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潘道友
摘要:指出了對于高職高專院校而言,建設一支適應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學團隊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依據實踐,提出了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建設高職高專針灸推拿專業團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高專;針灸推拿;教學團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290-02
1引言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彰顯辦學特色是高職高專學校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而教學團隊建設是其重要保障。近年來安徽中醫高等專科學校針灸推拿專業以有效服務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為宗旨,以專業建設為平臺,以鞏固和提升專兼結合的團隊建設成效為重點,以全面提升團隊整體素質為目標,建設了一支滿足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與發展需要,工學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2團隊結構合理,雙師優勢凸顯
針灸推拿教學團隊是一支職稱、學歷、年齡、學緣結構和專兼比例合理,有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專兼職教師25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達40%;研究生學歷達40%;來自醫院和保健機構的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達28%,40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達60%。團隊教師分別畢業于安徽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院校。
這支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在針灸推拿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雙方共同從人才市場需求、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手段、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系統研討,設計以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責任明確,專業基礎課程及教學設計主要由專任教師承擔,專業技能課程主要由兼職教師完成。專任教師承擔課程整體內容和組織結構的設計以及理論知識的組織,兼職教師完成學生臨床見習、實習項目、實習前崗前培訓的設計、帶教。教學團隊每兩周開展一次教學研討,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問題。專兼教師還共同完成了職業技能培訓和資格認證。
3強化專業技能、提升“雙師"素質
由于高職高專教育具有突出的實踐性、應用性、技術性的特點。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因此團隊既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較強的教學、教研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又要有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通過不斷地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強化培訓和自我加壓學習,現在團隊中專任教師除有高校教師資格證外,全部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證書。
4勇于創新,改革成效顯著
教學團隊以專業建設為抓手,以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以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為載體,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在專業建設上,構建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院校一體,工學結合,崗位驅動,學做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建設上,根據新形勢下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多行業服務需求,構建了“課證融合”多崗位就業模塊的課程體系;在實踐教學上,建立了全方位、多環節、階梯式全程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內容上,將行業培訓、社會職業資格認證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在實踐基地建設上,建成了省內同類院校一流的融教學、實訓實習、職業技能培訓、社會服務為一體,集針灸、推拿、康復、保健等功能相互交融的針灸推拿實訓基地。
目前,針灸推拿專業已建成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5門校級精品課程。近5年來,承擔國家和省級等各類教研項目10項,國家和省級等各類科研課題7項,編寫教材11部,其中《針法灸法學》和《小兒推拿學》兩本教材被評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4項。針灸推拿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實訓中心為省級示范實訓中心。
5建設精品課程,構建教學平臺
教學團隊始終堅持優化組合、開放共享教學資源,以《針法灸法》和《推拿治療學》《小兒推拿學》《推拿手法》《經絡與腧穴》《針灸治療》精品課程為核心,積極推進專業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構建了針灸推拿專業教學平臺,實現了精品課程以“點”帶“面”的整體效應。
團隊教師參與了教育部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子庫——針灸推拿傳承與創新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為《針法灸法》《小兒推拿》2個分項目的主持單位,資源庫的建設與使用建設,進一步促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整體提升。
6專業帶頭人強,團隊富有凝聚力
團隊帶頭人長期致力于團隊建設,品德高尚,治學嚴謹,是省級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能夠遵循高職高專教育的基本規律,較好地把握行業發展的趨勢和行業對人才的質量要求,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保證了專業建設改革的基本方向。堅持在教學第一線講授《針灸學》《針法灸法學》《經絡腧穴學》等課程。出版專著、教材5部,其獲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一部;主講的《針法灸法學》為省級精品課程,同時也是國家職業教育資源庫子項目之一;近年來主持或作為主要負責人的教學科研項目7項。
在團隊建設中,始終堅持“以理念統一思想,以合作夯實基礎,以事業凝聚人心,以制度提供保障”的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逐步形成了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和創造力。提出并制訂了“專業建設為平臺,專兼結合為基礎,優化素質為目標,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優秀教學團隊建設規劃和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為團隊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逐步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知識創新能力、科研能力、教研能力、教學能力,臨床治療和帶教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7注重發揮優勢,積極服務社會
近年來,依托團隊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優勢,開展各項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同時,深入企業一線,開展技術幫扶,統一項目操作規范。
(1)培訓鑒定中級按摩師2125人、中級刮痧師198人、高級按摩師人788人、技師1111人。在創造可觀經濟效益同時,解決了部分下崗人員再就業問題,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2)加強基層和農村在職、在崗中醫藥人員技術培訓,近3年為安徽省農村在崗衛生技術人員大專學歷教育舉辦針灸、推拿技能培訓110余人次;依托附屬中醫院針灸科、推拿科對基層進修醫師開展帶教、培訓,提高基層和農村中醫藥隊伍整體素質。為天長中醫院西學中班授課80課時。
(3)利用針灸推拿專業優勢,走進社區、養老機構等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并與蕪湖中央城社區、南瑞社區、李巷社區、文津花園社區、蕪湖市老年大學等近20家單位形成對接,成立專門的社會服務、社會實踐基地,開展中醫保健按摩、血壓測量、養生知識講座等活動,每年服務社區居民達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