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經濟形勢下,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會計準則不斷發展完善,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會計角度,企業要參透發展規律,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重視企業財務核算中的謹慎性,并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企業應從對外報送的報表科目入手,尋找謹慎性原則的具體應用。本文就會計核算謹慎性知識進行研究,對謹慎性原則在資產類賬戶、收入類賬戶及其他事項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從而發現它的積極作用,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治理方法,迎合發展之勢,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和整個市場經濟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謹慎性;資產減值準備;壞賬準備;會計核算
謹慎性原則不僅是財務工作的基本理論,也是千萬會計人員實踐的產物。在逐漸擴大對外開放的今日,應積極建設與國際趨同的會計準則,促進經貿發展與全球資本的流動。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具體運用是否妥當、是否符合當前的經濟形勢,會直接影響一個企業資本計算、利潤盈虧,從而影響利益相關者。但同時市場不能濫用謹慎性,過度計提準備等謹慎性措施也會給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企業應在謹慎性中找到平衡點,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喪失對長遠發展的預見,在發展中站穩腳跟,促進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完善。
以下內容圍繞謹慎性的應用具體展開,詳細分析,找到謹慎性的有利之處和不利影響,從而找到解決辦法,促進企業財務持續健康發展。
一、會計謹慎性理論研究
1.謹慎性內涵分析
謹慎性原則作為企業財務核算中的重要原則之一,其運用可以防止公司財務高估資產與收益,低估債務和費用,從而給企業的會計核算以預警和化解風險。企業實踐中,如出現不確定因素, 應利用謹慎性準確地加以判斷,化解問題。但是,如今企業在實際運用中存在利用謹慎性原則操縱自身利潤的現象,投資者及債權人應及時發現,避免損失。企業也要認識到——不利用或過度濫用謹慎性都不利于企業持續發展和未來收益實現。
2.謹慎性在資產中的應用
(1)存貨
實體企業的存貨為其流動資產,因其流動性較大,價格變動頻繁的特點,期末如何計算存貨價格便成為企業核算的難點之一。
在存貨計量中采用謹慎性原則,絕大部分企業選擇不高估資產的核算方法-“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兩者中孰低法”,這樣有利于保守估計企業存貨。而成本與市場價的差額采用備抵法核算,在會計期間提取存貨減值準備,如果存貨的價格上漲,則作相反的分錄。存貨減值準備作為存貨項目的減項存在于資產類賬戶中,它的計算是否恰當對于存貨比重較大的公司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在這里應用謹慎性原則處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審慎計提,因為計提過度會掩蓋企業盈利事實,不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企業信息投資決策,也不利于企業發展。因此,應根據企業自身與實際市場環境和市場更新換代要求來處理。
不同的企業由于產品類型不同,導致對于本公司產品的計價方法有所區別,在存貨計價時,理應隨市場環境變化加以區別:物價上漲的時候,選擇后進先出法;而物價下跌時,選擇先進先出法。但企業不會頻繁變動計價方法,這依靠財務部及管理部門預測市場的能力。
(2)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一個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在企業核算中一般不會大額變動,但是謹慎性在其核算中也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在以下四塊內容中應用。
第一、對于已經不存在經濟價值并且無法帶給企業預期經濟利益流入的固定資產,期末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將這些固定資產從賬戶中清理出去,準確衡量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
第二、對于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其費用需要在固定的年限進行分配的資產,企業一般使用折舊法,這種方法可以使固定資產的價值按照其預估的使用年限分攤,作為費用抵消收入,從而更客觀地描述一個企業的真實經營水平,這也是謹慎性的應用;根據不同的固定資產選擇不同的折舊方法也是謹慎性的一種體現。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固定資產中所含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形式來選擇合適的折舊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也是一項謹慎性原則的具體應用。對在當期有減值可能性的固定資產,應當在期末的資產負債表中按該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和可收回金額孰低者計價,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時,確認減值發生,按其差額計提減值準備。但因當前我國價格市場機制尚不完善,對固定資產的價值計算和確認難度較大,可能導致減值程度難以客觀確定。管理層和會計人員應對于企業具體固定資產進行職業判斷,審慎確定。
(3)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是實體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購買單位所占用的,應為本公司所有的資金。為彌補生產經營中的各項耗費,企業應及時收回其應收賬款,保證企業可持續經營。依據謹慎性,要對被拖欠的應收賬款采取必要措施,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催收等;而不能及時收到的賬款隨著時間推移,收回的可能性越來越小,那么一般企業就會設置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科目,來暫時抵減應收賬款不確定的金額。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雖然每家公司都有自行規定,但也要依據行業標準執行,這是謹慎性在應收賬款中的最重要體現;對于那些確定無法收回的,凡是符合壞賬條件的,應在會計期間及時沖銷,這也體現著謹慎性。
(4)借款費用資本化
借款費用資本化為實體企業因建造廠房、生產線等固定資產而向外部投資者或債權人籌集資金產生的利息,在項目建設中成為固定資產計量價值的組成部分。而在固定資產投入運行,生產開始后,這部分尚未歸還的貸款利息就要計入生產經營的財務費用之中,形成當期費用,反映在利潤表當中。
以期間劃分為基本要素,對借款進行資本化與費用化區分,可以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要求,不會對資產產生高估影響,也可以避免企業費用少記,體現了謹慎性原則。
總之,謹慎性原則在無形資產中使用可以不高估無形資產價值,也會通過提高費用相應減少企業利潤,從而提高企業風險預估能力與抵抗能力。
3.謹慎性在其他類事項中的應用
(1)公允價值及其謹慎性研究
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公允價值的使用中體現了與謹慎性的辯證統一的關系。統一性體現在他們都提高了企業的決策效率與有用性。公允價值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會計謹慎性:當公允價值低于賬面價值時候,使用公允價值計價的賬戶就會減少總額;而相反,當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時,公允價值的使用又體現了與謹慎性的對立性。由此可見,在處理未計量資產與實現收益角度看,公允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謹慎性,但有可能造成沖突。
(2)或有事項及其謹慎性研究
或有事項是一個企業的不確定事項,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件的發生與否來決定的事項。因或有資產是由于過去的事項形成的,其存在就必須由企業未來不確定的事項發生來給予證實,所以企業一般是不予披露的。但或有負債的發生會減少企業的盈利,減少整體收入,所以必須對其據實披露,這也反映了謹慎性原則。
二、謹慎性應用對企業的影響分析
1.積極影響
(1)凝聚企業收益
謹慎性原則在企業中應用有利于有效的收益管理,提高對企業內外部風險的警覺性,可以從企業運作的各方面整合有用的財務信息,從而利用財務信息更科學、更合理地管理決策,最終去除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的水分,準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保障各利益相關者權益
謹慎性原則促使財務人員全面收集信息,使潛在的損失詳細反映在賬面上,盡量避免高估費用和負債的,讓權益分配與管理的模式更為科學,使得管理者、股東、債權人等各方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3)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謹慎性原則可促使企業預測多方面風險,一旦預測出經營風險,就可在賬面上加以預警,使企業經營更加謹慎,促進決策科學有效,企業可持續經營。
2.消極影響
(1)低估資產與利潤從而影響企業決策
企業一般為規避經營風險,會根據市場狀態,利用謹慎性對公司資產與利潤進行評估,低估會致使評價結果與企業真實狀況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企業財務喪失精準性,致使企業管理與財務人員不能準確預測未來狀況,影響經營決策,無法合理利用企業資源獲得更高的收益。
(2)易使財務人員喪失客觀的評判標準
謹慎性原則易使財務人員形成慣性思維,產生濫用謹慎性的行為。無法基于其工作目標、工作要求等不同靈活調整,而管理人員由于缺乏溝通,容易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規避。
三、規范謹慎性應用的建議
謹慎性作為保障核算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則,規范其應用可以促進其提高財務管理的效能,在新時代充分發揮出新的管理與引導作用,推動企業發展。
1.提高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素質
提高財務人員素質,使新的會計制度中對于謹慎性的要求應用于企業的實際財務操作中,提高財務信息有效性。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可以使企業財務信息得到更好的理解與溝通,使管理層正確把控企業發展方向與政策,把握當前經濟發展形勢,推動企業發展。
2.完善內外部的上下級溝通系統
在內,建立財務及管理部門間完善的溝通系統,財務部利用謹慎性進行財務決策時及時向管理人員進行反映,及時溝通,提高企業組織性,使財務謹慎性能真正在整個公司決策上得到體現。在外,下級公司與上級及時溝通,完善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系統,使上下對于謹慎性的評判標準相同或近似,以促進實施。
3.增強監督機制
為防止企業不用或濫用謹慎性處理資產、收入等,要完善企業內外部監督機制,對企業財務進行系統控制,提高企業財務運行能力。
4.提出完整系統的財務規劃
結合企業財務能力、發展狀況與當前經濟態勢,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財務計劃與發展模式,再實施適宜的謹慎性措施,讓企業在發展中穩步前進。
在會計技術日益進步的今天,謹慎性原則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而謹慎性需要企業管理層與會計人員對公司財務進行準確定位。一方面要合理使用,確保企業的資產和收益不被高估,負債和費用不被低估;另一方面要避免濫用,防止企業內部人為操縱利潤,避免財務信息失真造成企業長期發展混亂。合理利用謹慎性原則,減少企業資產與利潤泡沫,不僅有利于企業經營,而且對于投資者和債權人投資決策,以及上下游企業業務往來時進行正確決策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產業鏈,促進經濟迎合政府政策,國民經濟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小敬.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138.
[2]陳淑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萬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20),114-116.
[3]付麗英.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實務中的研究應用[J].經濟師,2018(06):89-90.
[4]劉杰.探究謹慎性原則在企業會計實務中的應用方法[J].商場現代化,2019(02):166-167.
作者簡介:劉楚妤(1997.11- ),女,漢族,本科,專業:會計學,職稱:初級會計師,身份證號:13068119971119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