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摘要:出口企業的業務涉及到國際結算,而國際結算一般以美元結算為主,在結算過程中難免出現匯兌損益。但由于我國的匯率制度屬于浮動匯率制度,所以出口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然面臨匯率風險。匯率的波動對企業的投融資、債務管理等都有較大的影響,是影響出口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重要影響因素?;诖?,本文從匯率波動帶給出口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出發,研究出口企業如何在匯率波動時期提高自身抵抗匯率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匯率變動;出口企業;影響;措施
一、匯率波動給出口企業經營帶來的問題
匯率波動給企業經營帶來的直接影響在于資金的變動,所以本文主要從企業經營成本、融資、應收賬款管理以及利潤分配四個方面分析匯率波動給出口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以本國出口企業為例,假設不考慮通貨膨脹,匯率波動給出口企業經營帶來的問題主要有:
(一)經營成本方面
國際市場大環境影響造成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從企業成本管控的角度來說,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尤其是其中的原材料成本。當人民幣兌美元比值增大(人民幣貶值),如果企業原材料需要從國外進口,此時企業所支出的人民幣金額將會增加(在沒美元存款的情況下,企業一般是以人民幣購匯),原材料成本就會加大,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企業盈利空間就會縮小;當原材料從國內采購時,因國內原材料市場一般比較穩定,不會因為人民幣貶值而大幅度上漲,加上目前國家對增值稅稅率的調低,原材料價格反而會降低,經營成本隨之減少,而企業產品出口收到的資金卻增加,相對增加了企業盈利的空間。
(二)融資方面
從融資角度來說,由于融資是有期限的,就是存在一個時間的跨度問題,當企業融資(美元,出口企業由于進口原材料需要美元。)時的人民幣對美元比值處于低值(人民幣升值),而還款時人民幣對美元的比值處于高值(人民幣貶值)時,就需要支付更多的人民幣用來還款,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同樣,當企業融資到期還款時人民幣對美元的比值處于高值時,企業則需用較少的人民幣還款,財務成本將會減少;因此,匯率波動會影響財務成本,對企業的經營利潤產生差異。
(三)應收賬款管理方面
在目前的微利時代,賒銷成為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出口企業在確保收款安生的情況下也可以采取OA方式結算。在會計賬目中反映為應收應付賬款。出口企業的應收應付賬款管理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較為嚴重。賬期內如果人民幣與美元的比值增加(人民幣貶值)就會更多的人民幣,增加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反之,當賬期內人民幣與美元的比值減少(人民幣升值)就會得到更少的資金,造成企業的損失。應付賬款則與上面起相反的效果,即當人民幣貶值時應付賬款在賬期內會增加債務,減少利潤空間,當人民幣升值時應付賬款在賬期減少債務,增加利潤空間。因此,匯率的波動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
二、出口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對策研究
通過上述的研究以及結合產生問題深層次原因,本文提出以下優化企業應對匯率波動影響的對策建議:
(一)規避匯率風險的財務手段
1.加強合同管理
出口企業在規避匯率風險時可以在合同上采取手段,一般有以下幾個方法:第一,在合同中約定計價貨幣為本幣,如果對方企業要求以外幣計價時,雙方盡量選擇美元以外的匯率結算,避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太大波動造成損失,第二,設定保值條約,即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未來貨款交割時的匯率,在約定到期后無論此時市場上的匯率是高是低,出口企業都可以得到預期收益,不受匯率波動的影響[2]。
2.加強對金融工具的使用
隨著國際金融市場逐漸完善,逐漸出現了一些金融工具預防匯率波動,所以出口企業可以參考以下幾方面的建議實現對沖匯率風險的目的:
第一,利用期權工具。期權可以分為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以買入期權為例,買入期權是指按照約定買方擁有可以在未來約定的時期以約定價格購入標的物的權利,并享有不行使這個權利的自由,而所付出的只是一個期權費。如A企業在三個月后有一筆來自B企業100萬美元的貨款回收,B企業所使用的本幣為美元,假設美元:人民幣=1:7。由于匯率市場波動頻繁,可能三個月后匯率變為美元:人民幣=1:6.8,如不采取行動,A企業將損失20萬人民幣的資金。所以,此時A企業可以買入看漲外匯期權,約定行權價為6.95,支付3000元人民幣。如果三個月后即期匯率雖然出現上浮,但未曾超過6.95時,A企業放棄行使權利,損失3000元權利金。如果三個月后即期匯率上漲超過6.95時,假設就在6.95這個定點處A企業行使權利,此時A企業可以用100萬美元獲得695萬人民幣,損失5.3萬元,小于20萬,減少了匯率波動給A企業帶來的損失。
第二,利用遠期合約工具。遠期合約中,買賣雙方事先約定好交割日期、交割價格,從而對沖匯率風險。比如A企業要出口一批產品,但合同約定的100萬美元貨款要在3個月后才能拿到,當前美元:人民幣=1:7。此時A企業便可以和其他交易商簽訂一份遠期合約,約定以6.95:1的人民幣兌換美元價格賣出100萬美元。若三個月后即期匯率為6.98,此時A企業收到100萬美元的貨款,換算人民幣為698萬人民幣,損失2萬元,而同時A企業還需要履行遠期合約,損失3萬元。若三月后即期匯率為6.8,此時A企業的100萬美元貨款只能換算680萬人民幣,在A企業履行遠期合約后,A企業可以將100萬美元賣出695萬人民幣的價格,損失減少到5萬元。同期權相比,遠期合約屬于必須履行的義務,沒有放棄的權利。
除了期權和遠期合約外,一般常用的金融工具還有即期結售匯工具、期貨等。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可以幫助出口企業對沖外匯風險、減少企業經營的損失[3]。但金融工具的應用受金融市場完整度的影響較大,比如相比期貨合約,遠期合約雖然便利,但遠期合約存在較大的毀約風險,所以在實際應用中,企業還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和面臨的環境進行選擇。
(二)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掌握合同主動權
除了外部環境之外,企業應對匯率波動的能力還和企業的競爭力有關,而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經營情況的外在表現。當出口企業擁有較強的競爭力時,企業可以在合同簽訂中掌握更多主動權,出口企業可以爭取到更多規避匯率風險的機會。通過對出口企業經營情況的分析,企業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提高自身競爭力:
第一,以風險控制為導向加強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是企業主要用來調整自身經營活動以保障其不偏離既定運行軌跡的主要手段,出口企業可以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加強內部控制,主要利用風險預警機制對出口企業各經營活動開展風險識別、評估以及預警。當提出預警后,企業便可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正,為出口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穩固基礎,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經營的穩健性和競爭力。
第二,加強績效管理??冃Ч芾碇饕譃榭冃繕说闹贫?、績效溝通、績效評價以及評價應用幾個主要環節。首先,企業需要確??冃繕酥贫ǖ挠行裕髽I在制定績效目標時需要結合戰略目標和預算指標來考量;其次,重視績效溝通,企業主管要和員工一對一溝通,就所設定的績效指標合理性進行交流,再由主管進行合理地調整,以保證績效指標給予員工的壓力適中,不會帶來負面效果;最后,加強對績效評價的重視和應用,將績效評價結果和員工的切身利益掛鉤,設置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比如提高績效工資的占比,實行多勞多得的政策。
三、結束語
市場全球化以及我國所實行的匯率制度使匯率風險成為出口企業經營中面臨的重要風險,出口企業想要提高利潤空間則必須加強對匯率風險的重視,通過借助應用金融工具、規范合同等規避匯率風險,實現套期保值。其中,由于不同出口企業所擁有的規模、客源等不同,在相應的措施采取上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尋求最優方案。
參考文獻:
[1]周程偉.匯率波動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7 (8).
[2]高治.淺談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出口企業的影響及策略[J].會計師,2018,295 (16):81-82.
[3]楊斌,周瑩.人民幣匯率波動對進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金融,2018,No.424 (0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