現在、著眼未來、長遠規劃,一下從四個方面探討本團隊的建設。
加強學科基礎課程的建設,數字電路、模擬電路、信號處理、通信網絡和通信原理,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夯實基礎。持續不斷改進,改革、完善、提高課程講義、實驗、課程設計等各項材料,內容緊扣通信行業時代發展,緊跟時代步伐,編寫了多門實驗指導、實踐教材,為教材編寫與出版打下良好基礎。
在專業課程模塊實現分方向,對于網絡通信要加強通信網、無線傳感網、計算機網絡、移動通信、網絡應用技術、云數據采集、云應用、面向對象的通信軟件設計等諸多課程。具備了基本的硬件、通信、網絡的知識,還要學習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等的軟件的實現與開發,通過編程來實現網絡的通信。
團隊成員在教學過程中一如既往的不斷研究與提高教學方式方法,與時俱進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擴充,持續不斷進行教學改革。
課程間的連貫性與融合性要通過電子實驗、通信綜合課程設計和通信軟件綜合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參加創新實踐,主要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通過軟件的編程將硬件采集信息,經通信網絡進行傳輸與云數據平臺處理,實現硬件、軟件、網絡的綜合創新實踐。
與大唐、IUV 等的合辦大賽,自主舉辦云應用大賽,與南京嘉環展開實踐教學,以賽促學。加強開放實驗室,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等,以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基礎專業課程與實踐的基礎上,積極尋求與中移物聯、斐訊、高青大數據中心的合作,開展基于云大數據平臺和NB-IoT 的融合通信、網絡、傳感硬件與軟件開發的云應用綜合實踐與鍛煉,開展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的合作,培養更多的融合智能、網絡、通信、云應用與大數據的優秀人才。
教學團隊要不斷進步,要從實施、總結到優化再到實施,不斷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合理布局課程間的支撐關系,以此為基礎展開課程教學與課程間協作。
課程間支撐關系與實踐實訓的支撐關系如下:
通過教學團隊的實施,使得課程教學間教學銜接更加順暢,使得教學與實踐更加系統化,使得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目標與動力,增強了教與學的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