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冉冉
摘要:動畫片是幼兒喜聞樂見的電視形式,他們在動畫片中獲得快樂、獲得知識、開闊眼界。動畫片也給幼兒的影響有利有弊,一些優秀的動畫片會促進幼兒知識的增長、語言能力的進步及社會性發展,但一些動畫片中的不良行為也影響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和行為發展,不利于幼兒優秀品格的形成。
關鍵詞:動畫片;幼兒;正面影響;負面影響;教育功能
一、幼兒喜愛動畫片的原因
(一)幼兒動畫的特點
眾所周知,動畫片是通過活動的畫面,并運用光影技術來表現事物和講述故事的。幼兒動畫片具有如下特點:生動形象、活潑有趣;語言規范,簡潔明了;劇情簡單,易于理解;想象奇特、夸張奇妙;連續播放、節奏感強;動態呈現、吸引力強。幼兒動畫片能夠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使他們的各種感官相協調,全身心地投入到觀看動畫片的活動中,不易分心,如身臨其境,與動畫片中的角色一起經歷活動、體驗,有效地克服了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感,因而深受幼兒喜愛。
(二)幼兒自身的特點
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有80%的信息是通過視聽途徑來獲得的。有關調查表明,5-6歲的幼兒中有90%會獨立操作電視機,每天收看動畫片的幼兒占調查總數的98.4%。幼兒動畫片所提供的音像有利于孩子獲得多種信息,成為幼兒發展的重要信息源,看動畫片已成為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關研究表明,3-6歲的幼兒直覺行動思維依然存在,具體形象思維占據著優勢。只有以具體的動作、生動的形象為基礎,特別是以身體──動作為基礎,才能激活幼兒思維的閥門,引發幼兒的學習探究興趣。幼兒動畫片主要用動作來完成故事講述,生動形象,動感呈現,恰與幼兒思維的基礎相吻合。
3-6歲的幼兒尚處在主、客體互滲期,因而他們的感知具有“泛靈性”,他們常常將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融為一體,如幼兒可以和花草傾訴心聲,能感受到布娃娃被摔后的疼痛等。幼兒理解與感受到的世界,就是一個現實與幻想融合在一起的世界。幼兒動畫片具有想象豐富、大膽奇特等特點,呈現的是一個現實與幻想相融的世界,能夠充分展示幼兒所理解的世界,因而受到幼兒的普遍歡迎。
二、動畫片對幼兒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
1.動畫片可以為兒童提供有關社會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識。
優秀的動畫片總是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可以擴大兒童的知識面,增加閱歷,更多地了解社會。
2.動畫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兒童培養良好的品格。
動畫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兒童培養勇敢精神,養成良好的合作、共享和助人等行為習慣,有利于兒童的成長。
3.動畫片有利于兒童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動畫片中的節奏簡潔明快,對白幽默風趣,給兒童帶來輕松的感覺,使兒童能不知不覺地模仿動畫片中的語言,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表達能力。
(二)不利影響
1.含有暴力內容的動畫片會導致兒童產生攻擊性的行為。
研究者調查發現松花片的暴力內容比例相當高,為93.5%,即發生一次或一次以上暴力時間的動畫片占所有動畫片的93.5%,據調查,中高段小學生會模仿動畫片里人物行為的占56%,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會模仿,由此可見,動畫片不是孩子的世外桃源。
2.動畫片不利于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
動畫片雖然有熱鬧的畫面,卻少了給孩子想象的空間,使他們缺少了對于文學語言的表達,長時間的看動畫片也不利于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據調查,如果給他們同樣情節的一本故事書和一張動畫片的碟片,選擇動畫片的高達63%,都選擇的有31%,而選擇故事書的僅僅只有6%。兒童的閱讀能力明顯下降。
3.長期觀看動畫片不利于兒童身體健康。
兒童控制能力差,不會識別動畫片內容是否有教育意義,只求娛樂,據調查,選擇喜歡什么類型的動畫片中,有67%的人喜歡搞笑類的動畫片,12%選擇教育類的動畫片,14%選擇科幻類的動畫片,僅有7%選擇勵志類的動畫片。而且他們還花費大量時間在看動畫片上,缺少戶外活動和游戲,影響了視力發展和身體健康。
4.導致頭腦思考過于簡單。
動畫片的情節,動作和現實生活差距太大,有些是人不可能達到的境界,孩子去模仿,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孩子們時常模仿奧特曼的動作,這使孩子們變得好斗了,很容易發生危險。
三、動畫片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影響
由于動畫片在幼兒學校及家庭生活中的比重日趨增大,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明顯感受到動畫片帶來的影響。
幼兒喜歡看的動畫片有很多,但男孩最愛看的還是類似于《迷你特工隊》、《變形金剛》、《喜羊羊和灰太狼》等,這類動畫片觀看的數量多了、時間長了,會造成班內幼兒暴力傾向較重,且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以至于教學活動中注意力不集中,幼兒戶外活動、自主游戲時打鬧嚴重,存在安全隱患。
四、家園合作給幼兒創作良好的電視媒體環境
1.家長和教師要慎重篩選動畫片,對于一些暴力的、不利于幼兒優秀品格形成的動畫片要禁播。另外,由于現在很多動畫片都是改編自童話故事、歷史故事,可以讓孩子把書和動畫片結合起來,這樣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家長可以買一些寓教于樂的,與動畫片有關的圖書,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2.應該控制好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同時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避免孩子沉溺于觀看動畫片,通過引導孩子參加其他活動如繪畫、手工、戶外游戲等來轉移孩子的興趣。可以對孩子提問,和孩子共同分析,幫助孩子理解動畫片的內容,尤其是一些暴力動畫片,以及存在更多問題的動畫片,使兒童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家長在工作之余,還可以帶孩子去戶外玩玩,開闊孩子的視野。
英國經驗論學者洛克早就指出:“兒童的心靈象一塊“白板”,還沒有沾染塵埃和污點,可以任你寫上最美的圖畫,只看你用什么方法教育他。”動畫片以它生動的人物形象,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的心靈,它對兒童的成長是一把雙韌劍,只有加強引導,取其長,補其短,真正達到促進孩子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卜衛.媒介與兒童教育[M].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2. 82.
[2]王會娟.影視傳播:怎樣為青少年成長助力導航[N].光明日報,2006-05-31 (7).
[3]朱振國.專家呼吁:關注環境變遷引發的德育問題[N].光明日報,2006-06-21 (8).
[4]商丘師院黨委宣傳部.理論宣言:大眾傳媒與青少年社會公德的形成[N].社會公德,2006-01-04.
[5]匿名.動漫游戲之觀察研究:中國動畫與當代青少年良好品格之養成的價值和途徑研究[N].中國文化產業網,2007-01-19.