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信艷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骨科 陜西省西安市 710038)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1月份 ~2019年6月份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為實驗對象,按照骨折切開復位合并內固定,全髖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成形術等這些標準隨機篩選100 例骨科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法將100 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 例,其中實驗組有男性患者29 人,女性患者21 人,年齡分布為10 周歲在87 周歲,平均年齡為 55.23±4.65 歲,骨折切開復位合并內固定患者 37 例,全髖關節置換術5 例,人工股骨頭置換成形術7 例;其中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1 人,女性患者19 人,年齡分布為14 周歲在84 周歲,平均年齡為53.32±4.76 歲,骨折切開復位合并內固定患者35 例,全髖關節置換術4 例,人工股骨頭置換成形術11 例。除此之外,兩組患者在病情、身體狀態方面無明顯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其中對照組展開常規化護理;實驗組在實施和對照組相同的常規化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①心理安撫,術后增強患者對于疼痛的信息,幫助骨科患者排除不良情緒,構建良好的心理狀態;②認知干預,通過對疼痛情況進行宣教,有利于骨科患者了解骨科手術的過程,幫助其更好的了解應對疼痛的技巧和降低心理緊張感,提高術后恢復效果;③超前多模式鎮痛,護理人員應該一對一的對骨科患者進行指導,幫助骨科患者采用適宜的坐姿或者臥姿進行休息,根據患者的手術情況進行多藥物聯合應用,進行超前鎮痛,采用多模式鎮痛,減少每一種鎮痛藥物的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④舒適護理,術后加強醫患、患者與家屬等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醫護人員和家屬給予患者充足的社會支持。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環境,讓患者感受身心舒適。
1.3 觀察指標 ①疼痛感按照0-10 級進行分級,數字越大患者疼痛感越明顯,將疼痛感級別分為無感、輕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以及極度疼痛,分別記錄患者術后1h、5h、10h、24h 的疼痛值。②患者滿意度調查,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將滿意度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 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組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采用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統計兩組骨科患者術后疼痛,并進行比較,具體情況見下表。

?
通過上表比較可以得知實驗組的骨科患者在疼痛情況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骨科綜合護理有利于幫助骨科患者術后減輕疼痛。
2.2 統計兩組骨科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并進行比較,具體情況見下表。

?
通過上表比較可以得知實驗組的骨科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骨科患者在術后往往會有一段的時間感覺到疼痛感,如果不能及時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覺,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恢復。本文通過對100 例骨科手術患者進行了對比研究,旨在探索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的影響。
通過對骨科患者術后采用如下綜合護理:主要包括:①心理安撫,對出骨科患者進行疼痛進行心理安撫和指導,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幫助患者掌握應對手術中、后時心理緊張的方法,增強患者對于疼痛的信息,幫助骨科患者排除不良情緒,構建良好的心理狀態;②認知干預,通過對骨科患者進行疼痛情況進行宣教,有利于骨科患者了解骨科手術的過程,幫助其更好的了解應對疼痛的技巧和降低心理緊張感,提高術后恢復效果;③超前多模式鎮痛,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手術情況進行多藥物聯合應用,進行超前鎮痛,采用多模式鎮痛,減少每一種鎮痛藥物的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④舒適護理,在術后一方面加強醫患、患者與家屬等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情況,醫護人員和家屬給予患者充足的社會支持。同時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環境,讓患者感受身心舒適。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得出對骨科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順利度過骨科術后疼痛期,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根據骨科患者的個體差異行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幫助骨科患者減輕疼痛和心理壓力,提升術后恢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