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冰 王蓓
摘? 要: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出符合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而高校體育教育是我國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加強對當前公共體育教學工作的改革,以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根據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基本現狀,基于“健康中國”戰略的角度,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進行適當的改革,以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健康中國”發展進程的推進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健康中國”? 高校體育教學? 改革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c)-0013-02
1? 當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基本現狀
1.1 只注重體制測試,忽略了可持續人才培養的目標
高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綜合性的體質測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體質狀況進行一個基本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另一方面,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對自己身體健康與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并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近幾年來,很多高校開始進一步加大對學生體育測試的重視,這是因為根據政府的相關報告得知,如今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整體上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再加上各個省份對那些體育測試成績比較理想的學生進行了表揚,而對那些體育測試成績不是很好的學校進行了批評,這樣一來,一些高校在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測試的時候,往往會與其他學校進行比較,漸漸地,人們潛意識地認為高校體育測試成績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高校漸漸地將體育測試成績的提升作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重點工作,從而忽視了學校公共體育教學工作的根本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另外,在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工作中,很多體育教師過于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與培養,而忽略了學生對體育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與個性發展的培養,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2 只注重課內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課外鍛煉的培養
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主要的工作,然而,如今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進行的是課內教學,且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在加上高校公共體育相關管理機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不利于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然而,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就指出,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將課內體育與室外體育進行充分結合,以進一步增加高校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視。目前,我國一些高校對公共體育教學工作進行了適當的改革,例如,這些高校成立體育俱樂部、建設體育社團等,這樣一來滿足了那些有體育特長或者對體育運動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滿足自己興趣、提升自己體育技能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課外體育鍛煉的機會,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營造了良好高校公共體育氛圍。但是,我國仍然有很多高校對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大多數高校只是過于重視學生的課內體育教學,卻忽視了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在一些重點大學中,學習體育課程的學生人數比較多,而且也設立了比較多的學習交流平臺,為學生的體育學習與鍛煉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體育需求。然而,對于一般性的大學而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場地器材不足、資金不足、體育師資力量薄弱等,因此難以很好地開展課外體育教學工作,這極其不利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2? “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路徑
2.1 建立體育健康服務的平臺
在“健康中國”戰略的背景下,要求人們要加強對體育鍛煉的重視,要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以提高我國全民的身體素質水平。大學生代表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是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大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民族的崛起、祖國的發展更好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因此,高校應該格外重視大學生的公共體育教學工作,建立一個服務于大學生體育健康的平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強體育文化在高校中的宣傳力度,可以通過互聯網、宣傳海報、校園文化廣播站等途徑來進行;二是定期開展與體育健康相關的講座,向大學生傳授與體育鍛煉相關的理論知識,替學生解答與體育健康相關的疑問;三是高校應該對當前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在注重學生體育技能培養的同時,加強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的培養。四是高校可以定期組織體育比賽,營造濃烈的體育氛圍,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比賽中,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美好體驗。
2.2 體育教師應該制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大學生的體育測試成績能夠對體育的考核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然而,高校不能只是單純地為了提高大學生的體育考核成績,而將學生的體育測試作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重點工作,而是應該考慮到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與動力,并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習慣。例如,對于大一學生,前兩周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體育游戲來重點發展學生的素質。第三到第五周的時候,體育教師可以結合一些體質測試項目向學生傳授體育文化知識。六到八周的時候,可以向學生講解起跑、沖刺等技術要領,并讓學生加強練習。九到十一周時,可以向學生講授接力賽的規則技巧。十二到十四周時,可以向學生講授體育技能的理論知識。十五周到十七周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向學生適當講授足球、籃球等項目的知識,以為下一學期的體育學習做準備。
2.3 加強課外體育活動的管理
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課外體育活動與一般性的體育活動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二是具有形式多樣的項目內容等,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選擇。所以,有很多大學生比較青睞課外體育活動。近幾年來,隨著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工作改革的進行,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開始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如今高校已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傳統體育項目,而是增加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新興體育項目,如健美操、瑜伽、啦啦操等,這為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注入了更多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內容,有利于充分增加學生對公共體育課程的興趣,也有利于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高校要想有效提高公共體育教學質量,應該積極改革當前的公共體育教學模式,進一步加強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管理,積極開發、整合并充分利用高校現有的公共體育教學資源,將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新興體育項目納入到高校課外體育課程中,以盡可能地豐富大學生的課外體育生活,調動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 楊中皖.“健康中國”視域下的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探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5(3):111-116.
[2] 李曙剛,王海軍,張獻輝,等.“健康中國”視域下的河北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18(21):242-243.
[3] 栗元輝.“健康中國”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