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芳 盧偉


摘 要: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廣東省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全省各市的消費水平發展不平衡,消費結構層次明顯。本文以2018年全省16個城市統計年鑒中的人均消費支出及八個項目支出數據為依據,研究這些城市的消費結構現狀,并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實證研究,計算出16個市區的綜合得分與排名。
關鍵詞:消費結構;恩格爾系數;因子分析法
一、引言
消費結構是各類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的經濟不斷發展,伴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水平,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費結構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全省不同城市的消費水平差距大,消費結構需要不斷升級。
二、現狀分析
廣東省居民消費水平及結構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21個市區人均消費支出差距明顯
從廣東省的統計年鑒中可以看到,全省21市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從2014年至2017年持續增長。但全省各市區人均消費支出差距非常明顯。消費支出最多的依次是: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東莞,這五個城市人均消費超過3萬元;而消費支出最少的是云浮、河源,這兩個市區人均消費不超過1.4萬元。從表1中可以看到,全省人均消費分為四個梯隊,并且發現人均消費超過2萬的市區僅占三分之一。
2.消費結構出現層次性
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恩格爾系數的計算公式是: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金額÷消費總額×100%。從表2看出全省恩格爾系數總體差距超過1.5%,且恩格爾系數最小的是深圳,其次是珠海。而恩格爾系數超過40%的是茂名、清遠、揭陽、汕尾。根據聯合國劃分標準深圳、珠海等城市已進入相對富裕階段,而茂名、清遠、揭陽、汕尾仍然在小康階段,這充分說明了全省消費結構出現了層次性。
3.傳統型消費仍然比重很大
通過對2017年廣東省統計年鑒數據進行測算,結果表明全省居民在代表傳統消費支出的食物及服裝中比重仍然大于服務型消費支出。尤其在汕尾市食物及服裝消費占總消費支出一半以上。僅有珠海和佛山兩個城市兩類型消費差異較小。
綜上所述,廣東省人均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但各市區消費水平差距非常明顯,消費結構差異大,層次明顯,傳統型消費占有很大的比重,說明廣東省消費結構仍然有很大的升級空間。下面以2017年廣東省16個城市的消費支出數據為依據運用因子分析法做實證研究。
三、實證研究
1.數據采集
廣東省共有21個城市,因有5個城市數據缺失,因此現有16個城市的2017年消費數據。為研究方便消費結構中的八個項目依次設為:食品煙酒為x1,衣著x2,居住x3,生活用品及服務x4,交通通信x5,教育文化娛樂x6,醫療保健x7,其他用品和服務x8。
數據來源:各市統計年鑒
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用少數幾個因子描述多個指標或因素之間的聯系,每一類變量就成為一個因子,以較少的因子反映原始資料的大部分信息,它是一種通過降維簡化數據的多元統計方法。
(1)對表4數據做適用性檢驗,通過運用KMO和Bartlett的檢驗發現(如表5),KMO值為0.843,Bartlett球形度檢驗顯著性為0,表明選取數值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
(2)提取公共因子,采用主成分法,使特征值大于0.5的特征值提取公因子,而經旋轉后的因子解釋總方差的百分比依次為62.117%、30.564%,兩個因子累計了92.681%的原有變量方差,基本包含了原有變量的主要信息。且從碎石圖中可以看出從第三個變量開始,折線開始變得平坦,因此提取兩個公共因子比較合適。
使用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轉公共因子得到如表7的旋轉成份矩陣,可以看出第一公共因子在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這七個指標中有較高的載荷,說明了它們對人均消費支出的影響,且反映了人們滿足物質與精神需求方面的消費因子。第二公共因子在醫療保健上有較高的載荷,反映了人們注重健康方面的消費。
(3)因子得分
根據SPSS.19程序運行結果表8,即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因此得分函數模型為:
(4)綜合排名
如表9所示,在F1公共因子得分最高的前五名依次是深圳、廣州、佛山、珠海、東莞,說明這些城市在F1方面的消費較多,這與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在F2公共因子得分最高的前五名依次是中山、珠海、東莞、佛山、廣州,說明這些地區比較重視保健方面的消費。從綜合得分最高的前五名依次是深圳、廣州、珠海、佛山、東莞,而綜合排名在后五名的是河源、茂名、梅州、清遠、汕尾。同時清遠和茂名在第二因子即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排名較前,說明這兩城市的居民比較重視醫療保健。
四、結論
總體來看,廣東省全省的消費結構仍然有很大的升級空間。具體來看不同城市的發展重點又有不同。
深圳市第一因子排名第一,綜合排名第一,說明該市生活質量與消費水平居全省首位,但居住消費支出超過了食品煙酒消費支出,這與房價居高不下有密切的關系。且第二因子排名最后,說明該市居民在醫療保健方面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因此從消費結構來看,深圳市需要不斷優化消費結構,重視醫療保健,合理調控房價。
廣州、珠海、東莞、佛山、中山這五個城市綜合排名前六,第一、二因子排名前六,這些城市位于珠三角地區,地理位置具有優勢,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在不斷升級中處于全省相對領先的位置。因此這些城市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逐步減少低端消費和大眾化消費,重視高端消費、個性化消費。
綜合排名居于后五位的城市,這個排名與人均消費支出及恩格爾系數排名相一致。說明這些城市需要不斷提高消費水平同時應大力改善消費結構,從傳統型消費不斷向新型消費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雪.河南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0).
[2]邱月.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國居民消費支出結構分析[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8(4).
[3]賈珍,潘曉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8(6).
[4]李海原.基于SPSS因子分析法構建我國經濟發展現狀評價模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4).
[5]白鳳嬌.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
[6]張玉潔,李超群.三種統計分析方法在數學建模中的應用[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9(4).
[7]潘紅玉,賀正楚.論新時代我國居民消費升級問題[J].財會月刊,2019(10).
[8]馬俊炯.消費升級發展趨勢及影響分析[J].中國國情國力,2019(5).
作者簡介:趙旭芳(1976- ),女,山西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統計精算與金融數學;盧偉(1966- ),男,湖南人,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市場營銷與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