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 組
(作者單位:昆山市委組織部)
昆山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國企先鋒為示范,傾力打造“紅色物業”黨建品牌,推進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三駕馬車”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對社區建設提出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物業管理與居民生活休戚相關,與城市發展融為一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中間體”作用。昆山市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服務民生為目標,以國企先鋒為示范,傾力打造“紅色物業”黨建品牌,推進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三駕馬車”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堅持黨建引領,凸顯國企擔當,建強“紅色物業”主力軍。針對老舊小區物管底板“漏洞”大、新型小區樣板“缺口”大的問題,昆山市全面激活國有(集體)企業服務社會、保障民生的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目前全市共有物管小區項目1170個,其中16家國有(集體)物業服務企業,共管理小區項目602個,占比達51.5%。一方面,回應民生關切,及時補位兜底。引導昆山文商旅集團把政治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收購控股了江蘇福田物業公司,對老城區零星小區、老舊小區進行組團式、集約化、規范化管理,接管老舊小區443個,服務覆蓋超過10萬戶。另一方面,打造先鋒標桿,樹立行業樣板。昆山城投集團以“紅領管家”為服務品牌,把黨組織建在項目上,積極發揮國企黨員帶頭作用,不斷提升項目品質。公司所有管理項目全部達到市級優秀品質,成為業主信任支持的“紅管家”。
激活黨建“引擎”,擴大輻射效應,做強“紅色物業”集團軍。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把關定向和國企物業的表率示范作用。一是黨的工作全覆蓋。實施物管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依托誠信考評、示范項目創建、前期物業招投標等,推動符合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建立黨組織,試點開展黨組織雙重管理、黨員雙向互聯機制,實現黨組織在物業行業的有效覆蓋,引導物管企業誠信經營,提升品質。二是黨群議事全覆蓋。全面推行社區、業委會和物業企業三方共治的“圓桌會議”,在社區黨組織統籌下,對小區事務進行黨群民主議事,找到最大公約數,推動小區實現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三是組織監管全覆蓋。通過黨建聯動、組織共建的方式,制定實施物業公司信用管理、考核激勵等制度,對物管企業從市場準入、日常管理、服務評級進行全程監管,注重社區黨組織對物業評判的“話語權”,倒逼物業公司主動融入社會治理,積極配合社區工作。
增強黨建“粘性”,完善支撐體系,配強“紅色物業”同盟軍。積極探索社區“大黨委”工作模式,構建網格、整合資源、發動黨員群眾,增強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大磁場。一是“雙網融合”把資源“粘”進網格。將全市小區劃成1577個網格,由社區書記擔任網格長,將樓道長、巡查員、物業人員、律師顧問等納入對應網格;建設社會治理網格信息平臺,推動與數字城管、便民服務、小區監控系統的無縫銜接,實現黨群服務、城市管理、基層警務、法律咨詢等多站聯動。二是“黨員帶頭”把先鋒“粘”在社區。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創新開展黨員先鋒“十帶頭”實踐活動,對各領域黨員明確“帶頭”要求,全市3.8萬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報到,積極配合社區和物業公司,完成信息采集、志愿服務、糾紛協調、治安聯防等各項任務22萬余次。三是“海棠花紅”把群眾“粘”進陣地。建成覆蓋城鄉的532個“海棠花紅”黨群服務中心,全部面向物業公司開放,成為宣傳政策、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共駐共建的實戰平臺,陸家鎮鄒家角社區打造“黨那里”服務品牌,在全國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示范班上作了專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