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婷
摘要:企業的運營風險隨著市場環境的持續多變和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而不斷增加,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重點從內部稅務審計入手,切實防范稅務風險,從而保證生產經營活動的持續進行。文章以企業內部稅務審計和稅務風險的含義為切入點,在對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重要意義進行明確,并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的防范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幫助企業有效應對風險。
關鍵詞:運營風險;稅務審計;稅務風險
作為具有國家強制性的一種政策,稅收要求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并結合自身實際對其稅務進行規范管理。稅務風險是稅務管理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對此,許多企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卻不明顯。
一、概述
(一)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含義
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企業稅務審計以科學的審計方法、嚴格的審計程序來審查已申報納稅信息的合法性,并根據審查結果配套相應的管理。顧名思義,企業內部管理重點在企業內部,它以實時監控和管理納稅金額、納稅日期等內容,充分落實了企業運營的納稅事務,促進了企業納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含義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企業由于涉稅行為違反稅法的規定,未來利益存在損失的可能性。因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運營策略的制定、稅務活動的開展都必須將稅務風險作為考慮因素,從而增強企業決策的科學性。
企業的生產、運營等活動受國家稅收政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合法運營、業界聲望、經濟效益等方面。合法運營方面,企業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開展納稅活動。業界聲望方面,企業要積極響應稅務部門的號召,這對塑造、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大有裨益。目前,國家稅務部門積極開展納稅信用管理工作,深入核查企業納稅情況,督促企業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經濟效益方面,企業的稅務風險來源于稅收罰款、補繳稅款、擔負稅收成本、影響企業決策等方面。而其中更深層次的影響則是法律對運營活動的否定性評價,嚴重阻礙企業實現應有的經濟效益。
二、企業內部稅務審計的重要意義
(一)降低企業稅負,防范信用風險
深入開展企業內部稅務審計,對企業繳稅各環節進行嚴格審查,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彌補不足,保證企業的稅務行為在法律的框架內開展,從而避免了因違法違規而遭受稅務部門的處罰。嚴格的內部稅務審計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既避免了經濟損耗,又為企業創造一定的經濟利益。從另一方面看,倘若企業的偷稅、逃稅行為經稅務機關查證屬實,將會受到經濟的處罰,經濟負擔將會極大地增加,企業信用也會受到影響,良好形象受損。
(二)加強風險管理,降低涉稅風險
企業內部管理應重點加強風險管理。稅務審計是一種風險防控的手段,它融合了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綜合評析企業的稅務風險,最終為有效防控風險起到積極作用。風險管理對企業內部審計必要性進行了強調,保證了企業內部的活動在合法、合理、慎重的原則下受到監控,降低了風險發生的概率。在內部審計中,風險管理與風險控制密切聯系,綜合作用,同時,審計人員對企業生產經營整體把握,有效辨別稅務風險,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降低企業涉稅風險。
(三)監督運營活動,降低整體風險
內部審計以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為依據,通過嚴格監督企業生產的經營活動和管理體系,來查處企業的不法行為,從而減少稅務風險事件的發生。這項工作的實質是企業內部監督,但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監督企業的稅收活動。內部稅務審計涉及了較多的事務,這有利于暴露企業整體的稅務問題,企業及時自查自糾,從而采取應對性措施解決問題,減少企業稅收風險。此外,內部審計在財務審計方面的積極成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到企業其他工作方面和其他部門的監督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整體風險。
(四)提供資本支撐,促進長遠發展
企業離開了稅務風險的管控,就有進行稅務違法行為的可能性,從而影響企業的社會聲望,不利于企業的成長發展。此時,即使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損失,但損失已造成,且采取措施本身也要耗費一定的人力或物資成本。只要內部審計的意義被企業及時意識到,企業就會重視內部審計機構,使其參與到稅務管理中,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稅務風險,杜絕了資金的流失。認真履行繳稅義務的企業,將會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贏得一定的社會聲望,還有可能贏得政府的一些資源,從而使企業的資本更加堅實,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三、防范企業稅務風險路徑探析
(一)強化管理人員的內部稅務審計意識
要強化管理人員的意識,使其認識到強化管理必須加入內部控制工作。同時,在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中,適當加入內部控制工作,使其高度關注稅務審計,扎牢思想圍欄,稅務風險將會大大減少。也只有企業管理人員提高其自身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充分認識內部稅務審計的價值和關鍵性,才能夠強化稅務管理工作。
(二)及時更新審計內容和標準
企業審計包括稅務審計及稅務程序、稅務制度等多個方面,范圍比較廣泛。所有審計內容都要涉及,不能顧此失彼,否則將對企業的稅務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從而不利于企業的整體發展。此外,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注意到審計內容、審計標準隨企業及其內部制度的不斷變化而具有不同的內容,要及時更新審計內容和標準,適應企業的發展。
(三)建立健全稅務審計管理規定
稅務審計的原則和標準在完備的制度中得到了體現,這有利于企業順利開展內部稅務審計,利用其對企業經濟活動是否在法律框架下開展進行監督。要專設稅務審計部門,組織開展日常稅務風險防范工作,既約束了管理人員,又規范了企業的機構,完善了人力資源配置。完善稅務審計管理規定,搭建合法有效的管理架構,落實每個部門和每名員工的職責,從而對各部門和各員工進行約束。此外,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給人類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而稅務審計也要廣泛應用信息技術,及時廣泛了解審計的納稅類別、稅收期限等多個方面,從而為企業制定決策提供幫助。
(四)加強稅務工作執行力
設置稅收風險控制體系的目的是節約企業的稅收成本,遺憾的是成本支出依然會在稅收風險控制階段出現,這些成本包括基本成本、違法成本等。面對如此情況,企業必須通過多種合法途徑控制成本,避免因納稅不當而造成經濟損失。要加強企業稅務工作的執行力,一旦稅務工作目標制定,稅務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堅決執行,并對稅務工作執行結果負責。由于稅務部門查閱賬簿和企業控制稅收風險的依據是會計賬簿,要突出內部管理的重要性,確保會計賬簿的準確性,杜絕因稅務工作違法違規而受到稅務機關追究。
(五)完善企業稅務工作計劃
企業的稅務管理水平體現在完善的稅務計劃上,稅務計劃既要以法律為依據,更要適應成本效益原則,對納稅數額的變動和稅款的高低進行全方位的解析。通過內部完善的制度,同時借助外部行政機關的監管,避免企業投機取巧行為的出現,推動企業納稅管理工作更深入的進行。企業納稅工作紛繁復雜,流程環節眾多,內部審計部門難以應對。這對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和約束能力,企業要實行并優化問責機制,將管理人員的績效與稅務管理工作綁定,加強管理人員稅務管理的意識,減少因稅務風險而引起的經濟損失。
(六)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學習
審計人員是具體審計事務的執行者,他對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和高效開展具有基礎性作用。企業要充分發揮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的作用,尤其使審計人員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因而,企業要以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和稅務審計的要求,制定科學、詳盡的培訓計劃,深入開展審計人員的教育培訓。通過培訓,使得審計人員深入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的制度規范,還能掌握熟練的審計技能,有利于保障審計工作的貫徹落實。此外,審計人員也要主動學習,掌握多種技能,關鍵是要聯系企業的工作實際學習,從而持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四、結語
稅務風險隱藏于稅務活動中,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特別關注。面對潛在的稅務風險,企業也不必過于擔心,堅定遵規守矩的立場,完善經營管理的制度,多措并舉,加強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工作,積極應對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以此減少稅務風險,保障企業持續穩定地開展經營活動。
參考文獻:
[1]廉秀玉.加強企業內部稅務審計防范企業稅務風險[J].當代會計,2017(09).
[2]丁濤.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稅務審計現狀及途徑初探[J].中國內部審計,2016(05).
[3] 李巧蘭.探討強化稅務審計工作的有效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6(14).
(作者單位:山東天賦大業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