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東
“在黨建引領下,不到3年時間,我們的村民甩掉舊習,轉變為城市居民。”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街道洲島家園社區書記陳梅驕傲地說。
南京江心洲,四面環水,是長江中的小島。由于洲島生態建設需要,2014年開始,1.5萬當地村民被集中安置到精裝修小區——洲島家園。搬進小區后,村民們一時難以適應,閑來無事,他們還會找塊廢地繼續耕種,甚至鏟去綠地種蔬菜;雜物農具堆在樓道內,高空拋物時有發生;遇到家里白事,花圈堆到了鄰居家門口……
“為引導他們由村民向城市居民轉變,社區可沒少動腦筋。”陳梅說。社區黨支部把有文藝專長的退休教師、文藝積極分子組織起來,請來南京藝術學院老師搞培訓,組建起腰鼓、歌舞、說唱隊等11支文藝演出隊伍,自編自演身邊事,平均每月有三四場演出,表揚好人好事,批評陋習惡習。比如,用三句半宣傳垃圾分類、用表演唱宣傳文明新風、用快板書宣傳遵紀守法等,形式和內容深受居民喜愛。“這些演出,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讓我們受到教育,改掉不良習慣。”居民周科保說。社區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理念先行、社團帶動、居民參與”為工作主線,探索出決策聯議、活動聯辦、資源聯用、服務聯做、困難聯幫的社區治理“五聯工作法”,提升黨組織服務居民質量,加快推進村民向居民轉變。
“‘五聯工作法’順利推進,志愿者功不可沒。”陳梅說,11支文藝演出隊伍,不少是志愿者參與組建,還成立了書畫社、乒乓球隊、攝影隊等,幫助培養居民的興趣愛好。由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等組成的“好幫手”志愿服務隊,化解了許多鄰里矛盾;以隊長吳顯麗為首的法制宣傳隊,通過快板說唱、書畫攝影展等進行普法,營造了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圍……通過“五聯工作法”,志愿者組織已深度介入社區治理。該做法被省委第十三屆二次全會列為基層富民工作典型案例。
“現在小區里辦喪事,都自覺地到南門外劃定的空地設靈堂,之前吹吹打打的不文明現象沒了,由社區統一發訃告,文明祭奠。”陳梅說,以前物業費收繳是個大難題,現在收繳率已高達99%以上。“整個小區搞好了,大家都安逸。”75歲的居民孫興來說,“這兩年,常有市、區領導到我們社區參觀,我們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