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芳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策劃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隨著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不斷發展,媒體的新聞報道競爭加劇。文章探討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過程中新聞策劃與策劃新聞的區別與發展以及新聞競爭,同時強調新聞策劃并反對策劃新聞,為媒體的科學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媒體融合 新聞策劃 策劃新聞
在媒體融合發展激烈的競爭過程中,新聞策劃是較為有效的利器。然而,遺憾的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新聞策劃在一些媒體中演變成了“策劃新聞”,這對于媒體融合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新聞策劃人員每天要根據獲取的新聞信息和事件進行編播,通過節目及時將新聞信息傳遞給人民群眾。新聞策劃讓人民群眾隨時關注社會狀態并對熱點事件進行評論,將正能量傳遞給人民群眾,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新聞策劃的概念與發展
新聞策劃是新聞傳播者在遵循新聞傳播規律的基礎上,為達到某種傳播效果,在一定時期內對新聞事件所做的設計和規劃。新聞策劃要求有一定的時效性,無論是從材料的選擇還是對新聞價值的衡量都有嚴格的要求。新聞策劃在消息采集、消息策劃、文化傳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新聞宣傳是增強新聞輿論引導作用的關鍵,為增強新聞的表現力,需要加強新聞的宣傳觀念,對新聞宣傳模式進行創新。新聞策劃是新聞報道的一部分,確保工作質量的同時增強報道的影響力是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所具備的認知,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率。因此,在選擇新聞主題以及新聞策劃過程中,要做到主題新穎有吸引力,與時俱進保證新聞的時效性,抓住新聞特點對其有效強化提升新聞的影響力。媒介是新聞傳播的主要渠道,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所以進行新聞策劃時要留意網絡時代受眾的信息接受程度,對傳播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改變傳統媒體報道形式,增加與受眾的互動。此外,善于接納受眾的意見建議有助于新聞傳播達到實際效果,利用借助科學的力量對新聞策劃進行創新,使新聞輿論的影響力顯著提高,有效加強新聞輿論引導作用,為社會和諧發展提供有利平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聞傳媒局勢發生了突變。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的出現,使傳媒市場競爭發生改變,新聞策劃大戰全面展開,許多傳統媒體加入到了新媒體的競爭中。①
新聞策劃的基本原則
在新聞策劃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新聞策劃應該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以受眾的利益為根本。其次,作為媒體的社會責任,媒體承擔著引導輿論的功能。此外,新聞策劃應該是基于事實基礎上的創新,保證新聞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受眾需求原則。新聞策劃如果想達到有影響力的效果,就必須切實了解受眾需求,只有掌握受眾對于新聞的需求,從受眾角度出發,才能策劃出貼進百姓、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在進行新聞策劃的時候,策劃人員一定要滿足受眾需求,針對受眾心理進行調查和分析。在進行新聞策劃的時候,如果把握住了受眾一般心理,就可以策劃出很多大眾普遍接受的新聞。如果把握住了受眾特殊心理,就可以針對性地推出定位精準的新聞。②
輿論導向原則。新聞報道一直是輿論的主導者,媒體不僅要將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到受眾人群,還要肩負起引導社會輿論的重任。通常情況下,新聞報道代表了一個臺的立場。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在新聞策劃和制作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保證新聞的真實性,避免因為新聞失真而誤導受眾陷入輿情,甚至產生一些過激的反應。在新聞策劃選題的時候一定要嚴格遵照新聞傳播原則,因為新聞事件經常帶有突發性和不可把握性,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報道往往處于被動狀態,而新聞策劃就要準確拿捏住尺寸,確保新聞合理性。策劃完成以后,也要根據實時情況來不斷調整。一個新聞事件必然在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新聞策劃必須及時進行修正,讓新聞具有客觀性。③
創新求異原則。當前網絡高度發達,每天的新聞五花八門,媒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若想在眾多新聞報道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新聞策劃的過程中堅持創新性原則,找準切入點,立意高遠,保證新聞在每一期都能夠呈現出新的視點, 不會讓受眾產生審美疲勞。創新并不是憑空捏造,而是要在準確把握宏觀政策基礎上做多元化組合,以求打破傳統新聞制作思想的局限性。
策劃新聞的出現與后果
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逐漸與新興媒體以及自媒體相融合,實現了現代媒體的多樣發展。在媒體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新聞的內容以及真實性不斷提高,新聞策劃的內容自由度逐步提升,實現新聞與媒體的綜合性發展。全媒體定義是針對傳統媒體而言的。隨著媒體行業的迅速發展,全媒體的發展趨勢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聞媒體發展過程中,逐步從傳統媒體轉向以碎片化形式進行傳播,大眾也能夠依照自己需求以及時間來通過移動設備終端和網絡來獲取信息。相對傳統媒體來說,全媒體在互動方式或者點播方式上有明顯差別,受眾不只是自由點播,和媒體展開雙向互動,還在角色定位上有所轉變。利用全媒體技術來收發、轉載信息,受眾可以自由選擇接收信息的方式,與此同時,信息傳播再也不會受到時空等條件的限制,完全實現了全天候信息交互。④
在新聞策劃的不斷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新聞具有了特色,使受眾更容易理解新聞中的內容。但近年來,“網紅”等現代媒體競爭產物的出現,擾亂了新聞市場,進而出現越來越多的策劃新聞。策劃新聞與新聞策劃的本質區別在于,新聞策劃是違繞一個主題或事件制訂有計劃有重點的報道,是對發生的新聞事件客觀有效地充分利用;策劃新聞則是為達到某種宣傳目的和效果人為地制造新聞事件,它是主觀臆想和操作的產物。策劃新聞本身違背新聞規律,更多地具有營利性目的。
策劃新聞的治理
堅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為了促進當前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維護民主政治制度,必須堅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速度慢、時效性差,很多傳統媒體不能及時傳播最新消息。新聞策劃可以違繞新聞事件開展更深入的分析報道,并在輿論引導上與大的方向、觀點保持一致,這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的原則。
建立虛假新聞監督機制。首先,媒體應建立隨機監督機制,以監督其管轄范圍內的媒體行為。其次,媒體應制定自我監督機構和制度,防止策劃新聞造成對新聞界的破壞。⑤
從重從嚴處罰虛假新聞。違反規定的媒體工作人員將受到嚴重懲罰,包括終身不得進入新聞界等。此外,違反新聞法律條例造成嚴重后果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在新聞傳播中,應加強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讓新聞媒體用一般社會道德和法律,特別是新聞職業道德規范、新聞工作紀律約束,限制自我新聞傳播活動的行為,從而杜絕策劃新聞導致的虛假新聞的傳播,努力為全媒體時代的社會發展貢獻力量。⑥
結語
當前形勢下,新聞媒體如果想要長遠發展下去,就必須變革觀念,不斷創新聞報道模式,對新聞事件進行精心策劃,為受眾提供更為優質的內容,從而滿足大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單位:秭歸縣互聯網信息管理辦公室)
注釋:①田連友,趙 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新聞報道策劃與新媒體關聯》,《策劃與版權》,2017(12)。
②喬 雅:《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新聞新聞策劃的創新思維探討》,《中國傳媒科技》,2018(4)。
③張 霆:《媒介融合發展下新聞策劃課程教學改革探析》,《教學研究》,2017 (2)。
④么 穎:《融合發展時代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問題探析》,《現代商貿工業》,2017(22)。
⑤陳 彧:《“融合媒介”與“融合新聞”的實踐與思考》,《新聞戰線》,2017(21)。
⑥許 多:《媒介融合狀態下新聞主題策劃機制創新研究》,《新聞研究導刊》,20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