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摘要:為測定野生和種植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維生素B1、多糖的含量,給種植黑果枸杞的研發提供依據。采用鹽酸一正丁醇法測定了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熒光法測定了維生素Bl的含量,苯酚一硫酸法測定了黑果枸杞的多糖含量。結果表明:種植黑果枸杞的原花青素、維生素B1、多糖的含量高于野生黑果枸杞。且種植黑枸杞原花青素含量高于野生黑枸杞的1倍。5個種植區黑枸杞3個指標含量有差異。種植黑果枸杞與野生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多糖、維生素Bl含量比較是升高趨勢,種植黑枸杞成分含量存在地區差異,提示種植黑果枸杞時需要選擇適合的種植區。
關鍵詞: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維生素B1;多糖
中圖分類號:$5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107-02
1引言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是茄科枸杞屬多年生野生灌木植物,具棘刺,多分枝,多灰色和白色,堅硬,常成之字形曲折,花期大約在6~10月。果漿球形,皮薄,皮熟后呈紫黑色。味甜多汁,性平,含有非常多的紫紅色素,屬于典型的原始花色苷植物色素資源。多分布于我國西北地區,抗寒、抗旱、對鹽堿土壤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黑枸杞被稱“軟黃金”,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脂肪、維生素C、維生素B1、原花青素、多糖、總黃酮等營養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價值和藥用價值。采集了諾木洪農場周邊野生和種植的黑枸杞。諾木洪農場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海拔2700~3000m,年降水量僅有40mm,日照年均長達3250h,晝夜溫差大,氣溫平均4.3℃的柴達木盆地。周邊生長著大面積野生黑枸杞,隨著黑枸杞果營養成分和功效的研究不斷深入,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吸引了種植者開始人工種植黑枸杞,為了解不同種植方式黑枸杞成分含量變化,測定了原花青素、多糖、維生素B1的含量,并進行了比較分析,為黑枸杞的深度研發提供依據。
2對象與方法
2.1對象
選取9月份諾木洪農場種植黑果枸杞和野生黑果枸杞的新鮮果實。共采集5個人工種植區和1個野生黑枸杞鮮果樣本。樣本地理信息見表1。
2.2方法
采用鹽酸一正丁醇法測定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熒光法測定維生素B1的含量;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測定黑果枸杞的多糖含量。
3結果
3.1種植黑果枸杞與野生黑果枸杞含量
5個種植區域黑果枸杞和野生黑枸杞的成分含量見表2。由表2發現,原花青素含量排序為4號種植區>2號種植區>5號種植區>l號種植區>3號種植區>野生種植區。多糖含量排序為2號種植區>4號種植區>野生種植區>5號種植區>3號種植區>1號種植區。維生素B1含量排序為1號種植區>2號種植區>5號種植區>野生種植區>3號種植區>4號種植區。綜合3個指標發現2號種植區含量最高。
3.2種植黑果枸杞與野生黑果枸杞成分含量比較
5個種植區域黑果枸杞和野生黑枸杞的成分比較見表3。由表3可看到,野生種植區黑枸杞3個指標含量均低于5個種植區均值,原花青素低了近l倍。
4結論
原花青素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一般分布在葉、花、皮殼、種子等部位,是一類多酚類酮天然水溶性色素,其中的酚性羥基被氧化后釋放出大量電子與氧化物、自由基結合,能夠保護脂質不被氧化,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多糖是一種醛糖或酮糖構成的活性物質,是黑果枸杞中的重要化學成分,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疲勞,降血糖,免疫調節的作用。維生素B1在人體中無法自身合成,必須通過食物攝取,一旦缺乏會引起多種不良后果。它在調節和控制新陳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是維持心臟、神經及消化系統正常運轉所必需的物質。
本研究中,種植黑果枸杞的原花青素、多糖、維生素B1含量與野生黑果枸杞比較均升高。根據測定結果發現由東至西黑枸杞原花青素含量有遞增趨勢,原花青素合成可能存在地區的差異。2號種植區黑枸杞3個指標含量均最高,種植區位于農場的中部,周邊氣候優于東西邊緣地區,有利于黑枸杞成分合成。另外一方面,種植黑枸杞的田間管理、灌溉條件、防護林保護等均優于野生黑枸杞,導致種植黑果枸杞營養成分的含量,與王愛敏的研究相一致。而野生黑枸杞生長在荒漠化地區,荒漠地帶缺水可能是導致其成分含量不如種植黑枸杞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