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智翔

摘要:采用不同遮蔭材料(遮陽網、五節芒、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搭建遮蔭棚,進行b不同遮蔭度(45%~55%、55%~65%、65%~75%)草珊瑚播種苗生長效果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鳥遮蔭棚的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徑、主根平均長度、側根(根幅)平均長度、≥3cm側根平均條數各項指標分別達11.0cm、0.23cm、7.5cm、10.1cm、5.4條;遮蔭度55%~65%的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徑、主根平均長度、側根(根幅)平均長度、≥3cm側根平均條數各項指標分別達11.1cm、0.24cm、7.6cm、10.3cm、5.6條。
關鍵詞:草珊瑚;播種育苗;遮蔭
中圖分類號:$7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133-03
1引言
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又名腫節風、九節茶、接骨蓮等,為金粟蘭科草珊瑚屬多年生常綠半灌木。草珊瑚是我國的大宗常用中藥材之一,全株入藥,具有抗菌消炎、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通經接骨等功效。三明市三元區是“中國草珊瑚之鄉”,草珊瑚是三明市的道地中藥材之一。為培育草珊瑚優質種苗,發展草珊瑚產業,本研究于2018年期間,參閱相關研究,在田間開展了草珊瑚不同遮蔭材料、不同遮蔭度播種育苗試驗,探索草珊瑚田間播種育苗最適遮蔭材料和遮蔭度,旨在為培育優質草珊瑚苗木提供參考。
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三明市三元區林業局巖前林業站苗圃,位于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小湖坂,地處東經117°278”,北緯26°1518";苗圃地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條件好,適宜培育苗木。
3試驗方法
3.1種子采集與處理
于2017年12月上旬,采摘三明市三元區樓源國有林場“三元區草珊瑚種植GAP基地”成熟種子,采集的種子裝入編織袋內,每隔5d翻動一次,待種皮軟化后搓去外種皮,種子采用混沙濕藏(種子:粗河沙=1:3)催芽待播。
3.2試驗設計
試驗A:采用不同遮蔭材料(遮陽網、五節芒、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搭建遮蔭棚,遮蔭度55%~65%,進行草珊瑚播種苗生長效果比較試驗;3種處理的面積分別為53m2、51m2、55m2。試驗B;進行不同遮蔭度(45%~55%、55%~65%、65%~75%)草珊瑚播種苗生長效果比較試驗,3種處理的面積分別為54m2、52m2、50m2;遮蔭材料采用五節芒;遮蔭度控制:五節芒遮蔭棚通過調節鋪蓋五節芒的疏密度控制遮蔭度,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遮蔭棚通過生長季節修剪何首烏藤莖和葉片的疏密度控制遮蔭度。試驗采用完全隨機設計,各處理均重復3次。
播種育苗技術措施:于2018年2月上旬播種,在苗床上按株行距7cm×7cm進行點播,播后在畦面蓋黃心土約0.5cm,黃心土表層再蓋一層干燥的碎草。出苗后,及時清除苗床畦面雜草;苗木出齊20d后至9月上旬期間,每隔20d用復合肥兌水澆施一次,幼苗期追肥濃度為0.2%~0.3%,苗木進入速生期后追肥濃度為0.3%~0.5%;冬季做好苗木越冬防寒、防凍等管理。
3.3調查及統計分析
于2018年11月下旬,在不同試驗處理的苗床上設置0.5mX 0.5m的樣方調查苗木生長量,測定播種苗的苗高、地徑指標,并以樣方平均高和地徑為標準,選擇5株標準株(誤差±5%),分別測定苗木主根長、側根(根幅)長、≥3cm側根數。試驗數據用dpsv9.50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4結果與分析
4.1不同遮蔭材料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比較
經調查,采用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五節芒作為遮蔭材料的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較高,遮陽網作為遮蔭材料的生長量較低;其中: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五節芒蔭棚內的草珊瑚平均苗高分別達11.0cm、10.6cm,分別比遮陽網蔭棚高出32.5%、27.7%;平均地徑分別達0.23cm、0.22cm,分別比遮陽網蔭棚高出27.8%、22.2%;主根平均長度分別達7.5cm、7.2cm,分別比遮陽網蔭棚高出25.0%、20.0%;側根(根幅)平均長度分別達10.1cm、9.8cm,分別比遮陽網蔭棚高出21.7%、18.1%;≥3cm側根平均數分別達5.4條、5.2條,分別比遮陽網蔭棚高出31.7%、26.8%(表1)。不同遮蔭材料草珊瑚播種苗的生長量指標經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五節芒蔭棚與遮陽網蔭棚的各項生長量指標之間均具有極顯著差異(表
2)。
4.2不同遮蔭度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比較
經調查,遮蔭度55%~65%的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最高,遮蔭度65%~75%次之,遮蔭度45%~55%最低;其中:遮蔭度55%~65%的草珊瑚播種苗的平均苗高達11.1cm,分別比遮蔭度65%~75%、45%~55%高出3.7%、37.0%;平均地徑達0.24cm,分別比遮蔭度65%~75%、45%~55%高出14.3%、41.2%;主根平均長度達7.6cm,分別比遮蔭度65%~75%、45%~55%高出4.1%、24.6%;側根(根幅)平均長度達10.3cm,分別比遮蔭度65%~75%、45%~55%高出4.0%、25.6%;≥3cm側根平均數達5.6條,分別比遮蔭度65%~75%、45%~55%高出5.7%、33.3%(表3)。不同遮蔭度草珊瑚播種苗的生長量指標經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遮蔭度55%~65%、65%~75%與遮蔭度45%~55%的各項生長量指標之間均具有極顯著差異(表4)。
5結論與討論
(1)不同遮蔭材料搭建的遮蔭棚對草珊瑚播種苗的生長具有極顯著影響。通過試驗比較,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遮蔭棚的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最高,五節芒遮蔭棚次之、遮陽網遮蔭棚最低。經調查,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遮蔭棚的草珊瑚播種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徑、主根平均長度、側根(根幅)平均長度、≥3cm側根平均條數各項指標分別達11.0cm、0.23cm、7.5cm、10.1cm、5.4條。因草珊瑚是常綠喜陰植物。對生長環境的遮蔭條件、空氣濕度要求較高,田間育苗必須營建一個適宜草珊瑚生長的環境;試驗采用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植物作為遮蔭材料搭建的遮蔭棚,蔭棚內的空氣可形成較為陰涼、濕潤的環境,而且在生長季節可以通過修剪何首烏藤莖和葉片的疏密度控制遮蔭度,特別是在夏秋高溫季節,正值草珊瑚苗木生長的速生期階段,棚內的溫度、濕度非常有利于草珊瑚苗木的生長;何首烏是多年生綠色藤本植物,作為遮蔭材料,一次搭棚可多年使用,可大幅降低育苗遮蔭的搭棚成本,在育苗生產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五節芒遮蔭棚在夏秋高溫季節,棚內的溫度、濕度也較適宜,也有利于草珊瑚苗木的生長,但比綠色藤本植物一何首烏遮蔭棚對溫度、濕度的調節能力稍差。遮陽網遮蔭棚在夏秋高溫季節,棚內的溫度、濕度調節能力較差,棚內較為干熱,降低了草珊瑚苗木的生長量。
(2)不同遮蔭度對草珊瑚播種苗的生長具有極顯著影響。通過試驗比較,遮蔭度55%~65%的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徑、主根平均長度、側根(根幅)平均長度、≥3cm側根平均條數各項指標分別達11.1cm、0.24cm、7.6cm、10.3cm、5.6條。不同遮蔭度草珊瑚播種苗生長量的高低順序依次為:遮蔭度55%~65%>65%~75%>45%~55%。雖然草珊瑚是常綠喜陰植物,但也要求適宜的遮蔭度;3個遮蔭度試驗處理中,45%~55%的遮蔭度較低,棚內光照較強,特別是在夏秋高溫季節,棚內的溫度較高、濕度較低,降低了草珊瑚苗木的生長量;65%~75%的遮蔭度偏高,棚內濕度雖然較高,但光照偏弱,也不利于草珊瑚苗木的生長;55%~65%的遮蔭度較適中,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均較適宜,非常有利于草珊瑚苗木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