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舟
(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范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長沙 410005)
臨床上,針對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質量非常的重要和關鍵,直接關系著患者療效和預后,呈正比關系,臨床上如何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成為了關鍵所在[1],應重視。本文為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選擇患者最佳的護理措施,對比常規護理與優質護理在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我院救治的42 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 21 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 13 例,女 8 例,年齡在 22~72 歲,平均年齡在(52.23±1.12)歲,病程在 2~15年,平均病程為(7.15±1.34)年;觀察組患者男 14 例,女 7 例,年齡在 21~73 歲,平均年齡在(52.16±1.25)歲,病程在 3~16年,平均病程為(7.55±1.34)年。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給予口腔清理、換藥、呼吸道暢通、鼻腔清理、靜脈通道建立等。觀察組患者應用優質護理,措施為[2]:①優質心理護理:該疾病的病程較長,在對患者實施長期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因對疾病的不了解、擔心等,易滋生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互信度,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一旦發現患者滋生負面情緒,應及時給予患者實施心理輔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升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②優質健康宣教:針對患者對疾病不了解的因素,應給予患者實施宣傳手冊、視頻、口頭表達等方式,對患者實施疾病和護理相關知識的教育,進而提升患者對于相關知識的認知度,提高患者依從性,主動配合護理人員施救。③優質出血護理:對血壓、脈搏、呼吸頻率等指標進行密切監測,一旦出現波動或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依據患者實際病況科學、合理的使用藥物,為患者及時止血;處在出血狀況時,應保持充分的臥床休息,保持患者的呼吸通暢,避免患者的氣道被阻塞,加強患者出血護理。④優質飲食、用藥護理:依據患者的病況變化,結合醫囑,為患者制定合理、詳細、科學的飲食及用藥指導,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情況。護理情況: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安全性、滿意度評分。癥狀改善評分應用癥狀改善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內容為:焦慮、抑郁等心理、生理上的病癥,總分為100 分,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癥狀改善越好,反之,表示患者的癥狀改善越差。生活質量評分應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內容為:行動能力、日常生活等,總分為100 分,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低。安全性評分應用安全性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內容為:復發、繼發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總分為100 分,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越低,安全性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越高,安全性越低。滿意度評分用問卷答題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調查,總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低[3]。
1.4 統計分析 將數據錄入excel 表格之中,用SPSS18.0 軟件對數據實施統計分析,用()來對數據計量資料表明,用X2對數據計數資料檢驗,P 值<0.05,表明數據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情況 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安全性、滿意度進行比較,觀察組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更低,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安全性、滿意度評分更高,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
臨床上,一旦對該疾病進行診斷,需及時進行救治處理,首要任務為穩定病情、止血等,在對患者施救的過程中患者的護理質量非常的重要,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療效和預后。優質護理是一種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主旨為“以人為本,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主要對患者實施優質心理護理、優質健康宣教、優質出血護理、優質飲食、用藥護理;通過對患者實施全方面的優質護理服務,患者的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安全性和滿意度[5],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提高了安全性和康復速度,優質護理值得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